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第157期雷音編者的話:
隨緣不隨便
《大智度論》第十六卷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隻野鳥為拯救山林大火中的眾生,不停以翼在湖泊上沾水,灑於林中,以期滅火,如是往還於湖泊與山林之間,不肯休止。悉帝天問鳥,如此痴愚行為,以何為期?鳥答:「以死為期!」野鳥這種不屈不懈的精神,正好為學佛者樹立了應有的學佛態度!
三界如火宅,娑婆如熱爐;我們的身心每天為俗務糾纏,受萬緣結縛,在學佛路上,時間和環境總是缺欠理想。有些人指待各項條件配合之後才開始舉步,又或間斷修集,可有可無。他們抱著:「如人穿井求泉,用功轉多,轉無水相,則應止息。」的心態。這種聽任因緣擺佈的學佛態度,有說是隨緣,其實是隨便。
精進的學佛者是「不為諸結使所覆,身心不懈。」在學佛路上,不論遇上什麼因緣,面對何等障礙,仍然堅持:「於事必能,起發無難,志意堅強,心無疲倦,所作究竟。」他們會隨緣游刃,迎逆而上,抱著「如穿井力少,則不能得水,非無水也」的信念,修集各種正行,助行和雜行;他們會以韋編三絕的精神進入經教,追隨佛陀教示,修習精進波羅蜜(梵:
Virya-paramita)。
何謂精進波羅蜜?「為佛道精進,名為波羅蜜;諸餘善法中精進,但名精進,不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可以引領我們到達彼岸。
科技為今天的學佛者通了一道方便的大門。從前的人學佛,聽一個開示,得一本經書,要花很大的力氣;或得翻山越嶺、穿州過省。現在不同宗派的正信道場,處處都是,各類的結緣經書和論著幾乎都垂手可得。各種形式的弘法活動,包括法會、誦經、拜讖、開示、抄經、佛學班等等,處處都有,不同趣向的學佛者,即使足不出戶,仍可輕易地透過互聯網、手提電話、影片網等途徑接觸經教。在每一道方便之門的背後,都有一群菩薩在默默工作,付出難以計量的努力來成就我們。在感恩涕零之餘,我們是否應當努力思進呢!
「火相若不滅,終不冷」,是以野鳥不肯竭息;「未入滅度,終不休息。」是以我們要以機智和善巧,隨順因緣,堅定地實踐四正勤,勤修精進波羅蜜!
註:文中引號「」的內容,擷取自《大智度論》第十六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