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青活動點滴 香港佛青通訊 紐西蘭佛青通訊 活動地點說明
往首頁 佛教青年協會簡介
聯絡我們
印度朝聖之旅 — 追尋佛陀的足跡

佛教青年協會導師暢懷法師傳略

雷音庫
印度朝聖之旅
佛陀傳(版展)
六祖壇經(版展)
能慈老法師墨寶
素食添新意
佛青活動影片庫
YouTube影片庫

佛青最新上載圖片
(更新日期:2021-9-10)

佛青2020年圖片
佛青2019年圖片
佛青2018年圖片
佛青2017年圖片
佛青2016年圖片
佛青2015年圖片
佛青2014年圖片
佛青2013年圖片
佛青2012年圖片
佛青2011年圖片
佛青2010年圖片
佛青2009年圖片
佛青2008年圖片
佛青2007年圖片
雷音記者專欄
(更新日期:2010-6-18)

屯門蝴蝶灣觀音公園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公開籌款報告

   

* 尼泊爾、印度朝聖團之旅 *

1999 年 2 月 16 日

1999 年 2 月 16 日,農曆年初一。在團 長 懷 法師領導下,5 位法師和我們一團人等一行 55 人,下午 6 時乘搭尼泊爾航空公司的班機直飛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經過約 5 小時的飛行,我們平安抵達加德滿都機場。當地時間比香港慢 2 小時 15 分,我們分別乘坐 2 輛旅遊車,先抵達酒店進食自助式晚餐,然後分配房間,各自回房休息。行程明天正式開始。

1999 年 2 月 17 日

一宿無話,今天(2 月 17 日)早餐完結後便開始出發,9 時左右離開酒店,首站是波德寺(The Bodhnath)之大白佛塔,車程約 1小時。從車窗理望出去,道路兩邊均有民居,途人很多,經常見到穿紅袍的僧人走過,可見這裡的僧人很多。沿途相隔不遠,便有一人帶著簡單理髮工具、一張椅于放在路擾替人理髮。偶然望向樓房上,居民們在露台上有談笑、有晒太陽,生活似乎很憂悠自在:不過他們大都衣衫陳舊,有很多甚至在街上走來走去,人民生活是相當清貧,從表面看像已習慣這種生活而很自在。不覺旅遊車已停在大街上,我們下車後,跟著導遊沿看大街再轉入小巷,約 5 分鐘時間,在小巷的盡頭,有一座半圓體的建築物,名波德寺,上層是一方形的塔,四面牆上各繪畫上一對眼睛。聽說是看管這裹四方眾生,塔的四個方向均有一對門神,右邊是刀神,專砍不善的人,左邊是善神,保護善良的人。沿著大街走:途人很多,路的左邊有一排相連的商店,擺賣各種尼泊爾的特產,如銀器、銅器、各式的紀念品等。一路上我們經常給當地的小販為了推銷他們的貨品而弄得舉步艱難。大約 10 多分鐘,來到一個燒屍場(Leprosy Station),是尼泊爾人常用的一種葬禮,場內很大,見有幾座薪木縱橫交疊燃燒著,屍體一般都放到那裡燃燒,火化後的骨灰便倒進附近的河堨h。在燒屍場附近有很多小屋子,像是塔的形狀,屋子四面都有一個小門窗,探頭一看,裡面有一方形的石台,台上有個像石磨的石托,中間放了一個好像駝鳥蛋模樣的紅色物體,聽說這個象徵蚗蓎C神。小屋子附近,站看或坐看很多苦修行者,做一些類似瑜珈式的動作,臉上及身上塗以紅白為主的顏色,頭上留茷靰齯S打了結的鬚髮,身體非常之瘦削。離開燒屍場,車子轉到一小山岡下,我們需跑上 365 級梯級才能到岡頂,山上有一喇嘛寺廟,寺名猴廟(Swayam Bhunath)寺的四周牆上都裝上一排排的經輪,不少人都圍茬o幅牆走,用手轉動經輪,在這個山上可俯瞰整個加德滿都。離開猴廟後,我們乘車轉到另一旅遊點,參觀尼泊爾活女神廟,廟內四面樓宇是用木材和紅磚建造,是 3 層高的樓房,入口處對看的2樓,便是活女神與我們見面的地方。約 5 分鐘的時間,一個年約 7 歲的小女孩從一樓的窗台出現。傳說中她是印度教濕婆神的妻子杜爾加(Durga)轉世的富瑪利(Kumari the Living Goodess of Nepal),亦即是尼泊爾活女神。活女神是經過很嚴格和配合條件而挑選出來。在任期間,她的衣食無憂,有專人供書教學,卸任期是當她不慎受傷流血或生理期來臨時而結束。她會獲得一大筆財富離去,甚至可結婚生子,過她自由的生活。活女神在窗前只是逗留數分鐘便離開。我們跟茈褅鬙h,在廟門的右邊直走,便是舊皇宮,門前有兩名衛兵看守,如要入內觀看,便要先購門票,我們只在廣場拍照後離去。
尼泊爾 圖片

 

1999 年 2 月 18 日

2 月 18 日清晨我們在師父(暢懷法師)領導下,大隊再回到大白佛塔,沿著昨天的路走,今天的人似乎特別多,尤其是穿著紅袍的僧人,一群一群的,有老有少,浩浩蕩蕩的朝著塔的方向走去,原來他們亦為應供而來。有很多僧人已經走到塔的台階上面去。現時不少附近的居民和遊客都跑來觀看這盛大的場面,帶看長短鏡相機拍個不停。我們立刻穿上袍衣,走到大會早已安排好的位置上坐下。陽光普照,微風吹動,把塔上掛滿一連串彩色小旗和寺上周圍插看的許多大旗,隨風飄盪,場面非常莊嚴壯觀。供僧前的儀式亦開始了,首先是誦經,誦的是藏文,我們只是靜靜的坐看。今次供僧本預算的 1,200 人,但後來發現僧眾比原來多了 1 倍有多。在師父慈悲下,亦予以供養。因事出突然,帶來供僧的款項未能應付,連銀行裡的現鈔亦給提至一空。有部份款項要請高班寺暫時補出,將來回港後寄給該寺,這時一班工作人員,真是忙個不亦樂乎,一方面要重新分配現款,另一方面供僧的工作亦開始了,兩事共同進行,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接近中午時份,天氣漸漸地炎熱起來。因尼泊爾的早午晚的天氣變化很大,雖然現在是冬季,由早上的 15、16 度,可能中午已升至 28、29 度了。我們除了穿上保暖的衣服外,現還加上袍衣,在這種環境下團員和工作人員已經汗流夾背。但在他們臉上可找不出半點絲毫不耐煩,間中還流露出喜悅的笑容。能夠參加這樣的盛事,實在是非常有意義和值得高興。

加德滿都 圖片
加德滿都-供僧 加德滿都波德寺-法眼塔a 加德滿都波德寺-法眼塔-b 加德滿都波德寺-法眼塔-c 加德滿都波德寺-法眼塔-d 加德滿都波德寺-法眼塔-e
加德滿都波德寺-法眼塔-f 加德滿都波德寺-法眼塔-g 加德滿都波德寺-街道景色1 加德滿都波德寺-街道景 加德滿都波德寺附近1 加德滿都谷地
加德滿都谷地1          

2 小時多的儀式在隆重的氣氛下順利完成,中午時高班寺的主持,請我們一團人到司母司令寺(Samseiling Monastery)午餐,寺院就在附近佛塔對面不遠處。午餐是自助形式,我們需要在門外盛了食物.然後除了鞋子才能入內進食。院內設計莊嚴,帶著濃厚的藏旗佛教色彩。院中放了 3 個金色塑像,塑像後上方有一張佛陀的畫像。在午餐進行期間,曾發起籌款活動,因現款不敷應用,團友亦了解當時的環境之後,大家都非常踴躍,雖然佢離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但是籌款的數目亦相當多。

下午前往高班山參觀高班寺,該寺位於山上,當我們抵達寺院時,寺裡的師父們很熱情地用茶點招待。我們分別坐在寺內兩旁,盤膝而坐,跟茼b道悟法師帶領下,先念佛號,後而進食糖果茶點。寺內中央放了一尊宗喀巴大師塑像,像的前面放茪@張達賴喇嘛的相架,寺內清靜莊嚴。茶點後我們先在這座寺院各層參觀,寺院很大,有靜修室,圖書館等。最高的一層,可俯瞰整個加德滿都,寺旁還有其他地方如手術室,醫療室,還有一個專替窮人看病的診所。參觀完畢,主持特請了該寺的小活佛替我們加持。他的年齡約14歲,是西班牙籍人氏。我們在寺內逗留一會,便在寺外拍照後離去。
司母司令寺/高班寺 圖片
司母司令寺  司母司令寺內 供僧-a 供僧-b 供僧-c 供僧-d
供僧-e 供僧-f 供僧-g 供僧-h 供僧-i 供僧-j
供僧-k 供僧-l 供僧-m 供僧-n 供僧-o 高班寺-柯槃寺
高班寺-3 高班寺-4 高班寺-5 高班寺-團友接受招待1 高班寺-團體照 高班寺-宗喀巴大師塑像1
高班寺-小活佛1 高班寺-暢懷法師與小活佛 高班寺-診所  高班寺-診所外貌  高班寺-附近景色1 高班寺1
高班寺2          

1999 年 2 月 19 日

2 月 19 日是行程的第四天,目的地是藍毗尼,車程約 8 小時,因此整天是逗留在車上,晚上才抵達藍毗尼。
圖片
加德滿都街景

1999 年 2 月 20 日

2 月 20 日早上,從酒店行車約 1 小時,便到達藍毗尼園──釋迦牟尼佛的出生地。踏進園內,只見一串串的彩色小旗,高高掛著,隨風飄揚。走近佛陀出生的地方,四周都被鐵柱及鏈圍繞著,上蓋是用稻草蓋搭的棚架,裡面好像進行看維修的工程。聽說這裹現正給當地政府的考古學家研究。我們只好在外圍觀。跟據歷史記載,這附近是有些無憂樹。因當時佛陀出生時,他的母親摩耶夫人以右手攀住無憂樹而生產。環視棚架附近未曾發現,可能經過 3,000 多年原來的樹已經枯萎了,反而在棚架的右邊約 3 公尺的地方,見一圓筒形的石柱,名為阿育王柱,約 5 公尺高,直徑半公尺左右,四面亦圍起 1 公尺高的鐵欄。石柱是阿育王時代,為紀念佛陀在此地誕生而建造,現在所見只是柱的下半截,在棚架附近有很多地台和一些破爛的牆腳,相信這地方以前曾有一個像標準泳池般大的水池。師父為表示對佛陀的尊敬,我們一起禮佛三溫暖拜,然後持佛號在棚架繞行 3 圈而離開。近藍毗尼園出入口處,見有一細小殿堂摩耶夫人廟,廟裡有一位老比丘,對參拜者加以加持。正面牆壁刻有幾幅摩耶夫人手攀無憂樹和佛陀降生的石刻浮雕。因廟堛韃‵雂p,遊客很多,我們很快便走出來了。

在公園的附近,師父遇見一位修行者,他是由四川步行而來,經過 6 個月的時間,才到達這兒,他與師父傾談了一會,師父曾給他開示,離開時他還給師父伏地禮拜。

下午我們便要離開尼泊爾,而一般人認為有神秘色彩的文明古國印度進發。進入印度國境,旅遊車朝茪琲L普之 Sahet Mahet 一直駛去,即到達古代的舍衛國城所在地。當抵達後,城堡皇宮不復有,眼前的只有一片斷瓦頹垣,荒蕪一片從露出地面的牆可推測當時的宮殿,規模很大。皇宮附近有一個很大窣堵波,佛陀的舍利塔,亦很難想像出塔原來的外貌。舍利塔是在 1898 年被發掘出來,塔的附近,有著多處間隔比較整齊的破爛地腳,約兩公尺乘1公尺半紅磚間牆,相信是佛陀入滅後,他的弟子為紀念佛陀在此處建造房子,作修行及居住的處所。
舍衛國城/藍毗尼 圖片
舍衛國城-a 舍衛國城-b 舍衛國城-c 藍毗尼園-a 藍毗尼園-b 藍毗尼園-c
藍毗尼園-d 藍毗尼園-e 藍毗尼園-修行者向師父求法1 藍毗尼園-阿育王柱    

1999 年 2 月 21 日

2 月 21 日,今天參觀的祇園精舍,原名是袛陀太子施出之樹,給孤獨是一位長者的名字。他們送出這個花園給佛陀時,本有 80 頃大,可以說是個非常大之大學府,佛陀在此說法長達 24 年之久。在 2,000 多年前這裡有著設備完善學習修行的地方。除講堂、誦讀室、醫療室、宿舍、儲物室、倉庫、廚房、食堂、還有洗手間和浴室等,真是數之不盡。在當時能有這麼多的設備,比起我們現代學府不遑多讓。現時這裡已不見有房子,只有一片平地和綠草,遠處有一叢樹林。在佛陀說法台前,有很多不同國籍的人士,不同的團體坐到地上,分佈在這個區每一角落,雖然不懂他們在說些什麼,有些在說法,亦有些講解這裡的歷史和故事。下午趕車到拘戶那城。
祇園精舍 圖片
祇園精舍-a 祇園精舍-b 祇園精舍-c 祇園精舍-d 祇園精舍-e 祇園精舍-f
祇園精舍-g 祇園精舍-h 祇園精舍-i 祇園精舍-j 祇園精舍-k 祇園精舍-娑羅樹
祇園精舍2 佛荼毗處-a 祇園精舍-k 祇園精舍-k 祇園精舍-k 祇園精舍-k

1999 年 2 月 22 日

2 月 22 日,拘戶那城,佛陀涅槃之地,那裡有一座涅槃殿,是一座白色圓拱形頂的建築物,殿內有一尊佛陀涅槃像,頭頂向北面向西,右而臥。殿的外面,有兩棵娑羅樹,佛是在這兩棵樹之間而涅槃,不過現時所見的娑羅樹己不是當年的樹了。佛像被發掘出的時間在 1875 年,這是原有是的地方。在佛陀涅槃前最後阪依及得道的一個弟子,亦是在這裡發生,他年過百歲,名須跋陀羅,佛陀與他說三法印、八正道、四聖諦、十二因緣而成正果。在他涅槃後七天,八王亦是在此分佛的舍利。我們離開時,曾在佛像足部頂禮三拜。

回程時順道參觀雙林寺,入口處立了一尊白色的觀音像,其後便是大雄寶殿,門前上的棋額有雙林寺 3 個中國字,寺裡有一尊佛像,擺設很中國化,所有的字都是中國文字,很有親切感。可惜寺院打理的人不在,這寺院以前是一位中國比丘尼打理,自從她往生之後,便沒有中國人接替了,真是可惜。
佛荼毗處/拘尸那伽佛埏n處/拘尸那城 圖片
佛荼毗處-a 佛荼毗處-b 佛荼毗處-c 拘尸那伽佛涅槃紀念塔-b 拘尸那伽佛涅槃紀念塔-c 拘尸那伽佛涅槃處-a
拘尸那伽佛涅槃處-b 拘尸那城-a 拘尸那城-b 拘尸那城-c 拘尸那城-d 拘尸那城-石柱遺址1
拘尸那城-雙林寺1 拘尸那城-雙林寺2 拘尸那城-雙林寺3 拘尸那城-雙林寺4 拘尸那城暮色  

 

1999 年 2 月 23 日

2 月 23 日早上 6 時半出發,下午 2 時抵達畢拿(Patna)離此北面約 10 公里有毗舍離城,城已荒廢,只留有一石柱名阿育王柱,柱頂坐著一雙石獅子,臉向著窣堵波,佛的舍利塔,內供養 1/8 佛舍利。佛曾在這裡說法,當佛涅槃後,700 聖賢曾在此處作第二次結集佛經。當年摩登伽女引誘阿難尊者的一個故事,亦是在此發生,後被佛陀感化而她是最早正得阿羅漢果的女弟子。

離此地不遠,有一間佛教博物館,古物很少,但很珍貴。博物館是靠茠e邊,河的對岸,有一座是日本人建造的白色佛寺。離博物館不遠處,有佛陀其中 1/8 之舍利曾安放在舍利塔內,後被英國的考古學家發現,現已將舍利分與印度政府、日本的日蓮教和泰國去,這裡只是個虛塔吧了。
毗舍離城 圖片
佛像足部頂禮三拜 八份之一佛舍利之遺跡 八份之一佛舍利之遺跡2 八份之一佛舍利之遺跡外貌 日本人建的白色佛寺 毗舍離城-佛塗毘處
毗舍離城-佛荼毗處-a 毗舍離城-佛荼毗處-b 毗舍離城-阿育王獅身石柱 毗舍離城-阿育王獅身石柱a1 毗舍離城-阿育王獅身石柱b1 毗舍離城-阿育王獅身石柱c1

 

1999 年 2 月 24 日

2 月 24 日上午 10 時 15 分抵達拿蘭陀大學,古時一所佛教的大學。約建於 5 世紀初,前身是一個芒果園,目前之學府,雖然破壞不堪,但是還有跡可尋。我們跟著一個常駐這裡而富有經驗的導遊講解,他曾經是考古學教授及懂得巴利文的學者。據說現在所見的只是學府的 1/10,其他尚待發掘中。在最盛時期教授有 1,500 多人,學生有 10,000 人之多。在這裡學習的學生都是來自四方八面的國家精英,如蒙古、西藏、中印度、蘇門塔臘、爪哇、印尼、緬甸等。玄裝三藏亦曾在此修學,是這裡的精英。學府研習的科目眾多,除佛學外,有天文學、醫學、瑜珈、數學、哲學等。現在可見宿舍房間有 106 間,每個房間只可 1 人居住,方內約 2 公尺乘 2 公尺半,牆身非常厚,有 1.8 公尺。因印度的天氣四季變化很大,早午晚亦如是,這樣的設計是可以冬暖而夏涼。想當時的學者是非常聰明,對室內外的環境非常了解和考究。除了宿舍外,還有很多講堂,研究醫葯的實驗室,儲物室(被發掘出時,還發現有米在室內)、幾個大型的廚房和八角形大水井。井水清澈,八角形據說代表八正道的意思。還有一處利用日光及月光照射而定時間的日晷。這個學府之大真難以想像。

在 10 世紀回教入侵的期間,他們毀壞了這所學院,所需要的時間要 6 個多月之久,才能把整個學府破壞,燒毀及掩沒。當時的回教遠征軍隊,除毀壞佛教所有寺院外,還燒毀佛教的書籍,焚毀佛教的書籍和文物也要花上1年多的時間,經過這一場耗劫,佛教在印度幾乎盡毀。

我們穿過宿舍,見有很多比較完整的舍利塔,這些都是當時的老師或學生,與一些未能及時回國,而往生在這裡的高僧舍利塔。在這塔群後方有一座更為大的塔,名為舍利弗紀念塔,因舍利弗尊者是在這個地方出生及入滅。我們繞看塔旁的小梯拾級而上,左邊的小梯是 5 世紀時建造,稍高中間的一條是 7 世紀,最高的是第 9 世紀才建造的。那蘭陀大學是這次朝聖堙A發掘和保存得比較完整的古建築物群,從表面還可推測當時的教育和修行的生活習慣。

離開那蘭陀大學,下午上靈鷲山(Rajagaha),靈鷲山距離王舍城約 10 分鐘車程,上山可從山邊的小路直上,約 20 分鐘路程便可抵達山頂。我們大多數是坐電動山兜上山,約 7 分鐘時間來到山上,還需要走一段路才到達山頂。沿途發現有幾個山洞,首先是阿難專者修行的山洞,其次是舍利弗尊者,還有一大石室是佛陀修行的地方,可惜我錯過參觀的機會。佛說法的地方是在山頂,往昔是相當大,經歲月摧殘和演變,我們所見只是一個不很大的平台。

據聞此山曾有鷲鳥鷹棲身,因而得名。佛在這裡說法多年,頻婆羅王曾從遠處到來聽聞佛陀說法。佛在說法期間,計有佛經多部,如四阿含經、無量壽經、大品般若經、妙法蓮華經等。離開靈鷲山,我們從小路下山,天色晴朗,清風送爽,不經不覺已到山腳了。

下一站是離此不遠的王舍城,是當時摩揭陀國的首都,現名拉吉爾(Rajgir),王舍城中有一幅很大的長方形草坪,四周留有牆腳,什麼都看不見,原來這以前的皇宮的一部份,阿闍世王囚禁其父頻婆娑羅王及母親韋提希夫人的所在地(觀無量壽佛經有述)。

今天最後一站是迦蘭陀竹園(Venuvana),又名竹林精舍。園內有一精舍,四處種滿竹樹,名符其實竹林。挨看精舍左邊走去,有一大浴池,是當年佛陀與及他的弟子沐浴的地方。沿看小路走,便是佛陀修行的地方。這個竹園亦曾遭受回教徒的洗禮。王舍城西面山上有一為處七葉窟的山洞,是佛陀涅槃後,是弟子第一次結集經典之處,那裡長了很多七葉樹,故名七葉窟。
那爛陀寺 等 圖片
那爛陀寺-佛陀出入石階 毗舍離城-王舍城1 毗舍離城-王舍城2 毗舍離城-王舍城3 毗舍離城-竹林精舍1 毗舍離城-竹林精舍2
毗舍離城-竹林精舍3 王舍城-頻婆羅王被禁錮處-a 王舍城-頻婆羅王被禁錮處-b 那爛陀寺-a 那爛陀寺-b 那爛陀寺-c
那爛陀寺-僧房 那爛陀寺-小梯5ac大梯7ac後面9ac建造 那爛陀寺-正門 那爛陀寺-水井 那爛陀寺-舍利塔-1 那爛陀寺-舍利塔-2
那爛陀寺-舍利塔-3 那爛陀寺-葯 那爛陀寺-葯R1 那爛陀寺-遺蹟a 那爛陀寺-遺蹟b 那爛陀寺-遺蹟c
那爛陀寺-遺蹟d 那爛陀寺-遺蹟e 那爛陀寺附近風光 靈鷲山-世尊講經臺 靈鷲山-吊車1 靈鷲山-吊車2
靈鷲山-吊車3 靈鷲山-舍利弗修行山洞 靈鷲山-說法台 靈鷲山-阿難修行山洞 靈鷲山-阿難入定洞-a 靈鷲山-阿難入定洞-b
靈鷲山-靈鷲石-1 靈鷲山-靈鷲石-2 靈鷲山-鳥瞰王舍城遺址      

1999 年 2 月 25 日

2 月 25 日早上,我們一團人隨著師父暢懷法師,來到菩提伽耶,釋迦牟尼健康中心(Shak Yamuni Community Health Care Centre)供僧,僧眾約 180 多人,主持是一位西方國家的比丘,建築物比較現代化,近出入口處是替居民診症的地方,總括來說這個寺院清靜脫俗。

供僧儀式由誦經開始,簡單而隆重。今次供僧是每一位僧人供養一套袍衣的布匹,是代辦機構的要求。供僧的時候我注意到當中不少年紀約 10 歲左右的少沙彌。在一個完滿的儀式過後,我們被邀請在這寺裡進食午餐。

下午向尼連禪河進發,河床因天氣炎熱而乾固了,只見茫茫一片黃沙,遠處有一群群的白牛,白牛是被印度視為神聖的一種牛。因天氣炎熱,我只在一棵大樹下遠觀。左邊有一條很長的大橋,直通往對面的叢林,如在雨季,這裡便會變成一條河,分隔兩岸。對岸叢林便是佛陀當年修了 6 年苦行的苦行林。亦因當日的天氣非常炎熱,參觀苦行林之行亦告取消。我們連這樣的天氣也受不住,又怎樣修苦行呢!

依經書記載,佛陀修苦行時,感覺到苦行並不是覺悟的道路,因此接受了一名叫難陀波羅乳粥供,後來到一棵畢缽羅樹,佛陀便在這樹蔭底下的大石上,結跏趺坐,立誓不取正覺不離此座。此處就成為菩提座,而該畢缸羅樹即後來稱謂之菩提樹。

離尼連禪河只數分鐘的車程便到達大覺塔寺(Maha Bodhi Temple),大覺塔寺是匹方形的建築物,塔頂是尖筍形的,塔下是一座寺院,非常廣大,寺院四周牆身均有菩薩佛像雕工精細莊嚴。繞茼x院而行,見一台階,拾級而上,內裡另1英呎左右高的台,蓋以金色的布,上面擺滿各類的鮮花,這便是上面所說的當年佛盤坐的金剛座,這裹便是成道的地方。旁邊有一棵大畢缽羅樹,即現稱之菩提樹。現在的樹只有百多年歷史,是該樹的後代而已。在大覺塔寺園內,建有很多大小不同形狀的塔。環顧園內周圍,有很多不同國籍精進的修行人,在那裡進行不同形式的修行,如五體投地、誦經、靜坐等。

晚上餐後自由活動,我們一班團友相約再到大覺寺供燈,只見整個場地變得更莊嚴,點點光晒滿整個場地。我們點起洋燭,緩緩的前進,在那清靜和諧的月色,微風吹動下,一時間已把內心的塵埃掃走了。供燈之後,離開寺院,各自返回酒店,寺院距離酒店,步行只需 15 分鐘左石。沿路上有很多商店,有賣布匹、菲林、洋燭和一些日常用品。一路上還有些小孩于在討錢,年紀稍大的還與我們交談起來。
大覺寺 圖片
五體投地拜佛 大覺塔寺-合十 大覺塔寺-園內尖塔a 大覺塔寺-園內尖塔b 大覺塔寺-牆身佛像b 大覺寺-a
大覺寺-b 大覺寺-c 大覺寺-d 大覺寺-佛塔1  大覺寺-佛塔2 大覺寺-佛腳印
大覺寺-入口1  大覺寺-合十 大覺寺-園內尖塔a  大覺寺-園內尖塔b 大覺寺-牆身佛像 大覺寺-繞念佛號
大覺寺-金剛座-a 大覺寺-金剛座-b 大覺寺-金剛座-c 大覺寺入口2 尼連禪河-白牛 尼連禪河1
無憂樹1 牧羊女供養牛乳處 目瞋鄰陀龍湖-a 目瞋鄰陀龍湖-a 菩提迦耶-供僧-a 菩提迦耶-供僧-b
菩提迦耶-供僧-c 菩提迦耶-供僧-d 菩提迦耶-供僧-e 菩提迦耶-供僧-f 菩提迦耶-供僧-g 菩提迦耶-供僧-h
菩提迦耶-供僧-i 菩提迦耶-供僧-團友進食午餐 菩提迦耶-供小沙彌 菩提迦耶-大覺塔寺之塔 菩提迦耶-大覺塔寺佛像 菩提迦耶-大覺塔寺供燈
菩提迦耶-大覺塔寺供燈b 菩提迦耶-大覺寺1        

1999 年 2 月 26 日

2 月 26 日早上 9 時 15 分起程,整天要在旅遊車渡過。途中在一間寫上旅店招牌的小館子吃午飯,外型一點都不像旅店,三層高的樓房,第一、二層已用來做了進食的地方,第三層是否用來租給旅客住就不得而知了。旅店非常細小,約兩舖位,正門是開放式的煮食地方,衛生方面很差,所有售賣的食物都沒有蓋上蓋子,蒼蠅、蚊子只管飛來飛去。我們的食物幸好是即弄好即吃,否則我們還是餓看肚子上車為妙。於飯後,車程繼續,途經恆河的一段,沒什麼特別。

晚上 7 時許抵達亞拉亞西,晚餐後我們參觀一地氈廠,從前這間廠是一座皇宮,長廊兩旁有著兩行圓形的柱托看圓拱形的樑,內裡有著皇室的氣氛。我們坐進一個大廳裡,員工以熱烈的態度地供應當地的茶水,甜酸酸的怪好味。跟著是傳統式的印度舞表演,最後推銷他們廠堛漲a氈,這裡除了地氈出售外,還有絲巾及一些工藝品,部份團友亦有所獲,滿載而歸。
亞拉亞西 圖片
亞拉亞西-地毯廠b1 亞拉亞西地毯廠a1 無憂樹

1999 年 2 月 27 日

2 月 27 日是朝聖最後一天,明天開始便到其他地方觀光遊覽。早上 5 時 10 分離開酒店,約 10 分鐘車程,便抵達一條大街,下車後先走一段路,再穿過一些小街,約 7 分鐘路程,便到達一條被印度教視為神聖的恆河。沿岸有很多小孩捧著一的鮮花,船仔浮燈,五彩十色的顏料,追著我們叫買,我和一部份團友都買了船仔浮燈,準備在上船後待放,我們只管入鄉隨俗,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我們走下梯級,僱了 3 艘船,順看恆河岸邊航行。不多久,遠處浮現一線曙光,劃破了黑夜的長空,太陽慢慢地從遠處的山邊升起來。當整個日出浮現在我們眼前的一剎那間,整個河面程現一片金黃,煞是迷人可愛。我們放下的小船浮燈,一閃一閃的在平靜的水面,襯托看那醉人的金色河面,景色動人之處並不是一般筆墨所能形容。我們謀殺了不少菲林,可人的情景消失於瞬息間,天空一片發白,雀鳥在河面慢慢地飛翔。這時我們清楚看到河邊有很多人正在沐浴及洗衣。對於印度教徒來說,能夠在這河裡沐浴,將來便得升天,能夠飲到這河裡的水,便會帶來好運。如他們死後亦希望他們的骨灰能夠洒到河裡去。船慢慢駛近一處岸邊,那裡擺著幾座用薪木搭成的火葬臺,屍體是用布裹看。聽說這個火葬場一年到晚,不分日夜地燃燒荂A等候火化的屍體之多始終沒法燒完。船繼續朝著對岸駛去,我們並沒有上岸,只覺水清見沙,沙粒細,恆河沙數,就現眼前。很多團友早有準備,帶了瓶子在較淺水處,載了很多沙粒,帶返港作為紀念。沿途航行,我們的幾條船都給些販買紀念品小艇左右圍看,契而不拾直至回岸。

登岸的地方是葬場附近,我們穿過一條很長的街道,那堳D常骯髒,有人糞、牛糞隨街都是,通道非常狹窄,約 1 公尺多闊,聽說這區有幾百條類似的街道,這已是大街了。有時迎面跑來一隻大白牛,其把我嚇得不知所措,我挨著牆邊,閉看呼吸等牠走過,避免給牠碰到。在這裡走過的男女,橫衝直撞,沒有禮貌,就算把你撞倒,也不顧而去,不知他們那麼匆忙為了什麼原故。街道兩旁滿是商店和神廟,在這些街道上走,不能拍攝或見到任何攝影器材在身,否則是非常麻煩,因為這裡全是印度教的地方,什麼神都有,外教是極之不受歡迎。如你想進入某些神廟參觀,如妳是外教徒,便會有幾個兇神惡殺的人把你轟出去。所以在這些街道上走,要特別小心。經過這些街道,我只是在外邊走邊窺看廟裡的情形。廟宇之多不可勝數,其是大開眼界。既神秘又吸引,看到很多形形式式的神像,有似獸類,有似禽類,如可進內觀看,有如進入一個神話世界,目不暇給。擺買的商店,賣著些拜神的供品,如鮮花、器皿、顏料等。他們喜將顏料往身上、臉上塗。我們經過大半小時競走,好不容易才走出真正的大街上去。路上有很多像人力車約三輪車在找客,我們並沒有停下腳步,盡快跑回車上去,返回酒店吃早餐。

鹿野苑(Sipatana)是我們今次朝聖最後一站,是佛陀初轉法輪的地方:為五比丘說四聖諦後再說八正道;他們立時證得阿羅漢果。五比丘是佛陀出家前的五位隨從:憍陳如、阿拾婆誓、摩訶跋提、摩男俱利、十力迦葉。

鹿野苑裡的初轉法輪紀念塔(Sarnath)亦名法眼塔,近著塔的入口處,是圓筒形設計,升上下兩層,牆身是用磚石建造,下層牆身雕出各種不同的圖案,牆上有 8 個石壁分佈八方。另有一紀念性的塔,名五比丘迎佛塔,現在已傾圮似一座小山丘在上面,近代建了一座六角形的小塔,只見塔門前一摺合式的閘門已上了鎖,不得其門而進。

鹿野苑園地很寬大,可惜除了以上兩塔外,其餘的已經破爛不堪,只見牆腳的範圍而見不到建築物的本來面目。如佛所說世間上沒有一樣東西是可以常住的,下午離瓦拉亞西,乘內陸機往印度首都新德里。
鹿野苑/亞拉亞西-琲e 圖片
鹿野苑-法眼塔 (初轉法輪紀念塔) 1 鹿野苑-法眼塔 (初轉法輪紀念塔)2 鹿野苑-法眼塔 (初轉法輪紀念塔) 3 鹿野苑-法眼塔 (初轉法輪紀念塔) 4 鹿野苑 a 鹿野苑 b
五比丘迎佛塔 亞拉亞西-取琲e沙 亞拉亞西-琲e- a 亞拉亞西-琲e- b 亞拉亞西-琲e- c 亞拉亞西-琲e-日出 a
亞拉亞西-琲e-日出 a 亞拉亞西-琲e-日出 b1 亞拉亞西-琲e-日出 c 亞拉亞西-琲e-碼頭 亞拉亞西-琲e-附近街道1 亞拉亞西-琲e岸建築
亞拉亞西-琲e游 亞拉亞西-琲e畔 - a 亞拉亞西-琲e畔 - b 亞拉亞西-琲e畔-登船處 亞拉亞西-琲e畔 c 亞拉亞西-琲e畔 e
亞拉亞西-琲e畔 d 琲e-畔邊 a 琲e-畔邊 b 琲e 鹿野苑 c  

1999 年 2 月 28 日

2 月 28 日上午乘車前往亞加(Hgra),下午參觀泰姬陵(The Taj Mahal),這座陵墓是回教第五世皇帝,沙加罕(Emperor Shah Johan)為第三任妻子慕泰瑪哈(Mumtaz Mahal)逝世而建。他深愛這位妻子,曾誓言以後不會再娶,他與瑪哈共同生活 19 年,生活美滿,一共生下 14 名子女。很不幸瑪哈很早便逝世了。為了紀念這位妃子,不惜犧生了國家的財富,人民的勞力。經過 22 年的時間,才建成這所陵墓。陵墓非常龐大,是用白玉石建造,圖案是用七彩寶石鑲嵌,精工細琢,極盡奢華。陵前有一條長廊,沿看長廊有一水池。在他的舊皇宮裡,只要方向對看泰姬陵,任何一個房間,廳堂都可以看到這個陵墓。因他過著太奢華的生活,他的太子便反起來將他軟禁了。
泰姬陵 圖片
印度教廟- 象神1 泰姬陵 a 泰姬陵 b

1999 年 3 月 1 日

3 月 1 日上午參觀新皇宮,皇宮場地非常大,牆身是用紅砂石建造而成,每一柱一樑都經過深思的設計,想不到這廣大的皇宮只化費 1 年多的時間興建而成,城牆非常之廣,連綿不輟圍繞著皇宮。

下午參觀舊皇宮,以上亦略有提及,舊皇宮設計非常豪華,以白雲石為主,沙加罕被禁固的房間,亦能看見泰姬陵。雖然這皇宮已有 300 多年歷史,但設備很先進,像花園裡的花草,當時已有自動晒水設備了。3 月 2 日,今天是印度一年堥鉹中@個節日,名叫(Holi Festival)每在印度新一個月,都會全國休息而慶祝。這個節日有說紅包日(Red Pocket Day),有說彩色日(Colors Day)。他們慶祝的時間是有限制的,上午11 時至下午 2 時止。所有商店,辦公廳、學校都休息。因此我們在這段時間是自由活動。師父及幾位團友與我被旅遊協會(Traveler Agence)邀請到他的假日會去參加一個派對,名音樂會派對,在途中經常見到很多成群結隊的青少年男女,臉上和身上都給塗上顏色,手上拿著彩色的顏料,見到路上的途人,不論認識與否互相追逐塗抹。我們等人亦難避免被塗至滿臉彩色正所謂入鄉隨俗。到達會場,佈置簡單而隆重,會內負責人員熱情招待,有歌舞為我們助慶。正式活動 10 時才正式開始,有自助茶點供應,嘉賓亦續漸進場。青少年門拿看彩色顏料四處向人臉上塗以顏色,他們亦欣然接受。11 時許我們帶看愉快的心情,離開那熱鬧的場地。

午餐過後便是市內觀光,我們只是走馬看花在外觀看一些旅遊景點。如印度的總統府,一皓似巴黎凱旋門的印度門,和一些印度重要的機關大樓,不小得參觀印度國父的甘地陵,其實是紀念甘地的一個公園。最後我們參兩個旅遊點。一個是加德古塔,另一個是珍美馬士捷廟。加德古塔建於 12 世紀,印度回教王朝時代。高約 72.5 公尺,呈圓錐形多層的建物。鄰近便是珍美馬士捷廟,該廟本是回教神殿,面積相當大,廟內破爛不堪,在遺留下來的痕跡看,但難以掩蓋這廟當年是曾經顯赫過一時。建築物是用紅砂建造,牆上刻上很多亞拉文字和圖案,遊罷神廟,亦是我們旅程最後一站,晚上我們乘搭印度航空踏上歸途。

整個旅程,總叫人有點難忘,我們大部份接觸到的地方、並不是一般遊覽名勝之地,而是想去認識之聖地,經過 2,000 多年的天災人禍,眼前只是敗瓦頹垣,廢墟一片,真教人有點唏噓。正如釋迦牟尼佛說:「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經過考古學者的推敲,遺留下來的殘蹟,當時是有虓必{代化的教育和環境,真教現代人有望塵莫及之感。為了尊敬我們的一代導師,佛陀曾觸及之地,我們在暢懷法師帶領下禮佛三拜,如環境可話,我們會念佛號繞行 3 圈。雖然行程好像曇花一現,一剎而過,但已留下深刻的印象。
紅堡 圖片
紅堡-a 紅堡-b 紅堡-c 紅堡-d 紅堡議會

1999 年 3 月 2 日

 
3 月 2 日 圖片
印度街景 a 印度街景 b 印度街景 c 印度街景d 印度街景 e 印度街景 f
印度街景 g 印度街景 h 印度街景 i 印度街景 j 印度街景 k 旅遊協會彩色日派對a
旅遊協會彩色日派對 b 旅遊協會彩色日派對 c 旅遊協會彩色日派對 d 旅遊協會彩色日派對 e 旅遊協會彩色日派對 f 旅遊協會彩色日派對 g
旅遊協會彩色日派對 h 旅遊協會彩色日派對 i 甘地陵墓 甘地陵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