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說. | .欲.界.定. | .十.六.特.勝. | .八.背.捨. |
.體.驗.與.功.效. | .四.色.界.定. | .五.輪.三.昧. | .八.勝.處. |
.靜.坐.之.前.方.便. | .四.無.量.心. | .九.種.不.淨.觀.法. | .十.一.切.處. |
.靜.坐.示.範.圖. | .四.空.處.定. | .八.念.法. | |
.修.身.與.攝.心. | .六.妙.法.門. | .十.種.觀.想. |
.十.種.觀.想. |
端坐修觀門時,可以生出十種觀想。 本在乾慧地時,已經修到九想觀,至煩惱降伏後,則更進修無常、苦、無我三種觀想,以破凡夫外道的六十二見,從而步入見道位,而證初果。然後再修食不淨,不可樂,死想及不淨之四種觀想,以斷貪瞋癡之迷惑,入修道位,而證三果。進而再修斷、離、盡三種觀想,則破色界及無色界之見思煩惱,入無學道,而證四果。以是修九想觀後,更要修十種觀想。 一、無常想 行者觀一切有為之法,遷流變化,生滅不停,生時無所從來,滅時無所去處,故名無常。 無常法有二種。一、世間無常。二、眾生無常。 世間無常。世間是人的依報,如山河大地,花草樹木,國土房舍,檯椅衣櫃等,無一不有壞相,如風中燈、險岸中樹、漏器盛水,終歸磨滅。 眾生無常。眾生是人的正報,乃五陰四大和合而成,古往今來一切眾生,不論男女、窮富、國王、天神,乃至羅漢、菩薩、佛陀,神通廣大,智慧無量,而今何在?古德云:「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江山一局棋,古今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臥土泥。」人生如吹塵、如流水、如風中燈、如幻如化,不可取、不可著,一切法不可得。如吾人一念中有六十剎那,一剎那中,又有九百個生滅,既有生滅,必有異住,如是則於一念中具有五萬四千個生住異滅。但於生時,不得有住異滅;住時又無生異滅;異時則無生住滅;滅時更無生住異。由於四相,各有差別之故。若生中果無住異滅,則住異滅從無因而生。如生中有住異滅,則生即是住異滅,住異滅即是生,四相應該無有差別,以是之故,說生中有住異滅既不可,說生中無住異滅也不可,住異滅中有生無生亦復如是。若人了知一切有為之法,有生住異滅既不可得,無生住異滅也不可得,則四相皆空,四相既空,諸法無常也不可得,如是觀想,則可斷除三界見思煩惱,獲證聖果。 二、苦想 由少至壯,由壯至老,由老至死,新陳代謝,不能作主,即是苦想。 苦有二種。一、身苦。二、心苦。 小乘聖人,已斷十種根本煩惱,所以心中無有憂愁嫉妒瞋恚等苦,唯有宿業因緣四大所造之身,仍有老病饑渴寒熱等之身苦。如佛弟子舍利弗患風熱病,畢陵婆磋患眼病,只是所受之身苦也微薄。諸阿羅漢雖受最後身之微苦,但不受無常苦,因已知道真我不受生死,故諸阿羅漢得道時,即說偈言:「我等不貪生,亦復不樂死,一心及智慧,待時至而去。」因此,佛槃時,阿難等未證小乘聖者,均皆涕泣憂愁,唯諸阿羅漢,心若無其事。 若是真修道人,縱然未證聖果,由於定功持心,身心之苦,也能減輕。若是凡夫俗子,未曾修道,身心受苦俱重,因內受貪瞋癡等之心苦,外受饑渴寒熱鞭仗等之身苦,如遭雙箭同時射中。佛說:「身為眾苦之本。」有身則常受苦,無身則得安樂,眾生迷而不知。如坐車久而疲乏,則求經行處;旅程走多了,則欲求住立處;住立久而疲倦,又欲求坐息處;坐久困倦,更求安臥處;臥久煩極,改求去來處。由此可見,行住坐臥無一不是苦。 如說一切皆是苦,佛為甚麼說有三受?所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由於行者欲修苦想觀,故說一切皆是苦。佛在四念處中,豈不也有說「觀受是苦」?其實於苦樂憂喜捨之五受中,無一不是苦。但凡夫之人,迷惑無知,為欲所逼,以苦為樂。如人患疥瘡,時覺皮膚癢,近火則覺舒暢,此暢快並非真樂,若是真樂,未生疥之人,近火為何不樂?生疥之人喻凡夫,因有三毒煩惱之病患,喜歡追求五欲之樂。未生疥人喻聖人,貪瞋癡之病患業已斷除,觀五欲如毒蛇,是故佛說滅五種受,方能得到真快樂。由此便知,世間一切諸受,無非是苦,若知是苦,於一切法上,便不起貪著,心生厭離,是名修苦想觀。 三、無我想 四大五蘊之假和合,無常一之我體,從眾緣生,無有主宰,故名無我。 若要一定執身為我,則身由地水火風四大組合所成,如身上的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屬於地。涕唾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屬於水。溫煖燥熱,皆屬於火。呼吸動作,皆屬於風。將此四大,各各分離,身相尚不可得,而我在於何處?如說一大是我,則餘三大何以不是?若四大均是我,則應有四個我,而寧有此理?眾生迷惑無知,定執身相為我,或以名字為我,但在父母未生以前,或死以後,既無身體,又無名字,其時以何為我?清順治皇帝云:「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矇矓又是誰?」可知身與諸法,皆是幻有,本無真實,智者不應執身為我。 其身非我,言之有理,但不應言其心非我,以心能知苦樂憎愛等事,若心非我,則與木石無異,何能分別苦樂等事?其實,不僅身體非我,即心也非是我,因此心不過是前塵分別影事。由於內六根與外六塵相對之時,識生其中,妄有能緣之氣分,於六根中積聚,分別好醜,而生憎愛,現前塵境如形,第六識心如影,識心隨塵起滅,塵有則有,塵無則無,其苦樂等事與心相應,緣隨心行,心有便有,心無便無。是故《圓覺經》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若人能知一切法中無我,則不應於境生其心,既無我心,也無我所心,我與我所兩者均離,則不被內外境所縛,無縛便是解脫,是故行者,應當修無我想。 四、食不淨想 行者觀食是從種種不淨因緣而產生的。 例如肉類,乃從精血水道而生,此處則為膿蟲所住。再如酥酪乳汁,也由血變所成,乃與爛膿無異。又炊飯之人有身汗、口唾、鼻涕、眼淚種種不淨。將食置於口中,腦有爛涎二道流下,與唾涎和在一起,然後飲食才有味,實在其狀與吐何異。入肚腹內,變為地水火風內四大,渣滓下沈,清者在上。又喻釀酒,滓濁為屎,清者為尿。腰有三孔,以風大吹其膩汁,散入百脈,先與血和合,由凝結變為肉,從新肉生脂肪,然後成骨髓。又從中生身根,再從新舊肉合生五情根,從此五情根生五識,由五識生意識,種種分別取相,籌量好醜,然後生起我執,及我所心生等諸煩惱,造諸惡業,受諸痛苦,由觀食之本來因緣種種不淨,便知內四大與外四大原本無異。 其次思維此食,經過墾植耘鋤,舂磨淘汰,炊煮乃成,計算一餐,實際係工作者流汗而來。得食少流汗多,將食入口變為不淨,數時之間成為屎尿,未食之前本是美味,經食之後變為不淨,眼不欲見,鼻不敢近,行者思維,如此弊食,一無所值,為甚要貪?而且因食此不淨食,造諸惡業,將墮地獄,噉熱鐵丸,從地獄出,要作畜生,若轉豬狗,豈非食諸糞便?如是觀食,必能生厭,因食厭故,則對五欲皆能生厭,斷此五欲,便不受欲界之苦。 佛經說一故事。有一婆羅門修持淨法,因有事故至不淨國,自思維我何能免此不淨?唯有乾糧,可得清淨。忽見一老婆婆賣白髓餅,即對其說,因我有事住此百日,請常送此餅來,我當與汝高價。老婆婆即照彼吩咐,常作此餅送去,婆羅門食之美味可口,歡喜非常。但其後逐漸無色無味,隨問老婆婆何故如此?老婆婆答道,初因我家夫人陰處生瘡,膿出以麵和合成餅,日日炕熟與汝,所以此餅味好,今夫人瘡癒,我當何處更得?此婆羅門聞後,大發雷霆,兩手打頭,搥胸乾嘔,我今已破淨法,奈何!奈何!立時棄捨事務,馳還本國。 行者修食不淨想,亦復如是。若不修食不淨想,後受苦報,悔將莫及。故應修食厭離想,是名食不淨想。 五、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世間即有為法之別名。 一切有為之法,雖有千差萬別,分類不出三種。一、五陰世間。五陰即是色受想行識之五法,因此五法能蓋覆真性,故名為陰。二、眾生世間,又名假名眾生。即於五陰法上,假立眾生之名,五陰和合,聚共而生,猶如五指無拳,因握假立拳名,眾生世間,亦復如是。三、國土世間,又名器世間。世界如器,名器世間,即為眾生所處之環境,既有能依之身體,即有所依之國土,故名國土世間。 行者應觀一切世間,無有一事可樂,如眾生有生、老、病、死、恩愛別離、怨憎同處、所求不得、五陰熾盛等之八種痛苦,何處有樂? 若以情愛為樂,何以到處發生因情失戀,得神經病,或因絕望,自刎懸樑。古云:「萬惡以淫為首。」正因有貪愛之欲望,則每易失去禮義廉恥,逆天悖理,殺人放火,一切罪惡,莫不由此發生。因情愛失人格,無慚無愧,為人唾棄,何樂之有?又緣情愛之故,經常生憂生怖,如未得到,便想種種方法,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既已得到,又恐失去,所以終日患失患得。經云:「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即是此理。 如以夫妻為樂,何以到處有分居與離婚之事發生?事實上,於夫妻間也無樂可尋。假如妻子生得如花似玉,人見人愛,丈夫端正莊嚴,面如蓮華,兩人感情又極其投合,因而如膠似漆,經常出雙入對。但愛情不能當飯吃,仍需衣食住行之助,故要早出晚歸,各奔東西,以謀生計。由於兩人感情親密,彼此不能無有牽掛,男恐女不安於室,女怕男有外遇,以是不論出外工作或旅行,經常心生疑懼與不安。既以夫妻為樂,何故而生恐怖,其心恐怖即是痛苦。經云:「無罣礙故,無有恐怖。」今既有罣礙,何樂之有? 以上是說彼此貌美,情投意合,其受是苦,無一可樂。於此相反,其中有一生得醜陋,又或彼此意見不投,被喜喧鬧,此欣寧靜。於閑暇時間,妳願打麻雀,我願看電影;妳要去旅行,我要讀經書。於信仰方面,妳信基督,我信佛教;妳敬穆罕默德,我奉太上老君。總之,兩人意見時常相左,因此終日爭吵打鬧,度日如年,日久無法容忍,終於邁向分居或離婚之路,分居與離婚雖可暫避目前大苦,但在精神上所受的打擊,比未婚前要大數倍。 筆者曾親見幾位友人因分居或離婚,導致神經失常,如果夫妻是樂,何以發生這麼多問題?由此可知,於夫妻間,向好的方面講既是痛苦,向壞的方面講更是痛苦。雖然終日受諸痛苦,世人仍以為是天經地義,因為古今中外莫不以結婚為人之倫常,假如有人與其相反,不與和光同塵,脫離囹圄,卻有人以為其怪。正因為少見則有多怪,如果多見則就不怪了。有云:「一人為之則為怪,璆@能之則為恆。」即是此理。 假使以眷屬為樂者,則應濟濟一堂,長期歡樂。何故俄而無常來臨,號天叩地,肝腸寸斷?於其生世,此病彼散,父母不慈,子女不孝,兄弟姊妹更相責望,小不適意,則生瞋怒。若有財物,親戚子女莫不競求,得者總覺為少,愈得愈為不足!百求百得,不以為恩,一不稱心,便懷惡念,由於心懷惡念,導致結怨結仇。以此類推,三世怨對,實非他人,皆是我等親戚眷屬,眷屬即是怨聚,何樂之有? 經云:「若無有親,亦無有怨,若能離親,即是離怨。」對於此理,如未深究,非僅不能領悟,恐生誹謗,故以略釋說明。如有二人,異處遠隔,從未相識,終不得生起怨恨之心,就是相識不久,仇恨也難生起,此皆由親屬相處日久,互相責望,或父母責望於子女,或子女責望於父母,兄弟姊妹,親戚朋友,莫不皆然,因而結下仇怨,今生未報,再等來世。古德云:「夫妻為緣,有善緣,有惡緣,怨緣相報。兒女是債,或還債,或要債,無債不來。」因此種種皆是痛苦,故觀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六、死想 人生未生之前,本來沒有這個軀殼,由於前生種了下品五戒十善之福,故感今世投生人中。初投胎時,攬取父精母血而成此身,住在母胎中,隨母呼吸,吸收營養,胎兒始可滋長。至出生後,三五歲時,便能自取外四大之物質,保育內四大之生命,由少至壯,由壯至老,由老至死,這是人生必經之過程。經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行即遷流之義,意思是說,不論外四大之器界,以及內四大之根身,無一不是屬於無常變化。人生存時所稱的為內四大,死後即變為外四大。其實內四大與外四大並無兩樣,是故諸法有成住壞空,身體有生老病死。如人有生八十歲死,有生四十歲亡,有生二十歲 ,有生十歲喪,也有一生下來便夭折,此皆是無常變化之定理,任何天神與地祇也不能轉移其原則。古德說:「不哭人死,應哭其生。」是以智者不應為生來歡喜死去悲,應念生死無常迅速,人的生命不過是在呼吸間,出息不保入息,入息不保出息,一息不來便同死人,若人常存死想觀,則可頓捨貪欲瞋恚,以及人我是非之念,當下便覺海闊天空,輕鬆自在。七、身不淨想 此身九孔常流不淨,如破皮囊,滿盛不淨。 經說有五種不淨。一、初投胎時,攬取父精母血而成己身,是為種子不淨。二、十月住於母胎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臭穢不堪,是為住處不淨 。三、至懷胎十月滿,由陰道生出,是為生處不淨。四、眼出眵淚,耳出結嚀,鼻出濃涕,口出涎唾,大小便道不淨常流,是為外相不淨。五、死後捐棄塚間,任其爛壞,或從事火化,唯剩白骨,縱令用四大海水傾洗,終不能令其香潔,是名究竟不淨。 行者若能常觀不淨,便與智慧相應,功夫日深,可以遠塵離垢,出三界,了生死。 八、斷想 因小乘人智慧膚淺,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是 冤家,故欲趕快跳出三界,了脫生死,先斷見惑之八十八使,次斷思惑之八十一品,然後便可斷惑,證得阿羅漢果。九、離想 吾人所以有生死痛苦者,皆由十種根本煩惱在作祟。 十根本煩惱,又名十大惑,分有利鈍兩種:五利使、五鈍使。 五利使。一、身見。不知吾身為五蘊假和而成,妄想計度實有我身,又不了我身外之物無主,妄計實為我所有物,合此我見與我所見,則為身見。二、邊見。既有我身起我見故,便計度死後斷絕,或計度死後常住,此二義起於身見後邊,故名邊見。三、邪見。即撥無因果,謂作善無善報,作惡無惡報。四、見取見。以自己最卑劣的知見,取其他種種最卑劣的事,及以此為最殊勝者。五、戒禁取見。以不合理的種種戒禁,認為是生天之正因,如持牛雞戒等,此即非因計因,非果計果。 以上五種見惑,其性鋒利,故稱此為五利使。 五鈍使。一、貪欲。二、瞋恚。三、愚癡。四、高慢。五、疑惑。由於其性分鈍,故稱此為五鈍使。 此十種根本煩惱,能令吾人不得自在,故須存離想。 十、盡想 小乘人修苦、集、滅、道四聖諦,斷見思二惑而證聖果。見惑是迷失真理之路。先迷苦諦之理而起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貪心、瞋恚、愚癡、高慢、疑惑之十惑。次迷集諦之理而起七惑,於前十惑中,除身、邊、戒之三見。繼迷滅諦之理而起七惑,如集諦者。再迷道諦之理而起八惑,於前七惑中,加一戒禁取見。以上總為欲界之三十二惑。然色界與無色界,各有二十八惑,於四諦下各除一瞋,因上二界不起瞋恚,三界見惑共有八十八使。小乘思惑是迷事物而起,於欲界有貪瞋癡慢四惑,於色無色界各有貪癡慢三惑,於三界共有十惑。十惑分九品盡,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於每一地盡九品惑。 地有九地:一、欲界五趣雜居地。二、離生喜樂地。三、定生喜樂地。四、離喜妙樂地。五、捨念清淨地。六、空無邊處地。七、識無邊處地。八、無所有處地。九、非非想處地。 以上見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將其一切斷盡,方能跳出三界,故今欲存盡想。
|
回講義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