佛經故事
高 僧 說 什 麼
─ 窺 基 大 師:四 重 二 諦、五 種 唯 識
窺基(六三二∼六八二年)俗姓尉遲,字洪道,本是唐朝開國元勳尉遲敬德的侄子。窺基在十七歲時出家,投於玄奘門下,二十八歲時參加《成唯識論》的翻譯工作,他為之而作《述記》《樞要》。他得到玄奘器重,還協助玄奘翻譯出《辯中邊論》《唯識二十論》《異部宗輪論》等經論。窺基本人現存的著作主要有:《瑜伽論略纂》《雜集論疏》《百法論疏》《因明大疏》《大乘法苑義材章》《金剛經論會譯》《法華玄贊》等。由於其著作是以佛教經典的注疏為主,因而時人稱他為「百論疏主」。
更多>> —— 擷取自《高僧說什麼》—作者:馬超—出版商:中國財富出版社
禪 通 行 化 篇
能識聖者的解脫禪師
解脫禪師是唐朝時代的人。七歲時就薙髮出家,嘗隱居在五台山的南麓佛光寺的地方,凡四十多年,足不出戶。這座山的形狀很是奇異,如佛光一般;每逢夏天,從遠遠的地方,望其山頂,閃閃發光,耀人眼目,距離這座山不遠的地方,又有一座山,人們叫它做清涼山,這就是文殊菩薩常常遊歷的地方。
更多>> —— 擷取自《禪通行化篇》
釋 迦 牟 尼 佛 傳
修行的經過
太子進入苦行林,看見苦行者,為求生天,所修的種種苦行,覺得不是正道便立即離開,繼續去尋找名師。
到了摩謁陀國王舍城,頻婆娑羅王親訪他,要請他進宮,供養一切,並贈與半個國土,勸他還俗。太子意志堅決,相約在太子成正覺後,先到王舍城度化他和他的人民。
更多>> —— 撮取自《釋迦牟尼佛傳》
佛 陀 十 大 弟
子
大迦葉:頭陀第一(或稱苦行第一);也稱「摩訶迦葉」。
目犍連:神通第一;也稱「摩訶目犍連」、「目犍連」、「大目犍連」、「目連」。
富樓那:說法第一;全稱「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須菩提:解空第一。
舍利弗:智慧第一;也有人翻譯成「鶖鷺子」、「舍利子」。
羅候羅:密行第一;原是佛陀的獨子,「羅候羅」有累贅、阻礙的意思。
阿難陀:多聞第一;原是佛陀的堂弟,許多佛經中也直接稱為「阿難」。
優婆離:持戒第一。
阿尼律陀:天眼第一;也稱「阿那律」。
迦旃延:議論第一;也稱「摩訶迦旃延」、「大迦旃延」。
《佛 說 賢 愚 經》淺
譯——金 錢 僧 史
舍衛國王城中。有一大紳士家。某年產一妙相兒,神采煥然,宛若天人。兒出生時,便有一奇事。隨有生以俱來,一時喧傳遠近,播為美談。此兒生時,緊握雙拳,父母驚怖,以為不祥。即披兒手,觀兒手相。但見每一掌中握一金錢,兩掌中共有兩金錢。父母歡喜,即便收取。在取去處,復生金錢。試再取去,再生如故。如是勤取,生生不已。兒掌金錢,永無盡期。以是因緣,取名金財。
更多>> —— 擷取自《談因》—尤雪行編
《佛 說 阿 鳩 留 經》淺 譯——薜 荔 王
談
山貨商阿鳩留,善經營,生涯繁盛,積蓄殷富,產業半城市,僕從牲畜,多不可計。阿鳩留生平喜作無因果談,以為作善未必得福報,作惡未必得禍災。並謂人死後,屍身所含水分,歸還水中;所含土質,歸還土中;所含火力,歸還蘊火材料中,所含生氣歸還兩間大氣中他常常向人說:「人死以後,再無生望。」堅持此說,不信有轉生事。他還常常在人前說:「人生在世,所有行為,不論好好歹歹,心上所想的,嘴裡所說的,身上所做的,到嗚呼哀哉的一天,一概都消滅了。」甚麼精神不散,業障隨行,他總以為不確實。親友如何勸化他,他總是牢牢的執著了一個斷見,以為一死百了更有什麼不了的事情,緊緊的追在後面!
更多>> —— 擷取自《談因》—尤雪行編
蓮 池 大 師 戒 殺 放 生 文 圖 說(連 載)
《宋郊活蟻占大魁》、《毛寶以放龜免溺》、《孔愉以救龜封侯》及《屈師縱鯉增壽》
更多>> —— 佛青資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