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青活動點滴 香港佛青通訊 紐西蘭佛青通訊 活動地點說明
往首頁 佛教青年協會簡介
聯絡我們
雷音庫
法師開示篇
學術篇
福智學苑
佛經故事
金口玉言
史蹟篇
閒情篇
特稿
佛青活動點滴
雷音過去期刊
   

閒情篇
隨師台灣參訪行(上) 定堅
  恩師 上暢下懷法師率領四眾弟子於二○○二年七月十五日由香港飛抵台灣高雄連同就讀於彼邦福嚴佛學院之定賢及定安兩位師兄,一行四十二人展開為期十二天之台灣參訪。
  闊別台灣廿五年,以何因緣,師父故地重遊?─ 出席位於桃園縣圓光佛學院舉辦之供千僧齋及定行師兄之大學畢業禮是也,當然亦順道參訪教界名山。

  過去三十年,在高僧大德之引領下,佛教在台灣可謂發展一日千里,這些菩薩行者,秉持著大乘佛法精神,建設道場,弘揚佛法,接引廣大信眾,以其淨化人心,提昇人的品質,安定社會,這是有目共睹的。

  供千僧齋,台灣經常舉辦,但在港則未曾得見。在弟子請求下,也讓大家有機會親身體驗是項活動,師父帶領眾弟子再次踏足台灣。

七月十五日

  一小時之飛機行程,於中午時分飛抵高雄市,接機者除了定賢及定安兩位師兄外,還有兩位法師,其中一位就是佛光山朝山會館之永印法師,當然還有負責安排是次旅程之導遊黃小姐,寒喧一番後,法師首先帶領我們到市中心之普賢寺。此寺位於一楝看似寫字樓建築物之六至十二樓,每層面積200坪(即七千多平方英尺),乃佛光山屬院,抵達時,因住持滿淨法師外出,由當家師覺華法師及多位法師及居士列隊歡迎。一行人先往十二樓大雄寶殿禮佛,午餐後,分別參觀社交館,活動室、會議室、講堂、圖書館等,一應皆為入世教化設施。

  離開普賢寺,約一小時行程,於下午三時許到達位於大樹鄉之佛光山。達看整個山頭滿佈殿宇樓房和一尊巨大露天大佛像,山門有對聯:「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車子停在我像下榻之地方-麻竹園小館,稍事休息,後永印法師,聯同妙瑞法師和滿修法師就帶領我們巡禮佛光山。

  佛光山是一系列龐大之建築群組成,處身其中任何地方都會感覺到寧靜、整潔和有系統。我們先參觀堂皇莊嚴之大雄寶殿,殿內三如來居中,四壁遍置小佛龕,供善信以燈供養。大殿後是一連六楝重要大樓,各有所有,我們先參觀展覽館大樓,二樓為宗史館,分別展示佛光山叢林學院資料,佛光叢書,梵唄,還有就是開山祖師上星下雲大和尚生平,著作,以及創山經過。佛光山建寺於一九六七年大師三十五年在台之弘法事業,組織與人事,均呈現於此。三樓為大禪堂,堂內有八字:「萬古晴空,一朝風月」。四樓則供奉佛牙舍利。離開展覽館已六時許,享用完豐富晚餐,後我觀看有關佛光山過去記錄短片,及後,我們期待見面之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宗長,現任佛光山住持上心下定大和尚從它縣趕回,大眾相聚於會議廳,大和尚和師父分別發言,師父讚嘆上星下雲大師對台灣佛教作出偉大供獻,有其師必有其徒,弘法利生事業,其徒必能薪火相傳,顯提正法。互贈書藉禮物後,師父辭出休息,我們一眾留下,聽開示?非也,是享有﹁梵唄金嗓﹂之上心下定大和尚教我們唱歌,共八首之多,皆是一些我們耳熟能詳之舊曲小調譜以勸俗入佛之詞,歌聲悅耳,扣人心弦,在輕鬆愉快氣氛下,我們恭送大和尚後各自回房休息。

七月十六日

  六時做早課後,我們被引領到大齋堂,用早粥,適逢八關齋戒舉行期間,我們跟數百位戒子一起過堂,引禮師通過廣播指導大眾過堂儀規。大齋堂面積超過二萬尺,可以容納三千人同時用齋,齋堂除了樓底高以外,沒有一柱,早上八時,我們先步行至露天大佛所在之大佛城,兩旁有無數小佛像,再往地藏殿,後至﹁淨土洞窟﹂,內有很多佛、菩薩、羅漢、佛陀弟子及天女、神靈等像,又六道眾生禮佛圖。佈置如九品蓮花、蓮池海會、極樂勝景,四大金剛、八功德水。景像大眾化。最後往陳列館,館內佛像收藏極豐,佈置極具思考。約十時許,我們跟大和堂及各位法師告假話別並拍照留念。因行程安排,我們已參觀的只是全山之一小部份而己,尚餘大部份未參觀的,留待來日因緣。

  車行大半句鐘抵達屏東南海寺,住持上日下常大和尚外遊,當家師見堅法師和數位法師與及我們熟識的慧進師和慧達師寺外相迎。大殿供奉觀音菩薩。此寺由數棟建築物組成,為一女眾道場,供出家、在家同修,每年只有六個法會,其它時間供學生用功,常住有六十人,其中五位來自香港。用過精美豐富午餐後,分別參觀寺內各殿堂及設施,後告辭南下恆春參觀海洋生物博物館。由於此段路沿海岸線而行因此景色非常美。博物館佔地甚廣,館內分為珊瑚博物館(是東南亞最長的海底隧道),最特別為白斑幼烏賊,體積小,容易受驚。及台灣水域館(可了解從高山到海洋的水域生態)。綜觀整個博物館由設計以及展品極具規模,令人流忘返。離開博物館後,旅遊車直奔市內夜宿賓館。

七月十七日

  在折返高雄途中,我們被安排參觀規模最大的車城福安宮(即土地公),一般的均是小廟,此宮約有六層樓之高度,樓宇飛檐翹角、畫棟雕欄,地層為土地公殿,上層為佛祖殿供奉觀音菩薩。據聞此宮香客眾多,因台灣人有重大節日,必往參拜土地。街道兩旁售賣不同小食,水果攤檔林立,我們稱為「番鬼荔枝」的水果,在台灣則名為「釋迦」因何得名,留待大家想想吧!還有紅色蓮霧,(台灣則名黑珍珠)芒果。上述水果比我們在香港見到的大很多,很新鮮且價錢相宜。團有們踴躍購買。

  午飯後,往訪位於亞蓮之光德寺,寺院建於一片田陌間,由數楝建築物組成,範圍廣大。庭院滿種花草古樹,還有蔬果,也植有中草藥,清潔整齊,環境非常清雅。先由一位法師帶領我們參觀大雄寶殿,殿門有對聯:「光明炯炯僧祇妙行福慧雙修成正覺 德相巍巍無上至尊慈悲普濟度群生」

  大殿光線非常充足,細看原來牆頂與天花之間裝上玻璃窗,跟傳統之建築有別。還有參觀禪堂、寮房,可容納600人之靜觀堂,五觀堂(約二萬尺)也是沒有柱。此寺用了十年時間重建才有現在設施,這裡曾舉辦過三壇大戒法會三次。還有參觀此寺寺住持電視弘法錄影室後返回客堂。

  一九六四年開始空中佈教,一九八○年繼而電視弘法,這些弘法功業,就是現任世界佛教華僧會會長,淨覺佛學院院長等等,現任光德寺住持,上淨下心大和尚是也。原來大和尚剛從外地歸來,二位長者見面,自是互相問好,師父還道出:台灣有二件盛事,哄動一時,一是星雲大師迎接佛牙,二是達賴喇嘛應長老之邀訪問台灣。二位長者言談甚歡,互贈著作禮物,告別前,長老挽師父步至殿前與大眾合照留念,離開光德寺,續往大岡山超峰持,此寺位於半山,公元一七三一年由名僧紹光禪師結茅自修是為開基之始,經數度重修,擴建,既有現在新建之大殿,禪學大樓,同時也保留古老精巧之舊殿,現任住持為上法下智大和尚,參觀後延入客堂茶敘畢,乃前往鼓山區之另一古剎,元亨寺。

  元亨寺肇建於一七四三年,為福建漳州經元大師建置,經歷多次變遷,重建,於一九六四上菩下妙大和尚接任住持至今。此寺由數楝殿宇樓房組成,面前乃一大停車廣場,從寺可遠眺全市,建築非常宏偉甚有規劃,殿堂光線充足。最特別,
這裡有一座大梵鐘樓,裡面放置一座二十公噸之大鐘。這裡的佛學院,有來自香港的居士在此就讀。參觀完其他設施,一眾禮謝兩位尼師後直趨旗津渡輪碼頭。

  此段行程乃乘搭輪至對岸觀看古意盎然的老街和天后宮。據聞此宮有三百年多歷史,廟宇很小但卻放置了信眾新請而寄存的天后像。街道兩旁攤擋多售賣海鮮火鍋類食品,店主謂此處越夜生意越興隆。是日旅程告終。

七月十八日

  今天我們離開高雄北上參訪,第一站為參訪台南竹溪寺。據資料,此寺原名小西天寺,公元一六六一至一六六四年興構,寺側有翠竹青溪,因而得名。經歷無數變遷,此寺現正重新發展擴建,常住有五十多人。

  第二個參觀點為台南古蹟﹁赤嵌樓﹂,公元1653年,荷蘭人在此地興建﹁普羅民遮城﹂,漢人則以﹁赤嵌樓﹂﹁番仔樓﹂或﹁紅毛樓﹂來稱呼它。經歷明、清及日據時代的變遷,至今仍為一座風雅,層次豐富的建築物,樓內陳列一些荷蘭人統治時期的事蹟,亦是明代鄭成功打敗荷人受降的地方,現闢作公園,供人歇息。

  隨後續往另一所由荷蘭人所建之古蹟-安平古堡,此堡工程完成於一六三四年,目前真正屬於荷人遺跡,僅存古堡北側平台下兩段當年內城半圓堡殘跡,以及古堡前方馬路邊原為外城,城垣的磚牆,老樹盤根,見証三百年的台江風雲。

  午後續往參觀另一特殊景點,位於關子嶺的水火同源,只見一小水池,火光熊熊,景色奇妙,據云此乃泉水與天然瓦斯,同時於岩山縫中逸出,火勢自康熙40年發現後一直旺盛不滅,看得如此景象,師父興致地走到池旁,安坐石上,任由弟子們爭相拍照,氣氛怡悅。

  乘車下山往訪白河大仙寺,此寺外貌古拙,幅員廣大,據云常住有二百餘,由知客帶領巡禮一番後,旋與住持上傳下證大和尚見面,茶敘及拍照後乃告辭往白河承佛寺。

  承佛寺住持上能下超法師帶領其他法師及居士寺外相迎,此寺為一女眾道場,寺院並不太大,但四週種滿荷花,環境優美,大殿供奉地藏王菩薩,由於純為淨修之用,故不開放予眾參觀,常住有數十位出家人。最難得,能超法師還指導我們如何專念地藏菩薩聖號及地獄來空誓不成佛格言,還有更為我們準備地道之蓮花茶及蓮子湯,清香鬆軟。禮謝各位法師居士後一眾再乘車北上。

  此段路乃高速公路,路兩旁樹木繁多,景色優美,檳榔樹佈滿整個山頭,還有路旁農家種植火龍果,樹形不高,向橫開展。是晚夜宿位於南投縣之埔里鎮。南投縣位於山區,四邊沒有海水圍繞。

七月十九日

  早上首先參訪位於水里鎮之蓮因寺,一所男眾道場。跟我們所參觀過的寺院不一樣,此寺為一系列白色建築群配以綠色瓦面座落於樹林中,由山門至大雄寶殿一段路,綠樹林蔭,大殿樓頂設計依傳統方式,但牆身則配以落地大玻璃,所以光線非常充足,既環環保又省錢,殿內除了供奉佛像外,細看之下,其他一切陳設均精挑細選,處此嚴淨法堂,大眾均誠惶誠恐地隨師禮佛。不久,此院住持,專念阿彌陀佛,以修持名聞教界之台灣名僧上懺下雲大和堂坐在輪椅上,由二位侍者護送至大殿,師父立即上前問候,大眾亦隨即頂禮。大和尚早年奔走東南亞及台島,教化眾生不遺餘力,今八十餘高齡,老病之苦無一倖免,小敘一番後,眾等目送大和尚回寮,隨後合照於台階,結束此行。

  下山後,往參觀廣興紙寮,由於時代不斷改進,造紙業已式微,現存做紙商除了製造手工紙如宣紙類外,廣興亦是一所提供造紙知識教育場所,例如選料,蒸煮、淥漿、抄製、壓平、烘乾等工序,均由專人講解及實物展示,如有興趣者,廠方更為參觀者提供親自造紙,但需自費,消磨寓教育於娛樂的一小時後往午飯。

  午飯後先參訪埔里鎮最大,最新及最現代化之中台禪寺。據資料,新建工程自一九九○開始籌劃,一九九四年動土,二○○一年九月落成,建築費為新台幣54億元。因應時代需要,台灣名建築師李祖原採用「異法門」原則,將中國傳統的塔、寺、三合院三個造型之元素組合,構成了整個主體建築。主體內部所有佛像均由佛像雕刻家詹文魁創作。從遠處望去,整座寺院恰似一位修行者,澄心端坐於群山之中。近觀主體建構,中心縱軸的四天王殿、禪堂、三身佛殿、七層寶塔、蓮花台及頂層之金頂(代表摩尼寶珠,總球面積七百八十平方公尺)而主軸兩側的小天梯及鍚杖與四大菩薩殿,整棟建築物都在向娑婆世界眾生訴說著心的方向。寺高約一般樓房三十六層樓之高度,全寺選用廿六種不同之石構成(經高溫處理)。寺外牆仍用仿大理石或玻璃幕牆,全楝一○五八朵用以建築邊飾的蓮花瓣共耗用廿八噸銅板。

車子駛進山門,有對聯:

  「中道實相生萬法法法同歸不二門
  台宗止觀證三德德德共契真如海」

  拾級而上步向主殿,共有三門,分為法身(中)般若(左)解脫(右),有對聯二幅,中為:
  
  「破初關重關牢關等生死二關徹見自己本來真面目
  淨六根六塵六識共十八陰界即證如來法報化三身」

  是時有知客師相迎後開始進入四天王殿,正面彌勒菩薩笑面相迎,北面韋陀菩薩莊嚴守護,四大天王威武站立四方(天王約一般樓宇四層樓之高度)。至大雄寶殿,釋迦如來石像端坐正中,二弟子左右侍立。殿頂有供養圖案。大殿兩旁有二室,右為祖師殿,供奉達摩祖師,牆上分別刻上靈山單傳,曹溪祖傳及中台廣傳資料,左為伽藍殿,供奉伽藍菩薩,牆上分別刻上伽藍讚,伽藍意義及四十二章經。是時住持上惟下覺大和尚適從外返,與師父不期而遇,二位長老相問好,眾等亦隨即頂禮,後步至堂前合照留念,爾後一眾乘電梯分別往五樓,六、七、十一及十六樓巡禮,法身殿、毘盧遮那如來像用全白色大理石塑成,禪堂、觀佛台、萬佛殿、藥師七佛塔(用緬甸樟木做,整體接榫不著釘痕)及彌陀殿。沿著天梯,拾階而下至地藏殿,此天梯乃特別為朝山者三步一拜朝禮之用。還有主體建構內有數幅經牆,分別刻有普門品、心經、地藏經等及在摩尼寶珠內部由不鏽鋼鍍鈦板蝕刻而成的壁畫-佛陀本生故事,乃由藝術家唐敏銳繪製。此寺現有常住七百多人。不覺參觀了近三小時,因需趕程,未暇參觀的,留待他日因緣。大和尚之弟子,三位知客師,見綻法師,見調法師和見一法師辛苦為我們講解,介紹,一眾禮謝後,告別中台禪寺。

  綜觀整個建築物,石為主材料,有防地震設計,尤其空間特別大有深度,設計極具心思,令人處身佛教博物館之感覺。除了新建工程外,還大佛學院,公園等遍佈整個山頭。

  隨著轉往參訪另一新建成現代化之德林念佛寺。由於埔里鎮為台灣九二一大地震之災區,因此在中台禪寺附近及往德林念佛寺途中見到很多政府為災民蓋建的組合屋和一些災後遺蹟。

  德林念佛寺住持上從下慈法師熱烈歡迎,此寺座落樹林中主體建築及階梯均為淺灰藍色,圍欄則為白色,庭園遍植草木,環境清雅優靜,每年除舉辦三次佛七外,其它時間予住眾共修,稍事參觀,用茶、拍照後告辭回酒店,今天活動告終。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