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基(六三二∼六八二年)俗姓尉遲,字洪道,本是唐朝開國元勳尉遲敬德的侄子。窺基在十七歲時出家,投於玄奘門下,二十八歲時參加《成唯識論》的翻譯工作,他為之而作《述記》《樞要》。他得到玄奘器重,還協助玄奘翻譯出《辯中邊論》《唯識二十論》《異部宗輪論》等經論。窺基本人現存的著作主要有:《瑜伽論略纂》《雜集論疏》《百法論疏》《因明大疏》《大乘法苑義材章》《金剛經論會譯》《法華玄贊》等。由於其著作是以佛教經典的注疏為主,因而時人稱他為「百論疏主」。
相傳玄奘第一次見到窺基時是在街市之上,他偶然發現一位少年神色坦然,眉目清秀而又頗具英氣,一眼瞧見,便覺得這孩子似曾相識,料定他與自己很有緣分,當他四處打聽之後,才知道這孩子原來是尉遲家的公子。玄奘求才心切,便登門拜訪,當尉遲一家問明玄奘法師的來意後,既為自家的孩子得到一代名僧的器重而得意,同時也很難割捨自己的孩子去廟裡修行受苦。
不過尉遲一家還是將孩子交給了玄奘,當然,窺基本人當時是死活不同意出家修行的,並說除非玄奘能答應他三個條件,他才肯落髮為僧,這三個條件就是:不戒女色,不戒葷腥,不戒飲宴。假如玄奘不同意,那麼他也就不答應出家。玄奘笑著一一答應下來,還派人用了三輛車,把窺基平日裡享受慣了的美食美酒美女帶回了寺院。這件事在當時轟動不小,時人稱窺基為「三車和尚」。可是說也奇怪,窺基跟隨玄奘進了寺門,落了髮之後,便不再想著任何飲食享樂欲望了。以後當有人向他說起「三車」之事的時候,窺基也只是笑笑,說他只不過是和玄奘開了個玩笑,誰知老法師就答應下來了。
在皈依佛門之後,窺基果然不負眾望,他記憶力相當好,幾乎能做到過目不忘,而且他頗具辯才,思維活躍,玄奘也因此而越發地喜歡他。為了能夠增長見識,玄奘法師同意窺基四處訪學,在不斷的訪學中加深對佛教義理的理解和證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遊學生活之後,窺基深感自己所學尚淺,而他接觸到的僧人越多,聽聞的佛法越多,就越是惶恐,生怕自己辜負了恩師玄奘的一片苦心,在結束遊學生活回到慈恩寺之後,窺基比以往更加發奮苦讀,並更加善於從實際生活中參悟佛法妙理。
窺基根據自己所學、所思,又綜合《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中所講到的四種世俗以及《成唯識論》中所說到的四種勝義之義理,依照世俗諦、勝義諦在有無、事理、淺深、詮旨等意義上的分別,把它分為四重,其中世俗諦中的四重是指世間世俗諦、道理世俗諦、證得世俗諦和勝義世俗諦。勝義諦四重是:世間勝義諦、道理勝義諦、證得勝義諦、勝義勝義諦。
世間世俗諦是指日常生活中,所見的一切事物現象都不過是一種妄想分別而顯出的相狀,世間之人認為它們是實有的,但其實不過只有假言名相,並無實相,因此也可以叫做「有名無實諦」。
道理世俗諦指的是五蘊、十二處、十八法界等,是依照主客觀的義理而將它們區分為蘊、處、界等,而它們顯現在事相上的差別十分容易得見,所以也稱作是「隨事差別諦」。
證得世俗諦,是說佛教中的苦集滅道四聖諦等,均是佛陀當時為了方便教化眾生而安設的,闡明眾生在染淨、迷悟等不同境界中的因果差別,使修行人能夠依照這個標準而證得佛果。
勝義世俗諦,是說二空(人空、法空)真如本是聖者的從自心內所證悟的智慧,為了能使世間眾生也得到這樣的智慧,便依據世俗的習慣而安立起證悟手段,不過這真如並非是作為解脫方便而安立的法門,因此便稱作「假名非安立諦」。
下面再大致說一下勝義諦四重。
世間勝義諦是說五蘊、十二處、十八法界等乃是聖者後來所得智慧所緣生的,並不等同於世俗諦徒有假名而無實相,因此稱為「勝義」以說明它超越世俗諦。
道理勝義諦是指證悟了世俗諦,明了苦集滅道四諦是超越了假名安立的殊勝道理,這是一種殊勝無漏智的境界,並且超越了前面兩重世俗諦。
證得勝義諦是說,依照言詮所說的人法二空真如超越了前面三重,因此稱為勝義,但是此一義諦的真如仍是需要言詮的,所以又叫做「依門顯實諦」。
勝義勝義諦即是說的一真法界。這是由聖者的無分別智所證悟到的義諦,已經超越了言詮。前面義諦的二空真如,尚且是由言詮來加以說明的,而此處的勝義勝義諦,已經超越前四重世俗諦,所以叫做勝義勝義諦,也稱為廢詮談旨諦。
窺基的另一個重要佛學思想便是「五種唯識」理論。在《大乘法苑義林章》中他用五種六門總攝一切經綸中的唯識。這五種唯識是:
一、境唯識,就所觀之境來闡明唯識的意義。在《阿毗達磨經》中有言:「人、天、鬼、畜生四類有情,同見一河水,人之所見為河水,天之所見為莊嚴寶地,魚之所見為其宅窟,而鬼之所見則是膿河猛火。各隨其感,而所見不同,是故境非真實,唯識所現」。可見這種境唯識是根據不同眾生的業感而生發顯化的。
二、教唯識,這是指經論中所說的唯識教義,比如《華嚴經》之「三界唯心」,《解深密經》之「識所緣,唯識所現」,《楞嚴經》之「諸法皆不離心」等,這是用言詮來闡明唯識的精微大義。
三、理唯識,是指經論中所成立的唯識之理,在《唯識三十頌》中寫道:「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以成立唯識之理;「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以此成立識變之理,稱為理唯識。
四、行唯識,是指經論中所闡明唯識之行者。行指修行;以實際修行來對治有漏習氣,以達到伏惑斷障,轉染成淨的目的,並終成大覺佛果。修行之道,在於三慧、三學、四尋思觀、四如實智及六度萬行,皆行所攝,此為行唯識。
五、果唯識,是指經論中闡述佛果之妙勝境界者。此果有通有別,通則詮三乘聖果,別則顯佛不共功德。經論中所說的轉識成智,證得菩提與涅槃,即是行唯識修得的聖果。(參見于淩波居士所著《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以上這四重二諦與五種唯識,便是窺基全部佛學思想之要旨,可以說他才是法相唯識宗的真正創始人。在永淳元年,即六八二年的某天,窺基像平日一樣閉目打坐,可是這一天他打坐的時間很長,過了好久也沒有出定,直到他的弟子前來問訊時才發現,窺基法師已經圓寂多時了。窺基的弟子們把他葬在玄奘法師的靈塔旁邊,這師徒兩人對中國佛教法相宗的發展所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將永遠銘記在後世的心中。
—— 擷取自《高僧說什麼》─ 作者:馬超 ─ 出版商:中國財富出版社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