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青活動點滴 香港佛青通訊 紐西蘭佛青通訊 活動地點說明
往首頁 佛教青年協會簡介
聯絡我們
雷音庫
法師開示篇
學術篇
福智學苑
佛經故事
金口玉言
史蹟篇
閒情篇
特稿
佛青活動點滴
雷音過去期刊
   

今期第180期雷音編者的話:
今期第180期雷音介紹:

法師開示篇

云 何 名 緣 生 法?

  「云何名緣生法?謂無主宰、無有作者、無有受者、無自作用,不得自在,從因而生,託眾緣轉,本無而有,有已散滅。」

更多>>     —— 彌勒菩薩


八 宗 緣 起

  佛陀在世間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佛入滅後,由阿難背誦出佛所說的經藏,優婆離背誦出律藏,富樓那背誦出論藏,迦葉尊者主持結集事務,稱之為上座部。此外聚集凡聖大眾,另行背誦出經藏、律藏、論藏、雜藏、咒藏,稱之為大眾部。此時雖分上座與大眾二部,唯對佛之宗旨,並無異見,百年之間,諸師傳承,如水乳合,純是一味。

更多>>    —— 擷取自《學佛文集》暢懷法師


律 學 要 略

  我出家以來,在江浙一帶並不敢隨便講經或講律,更不敢赴什麼傳戒的道場,其緣故是因個人感覺著學力不足。三年來在閩南雖曾講過些東西,自心總覺非常慚愧的。這次本寺諸位長者再三地喚我來參加戒期勝會,情不可卻,故今天來與諸位談談,但因時間匆促,未能預備,參考書又缺少,兼以個人精神衰弱,擬在此共講三天。今天先專為求授比丘戒者講些律宗歷史,他人旁聽,雖不能解,亦是種植善根之事。

更多>>     —— 弘一大師 乙亥十一月在泉州承天寺律儀法會講萬泉記錄


機 緣 難 得 開 示 有 愧

  各位善知識。本人此次來廣州之因緣。是張發奎將軍。及羅卓英主席。為超薦大戰及內戰之陣亡將士殉難同胞。故本人來廣州作一水陸法會。承香港佛教同人之約。本人亦欲與港地之護法舊弟子相見。故來港一行。今日得與諸位共處一堂。機緣頗為難得。若說到開示法要。本人感到十分慚愧。原因。一為言語不通。彼此隔閡。二為自己尚不能開示自己。何敢開示他人。故祗能說與諸位隨便談談。

更多>>     —— 取自虛雲老和尚方便開示錄


四 聖 諦

第一聖諦——苦諦
  幾乎所有的學者,(在英文著作裡)都將第一聖諦譯成「苦難聖諦(The Noble Truth of Suffering)」,並且將它的意義解釋為:「根據佛教,生命除了苦難與哀痛之外,別無他物。」這種翻譯及釋義極難令人滿意,而且易致誤會。就因為這種狹義、粗疏而草率的翻譯,以及膚淺的闡釋,才使得許多人發生錯覺,以為佛教是悲觀的。

更多>>     —— 擷取自《佛陀的啟示》—— 羅候羅‧化普樂


人 生 之 最 後

  歲次壬申十二月,廈門妙釋寺念佛會請餘講演,錄寫此稿。於時了識律師臥病不起,日夜愁苦。見此講稿,悲欣交集,遂放下身心,屏棄醫藥,努力念佛。並扶病起,禮大悲懺,吭聲唱誦,長跽經時,勇猛精進,超勝常人。見者聞者,靡不為之驚喜讚歎,謂感動之力有如是劇且大耶。餘因念此稿雖僅數紙,而皆撮錄古今嘉言及自所經驗,樂簡略者或有所取。乃為治定,付刊流布焉。弘一演音記。

更多>>     —— 擷取自《弘一大師文集—法義》弘一大師著述


為 何 放 生?如 何 放 生?

  「放生」典出於大乘佛經,盛行於中國內地,西藏亦然,也流傳於日本和鄰近的韓國與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動是基於眾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輪迴生死的因果觀念。所謂「吃它半斤,還它八兩」;如果能夠既戒殺又放生,當然功德倍增,此等感應靈驗的事例。史不絕書。

更多>>     —— 擷取自《學佛群疑》聖嚴法師


生 命 的 本 質

  釋尊正視痛苦與快樂的本質,這不是未啟蒙的心可以看見的。通常,大部份的人不願面對生命的真實面貌,往往藉由白日夢或幻想,以獲得虛假的安全感。很多人從來看不見、不明瞭、甚至不在乎去尋找生命的真相,反而比較喜歡生活在平凡乏味的世界裏。

更多>>     —— 擷取自《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達摩難陀法師

 

學術篇

佛 教 的 特 色 — 佛 教 不 承 認 有 創 造 萬 物 的 神

  依照某些宗教的說法,宇宙萬物是由萬能的主所創造的,他們的證據是舊約中的「創世紀」。
  其實稍為懂點思想的人,馬上就可以會意「神」也是人類思想的產物,人類憑著自己的觀念和形像造神。而人類創造了「神」,目的之一是在解釋「宇宙人生的起源」,佛家稱它做「第一因」。但「神」本身從何而來?外教徒不但不肯去追究,而且十分肯定地說:「神是萬能的,祂是自然存在的。」

更多>>     —— 擷取自《佛教的精神與特色》林世敏


佛 教 的 世 界 觀

一、世界問題的意義
  我們為什麼要研究佛學——釋迦牟尼佛所創說的學說,也就是佛法——佛說的法。和我們學佛的目的何在。
  釋迦世尊住世時,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其究竟的意義乃在於破除我、法二執。我執是主觀的我,法執是客觀的宇宙。換言之,佛法的內容無非是剖釋人生——我,宇宙——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環境的真相的法則。我們生而為人,怎能對我們自己,和我們所處的環境一無所知?我們要認識自己,認識環境,就不能不研究佛法。至於學佛的目的,說來也很簡單,那就是我們在認識自己,認識環境之後,即不再為自己和環境所困惑煩惱,因而「轉迷成悟」,「離苦得樂」,使我們自己得到解脫和自由。

更多>>     —— 擷取自《向智識份子介紹佛教》于凌波


人 際 關 係

  人的生命永遠不孤立,我們和所有的東西都發生關係,而生命中最主要的,也就是這種依存關係。
  你現在和這本書發生了關係,你和我的見解也發生了關係。你和別人,和工作,和物件、食物、天氣、交通工具……等等的關係,同時也在反映出你和自己的關係。你和自己的關係,大都受童年和成年人關係的影響;成年人當年對你的反應,會變成今天你對自己的反應。這些反應,有些是積極的,有些是消極的。

更多>>     —— 擷取自《生命的重建》露意絲— 海


夫 婦 珍 惜 恩 義 身 教 孩 子 孝 道

  「長善」,就是長孩子善良的本性。諸位家長,哪一個善最重要,哪一個善?「百善孝為先」。這一句話有兩層意思,百善孝為首,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是孝行開了的話,百善自然而然就開了,真是這樣。在座還沒有結婚的女士請舉手,我還沒結婚呢,我要帶頭,不然你們都不敢舉手。這麼多女士,來,給她們掌聲鼓勵一下。這個叫未雨綢繆,還沒有生孩子就先來學如何教育孩子。這位女士,我請教你一個問題,好,誰站起來就是誰了。請教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個男士,他追求你三年,而且是全心全意,所謂有求必應,很可能是你晚上睡覺被餓醒,你只要打電話給他,他二話不說,十五分鐘就到你家了,而且是屢試不爽,三年如一日,而且他常常穿西裝打領帶。好,有一天他跟你求婚,剛好你一個長輩認識這個年輕人,他告訴你,說他對他的父母不孝順,你要不要嫁給他?」

更多>>     —— 擷取自拯救下一代》— 蔡禮旭老師


胎 裡 素

  我是個素食者,青菜、豆腐、豆芽、花生、黃豆、吃得最開胃,魚啦肉啦,雞鴨珍饈,一見就覺得腥膻反胃欲嘔。朋友請我吃飯,每使我面對滿桌佳餚無從下箸,弄得寡主兩不歡,尷尬之至,人家就愛問:「怎麼那麼笨?好魚好肉不愛吃,偏愛吃青菜白飯?」是呀,就是那麼笨,笨透了。就是無法下咽,那些葷菜,那怕是有名大館子的名菜,別人聞在鼻子是香的,垂涎三尺,我聞在鼻子裡是腥的臭的,屍味般的,一聞就想嘔吐。

更多>>     —— 馮馮居士

 

佛經故事

馬 鳴 尊 者

  馬鳴。梵語『阿溼矩沙』,東印度桑岐多國的婆羅門種族,從夜奢尊者之處獲得傳法。曾著作《大乘起信論》,文章最後勸人求生淨土。其文曰:「眾生生長在這個濁惡的娑婆世界,自己恐怕不能常常遇到諸佛如來,親自禮敬承事供養,畏懼自己對於大乘佛法的信心難以成就,想要退失菩提心的人。應當知道佛陀有最殊勝的方便法門,可以攝受護念眾生對菩提道的信心。那就是以專一心意憶佛念佛的因緣,就可以隨願往生他方的佛土,可以常常得見諸佛如來,永遠超離惡道的痛苦。如同經典所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以往昔所修習的種種福德善根,迴向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即得往生西方淨土,並且由於時時見佛的緣故,終究可以不退轉於菩提之道。若能觀照彼阿彌陀佛的真如法身,常常精勤修習思惟,必定終究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這是因為思惟真如法身住於決定不退轉的緣故。」

更多>> —— 擷取自《淨土聖賢錄易解》—釋慧律法師(高雄文殊講堂)

 

閒情篇

中 國 人 能 自 由 吃 瓜,離 不 開 這 位 奶 奶!

  中國人能自由吃瓜,離不開這位奶奶數十年的研究和奉獻。
  她是袁隆平的同學,兩人分別影響了中國的瓜田和稻田,在她五十多年的研究中,培育出二十八個經國家審定的優質瓜種,有耳熟能詳的紅心脆、香梨黃、小青皮、黑眉毛、香妃蜜瓜、皇后蜜瓜、鬱金香甜瓜、金鳳凰、綠寶石瓜、麒麟瓜,還有西瓜中的的「王牌」—8424西瓜。
  她總掛在嘴邊的話是:「我的人生就是想結幾個瓜,把瓜的甘甜獻給人民。」
  這位奶奶的名字是吳明珠。

更多>>     —— 擷取自《華頁》總五五八七期二○二一年六月四日(周五)A09版


「雜 交 水 稻 之 父」— 農 業 科 學 家 袁 隆 平 先 生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 2021年5月22日),男,漢族,生於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享譽海內外的著名農業科學家,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和領導者,「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並提出並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更多>>     —— 網上資料


受 助 學 生 的 感 謝 信

尊敬的袁會長及佛教青年協會的各位成員:
  您們好!
  我是學生劉淑慧,總有一種真情能觸動我們內心最脆弱的一環,總有一種人格會驅使我們不斷的尋求自我完善,總有一種感動能讓我們淚流滿面。在我那漫漫人生之中,受到您們的恩澤的時候,心中除了感激之外,就是用成績來報答了,我只能通過以後的行動表明我的感恩之情,我願意用我的雙手來拼搏。

更多>>     —— 受資助學生:劉淑慧


受 助 學 生 的 感 謝 信

尊敬的袁會長及佛教青年協會的各位成員:
  您們好!我是您們資助的清遠大學生劉美琪。首先在這祝您們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2021新年快樂,祝福送到,好運來到,問候也到。點燃一串爆竹,就是點燃了新一年的希望,爆竹聲聲除舊歲,爆竹劈啪迎新春,新的一年願會長及佛教青年協會的各位成員的生活像爆竹樣紅火,新年快樂!

更多>>     —— 受資助學生:劉美琪

 

特稿

腐 竹 的 營 養 價 值

  腐竹具有濃郁的豆香味,富有蛋白質及多種營養成分,用清水浸泡(夏涼冬溫)三至五小時即可發開。可葷、素、燒、炒、涼拌、湯食等,食之清香爽口,葷、素食別有風味。

更多>>     —— 網路資料


素 食 菜 譜

  介紹製作《金粟蜜豆鮮腐竹》所用的材料及作法。

更多>>     —— 佛青資料室


孝 感 動 天
  虞朝皇帝舜,是瞽瞍之子,天性至為孝順。父親是一位全然不懂禮儀的人,母親常出惡言,其弟名象,傲慢不悛,惟姚舜並不怨恨,仍能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姚舜常在歷山下耕田,因孝感動天,有象協助耕田,亦有鳥幫助其鋤草。當時的皇帝唐堯聞悉姚舜大孝,特派九位男子服侍,並將其女兒娥皇及女英與舜為妻,後來並將天下讓與,舜以一平民,居然躍而為虞朝之皇帝,純因孝心所致。

更多>>     —— 佛青資料室

 

佛青活動點滴

本 會 活 動 花 絮 相 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