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27 天的行程,至此寫完,今次朝聖行,寫出一些經驗,希望能夠提供給打算朝聖的朋友,作為一種參考。
往印度的季節,農曆新年最適合。天氣與香港差不多。但因為地域大,尼泊爾較香港冬季冷,斯里蘭卡就跟香港的初夏一樣。
如果人數較多或團體最好由印度的旅遊社安排食宿行程,此點可通過本港旅遊社與印度方面連絡。旅遊前,須參考些旅遊書,但一般旅遊書很少有介紹聖地及聖蹟的。
所以朝聖行程,最重要的參考書就是玄奘法師的西域記,在歐洲、日本及印度一些旅遊考古學家,如往聖地,這是必備的參考書。有很多湮沒了的聖蹟都是根據此書的記載而發現或發掘出土。此書既重要且文句雅麗,所以本文多處引用,可讓大家欣賞原文之神韻,比較古今聖地之變遷,又免得大家尋文查句之煩鎖。
另有兩本現代的書非常實用,就是聖嚴法師著的「佛國之旅」(東初出版社)及「佛光山印度朝聖專輯」(佛光出版社),宜加細讀。
每到一處聖蹟,所標的名稱,或旅遊小冊地圖所寫的名稱,都是梵文。我們很難用已經熟悉的中文名稱與之聯繫上。譬如祇樹給孤獨園,他們一般稱作衹洹精舍(Jetarana-Vihara)。王舍城稱為(Raja-grha)西域記則音譯為曷羅闍姞利呬。 靈鷲山則稱(Grdhsa-kuta)法華經作耆闍崛山。此外當地的導遊只用他們的習慣講解。譬如說這處是佛演講的地方,這是佛逝世的地方。與我們已知道的:這是祇樹給孤獨園,佛在此宣說阿彌陀經。這是王舍城靈鷲山,佛於此說妙法蓮華經、普門品等。這是雙林佛湼槃之所。如果我們能夠預先知道地名和佛弟子名稱的梵文寫法。便能「很快」地明白所指。感覺便特別親切,特別留意該聖蹟。「很快」是很重要的,因為每到一處地方,都是來去怱怱。往往來到一處很重要的聖蹟,當作平常地方。過後查書方覺錯過。由於上述原因,本文每逢地名或重要人名,都盡量附上梵文,以作參考。有一點須說明的是:這些梵名都是由羅馬字母拼出的,每本書所載之地圖或實地的拼法或有些少差異,這是不重要的,就如我們將澳洲 Syndey
譯成雪梨或悉尼均可。由於是朝聖,許多地方都會禮拜聖蹟,如有袍衣最好携帶在身。並帶袖珍的誦本和袖珍合印的經本,在藍毗尼佛誕生地可唱釋迦讚(菩薩下雲中)跟着念佛。在菩提伽耶大塔內可做早晚課,靜坐或誦經念佛。在靈鷲山可誦法華經一品,祇樹給孤獨園誦金剛經或阿彌陀經。在拘尸那城誦大般湼槃經開頭的一品,即情即景,非常殊勝。供佛可用香花水果餅乾及樽裝蒸餾水。
每到一處名勝或附近之酒店,都有導遊小冊子、地圖色費索取或售賣。若錯過了這些寶貴旅遊資料,走遍全世界也找不到。每地的古蹟名勝旁,通常都有說明牌,如果來不及抄寫,最好能拍攝下來。這些資料加上景物照片是日後寫遊記最好的材料。即使不寫遊記,至少你可以知道曾經去過那些地方。
說到寫遊記,本文亦參考了這些旅遊小冊地圖,但主要還參考了如前所提到的西域記,佛國之旅,佛光山印度朝聖專輯。此外還參考法顯和尚的佛國記。譚雲居士著的印度周遊記,馬來西亞繼程法師所著的佛國楞伽記,Tarthang Tulkn 著的 Holy Places of the Budha
及一般旅遊書。
由於印度天氣干燥,公路上塵土被前車揚起,後車的乘客便成了吸塵機。(在這天氣都不開冷氣只好開一些窗)於是喉乾咳嗽。所以要帶多幾個口罩,最好是工業用的防塵口罩。帶備些枇杷膏潤喉糖很有用。
可吩咐導遊準備多一些蒸餾水放在車上。此行大部份團友都曾肚瀉,但都不是細菌性,也沒有發燒,主要這裡飲的多是井水,硬度高大概含有硫酸鎂,鈣鹽,就與飲瀉鹽差不多。我們習慣上說是水土不服,或是水質寒涼。準備些保濟丸、正露丸是很有效的。
行李箱比背囊要適合及安全。背囊經不起壓,在寄運時易被人割開偷竊。行李過關時或上下車時須互相看守。
在印度食宿是不錯的,即使早餐也很豐富,有時達
10 款食物以上的自助餐比平時在香港所吃好得多。但遇到我們要早上六時出發,5
時多就吃早餐,款式便簡單了,只是牛奶麥飽奶茶咖啡加上一些水果。其實也不錯啊,只不過吃過豐富之後就嫌它簡單。要知道酒店的廚房五點鐘就為我們準備呢。體諒一下廚房的工作人員。再說我們此行是為朝聖而來不是為食而來的呢。
朝聖後忽然發覺我國唯一不用除鞋的國家,在其他地方,到聖地或寺院的大殿都需除鞋。所以鞋子最好不要是綁帶款式。否則別人已走得老遠,你還有綁鞋帶。鞋子要舊,普通一些,不怕被人偷去。
在此要提出的由於在
20
多天的行程去的地方眾多,有的地方更是走馬看花似的,記憶上難免有錯漏乖訛之處,祈望各位指正及見諒。另一點就是筆者是參加朝聖。所見所感不免有份宗教情意,也可說頗為主觀。譬如靈鷲山,如以普通旅遊的觀點,那只不過是一座普通的山頭,但如果用宗教的心情,再以佛教歷史佛經文字加以參照,所見與所想像的說不定會有些微妙的契合。因此每人所見所感受的都不一定相同。
印度是個較貧窮的國家,城市擠迫骯髒,但我們也不妨透過她古老的建築去欣賞它輝煌的歷史。印度貧苦的人很多,天災也多。從因果上來說,我想是這個國家將佛教破壞殆盡所招致的果報,從另一方面來說,固執與迷信拖慢了進步。他們固執於種族階級,固執於不良的婚嫁習俗,固執於莫明奇妙的禁戒習俗。固執於回教教義與固執於印度教義的人民,無疑是以惡鬥惡,以強鬥強。回教王朝對付溫和慈悲的佛教很容易且殘暴,於是佛教在印度消失了。可是他們得到什麼呢。得到的是更惡的西方殖民地主義,300
年的殖民地統治及掠奪,跟着連年不斷的種族衝突直到今天。
業果上或許如是,可是我們要哀矜勿喜,從一些苦難人們中的眼神中,透露着的徬徨與無奈。都是些無辜者,罪魁是煩惱愚痴。他們一直被煩惱和愚痴控制而身不由己,何人不是呢?
包括你和我。在印度當然會接觸到各種人士,有的非常富貴,有的非常有成就,但也有很多乞丐殘病者跟你乞討。我想對他們應該是同情多於討厭。
最後,祈願佛光能夠再次普照印度,世上信奉佛教的國家或人民,能作出或多或少的貢獻,來回饋這佛教的祖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