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第156期雷音編者的話:
現前一念
常聽人說:「等我退休後,再來好好修行念佛!」
然而身在娑婆世界,永遠有糾纏不清的煩惱與業障,「等有空閒」再修行的想法,永遠是遙遙無期。而事情卻有本末輕重,生死大事,焉能任你挑環境,選時辰?
古人說:「即今休去便休去,卻待了時無了時。」即今,便是等不得也。因此修行就得隨時隨地管住現這一念,讓心猿罷跳,意馬休馳。俗云:「心靜自然涼。」狂心歇處,即是菩提。
但是一般人平日都隨順妄想,不修正念,妄心用事處,攀緣執著,顛顛倒倒,以此顛倒,隨情造業,三界六道,業牽受生。更造新殃,永無止息,方其受報,且又怨天尤人,殊不知自作自受,正在此現前一念。所以千古聖賢,識得原委,還都在這一念細微處,作自我審察。
《華嚴經》云:「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佛興大悲,憐憫有情,告訴眾生遠離妄想及諸取,是通達佛境的重要方法。祖師大德也教導我們,今若能將妄想心,轉為念佛心,則念念成淨土因。而念佛心不斷,妄想心便消滅,這時心光發露,智慧現前,則能成佛法身。
念佛人果能終日念佛,終日繫心,那麼水清月自來,心淨則佛現。辦生死大事,一心要如此堅凝正念,攝心念佛,不被妄想幻化所惑,能夠立時放下世間一切牽累,現前一念,離妄即真,聖胎便自長養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