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永明延壽之思想內容
第三節 唯心淨土、禪淨雙修
本節討論分三:一曰淨土宗旨要,二曰禪與淨土思想比較,三曰透禪修淨、唯心淨土之義。
一、淨土宗旨要
淨土,與穢士對稱。一般稱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為淨土,稱吾人所居之娑婆世界為穢土。凡事不離因果,應生淨土穢土,皆由修持而得。生前循此種方法熏修,死後可生彼方淨土,此名淨土法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及《往生論》,稱為淨土法門三經一論。此外如善導大師之《觀經疏》、《玄義分》、《序分義》、《定善義》、《敬善義、《往生禮讚、《法事讚、《般身讚》、《觀念法門》。曇鸞大師之《往生論註》、道綽禪師之《安樂集》,以及華嚴、法華等經,起信寶性等論,亦為所據之書,皆屬淨土典籍。
淨土,本不止於西方。法華經云:「十方淨土,隨願往生。」慧遠,始倡修西方淨土。後曇鸞法師倡三經一論應之。《觀無量壽經》的禪觀次第,觀彌陀佛之依正莊嚴,發願迴向,共為十六觀。初觀落日,即以落日為曼荼羅,從此觀成就極樂世界之依正莊嚴。第八為無量壽佛「像想」(總觀佛相);第九為遍觀一切色想,即從觀色身相好,而進觀佛心慈悲功德法身。因而發展出其後之「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及「實相念佛」。他經亦有證明,如《大寶積經》,佛本因中,為大精進菩薩,因觀像念佛,而得普光三昧。《觀佛三昧海經》,佛為父王說白毫觀。《坐禪三昧經》說若求佛道入禪,先當念佛生身。《文殊般若經》、《華嚴經》、《占察經》等,倡實相念佛,謂觀自身及一切佛。
漢魏晉間之念佛,就是修禪,故有念佛禪之稱。不過依教修禪者,初俱為安般禪及五門禪,而念佛禪之興則較後期。淨土宗之禪觀行,分遵四經,述之如次:
一、《觀無量壽經》:此經為淨土三經之一,有三品往生、九品往生之說。淨士為大乘特法,本經謂五逆十惡之人,若能回心向善,也能下品往生,臨終十念,歸向彌陀,攝機廣大。
二、《般舟三昧經》:此經法門,著重自力禪觀,雖有阿彌陀佛之願力,仍要行者得念佛三昧,見佛才能決定往生。
三、《無量壽經》:此經雖重在「臨壽終時」,但仍須先見佛,始能往生。如欲見佛,必須觀佛。觀佛即為禪觀行。
四、《除蓋障菩薩所問經》:此經謂「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生清淨諸佛剎土」,十法之中,其一即為禪定。
念佛與稱名,於經中本為各別二事,淨宗大德卻合之為一。念佛便是禪觀,便是念佛三昧。早期淨土與禪關係已深,後來延壽禪淨合修之論,固其來有自矣!
以上論淨土宗之禪觀行;以下論稱名念佛。
淨土宗自唐代善導倡說「不必禪觀,即可往生」之後,四種念佛,惟傳一種,曰稱名念佛。淨土理論,至此已達他力之極致。念佛行者皆信專念持名,即能感應彌陀接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
十方諸佛,憐念眾生,如母憶子。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成為接引初機最易入手之方便法門。
據《無量壽經》所載。阿彌陀佛未成佛前,於世自在王佛前,發四十八願,其中第十八、十九、二十三願,範圍最廣,普利眾生。其願云:
設我成佛,十方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稱我名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誓不成佛,惟除五逆謗法之人。
設我成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習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誓不成佛。
設我成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誓不成佛。
佛發願,其願心生一力量,專門吸引十方世界念佛眾生。吾人念佛,願生極樂,其願亦生一力量,與佛願相應,此即感應道交,歸於淨土。
往生淨土,必先厭娑婆苦,欣淨土樂。《彌陀經》云:娑婆是「五濁惡世」(註(76)),世間成、住壞、空,人生苦、空、無常、不淨。《彌陀經》之極樂世界,則是金沙布地、七寶樓閣、重重欄楯,寶樹成行、七寶為池,與八功德水相輝映,和風輕拂,百鳥齊鳴,同演法音,眾生聞之,自生感念三寶之心(註(77))。故善導大師云:「大眾同心厭三界,三途永絕願無名,乘佛願力方,念佛慈恩常頂戴。」
至往生資糧,日信願行。先述信,彌陀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註(78))佛陀乃親證諸法實相之智者覺者,《彌陀經》又云:「汝等皆當信受我語」。次述願,經云:「應當發願,願生彼國。」(註(79))當懇切誓願,所謂願不堅不生淨土。未說行,經謂行是「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依願起行,專念持佛名號,所謂口念佛名,耳聽佛音,心念不志,直至一心不亂,最後自能蒙佛接引,往生極樂。(註(80))
以上述淨土宗旨要。
二、禪與淨土思想比較
大乘佛法,在中國有四行,曰:禪、淨、律、密。禪律,均為自力;淨密,亦均為他力。中國佛教,始即重行,禪淨雙修,幾為並行雙足,自他並運,直若並飛雙翼。
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超脫言語理論,惟利根上智,始能領悟,故稱之為難行道。淨土念佛法門,全仗不可思議之佛力,至一心不亂,終必蒙佛接引,故稱之為易行道。二者其實殊途同歸:二家同重實踐法門,禪者向內心參究,以達明心見性,淨宗雖仰仗他力,亦要篤行念佛,方得往生。其次,二家同為不重文字之法門,禪宗不立文字,以心傳心;淨土雖依三經一論,但只憑信願持名,即可往生,並不重知解。二家最終目的,亦無非令眾生還證本來面目而已,故禪淨實相即相入、互攝互融。
世人聞說淨土法乃從有入門道、禪法乃從無門入道,遂以淨為有,以禪為無,此為絕大錯誤。禪是平空乘法,萬法空時,真體自見,因其開始即單刀直入,無有萬法,故謂之從無門入也。淨是先統萬念為一念,然後再就一念,觀其生起之處,並此一念而化之,即能了悟真如,立見一法不生之自體,因其先有念故,故謂之從有門入也。二者最終仍是融會一起。
隋唐以降,禪宗淨土,互不相容。慧能反對念佛曰: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註(81))。
趙州云:「佛之一字,吾不喜聞」;「念佛一聲,要漱口三日」。照禪門規矩,誰念佛一聲,要罰挑水洗禪堂,直以醍醐為砒霜矣!惟度其用意,無非恐門下心慮不純,見異思遷,以致兩俱無成,故不得不觚排異己,存其本宗。此種舉動,謂為苦心則可,謂為狹窄,恐非禪門知己矣!
故曰習禪當修淨土,修淨土亦當習禪。其意云何?《方倫禪話》云:
習禪兼念佛,猶如寄雙掛號信,多加一層保障。
學人修淨土時,欣淨厭穢,離苦求樂,此是生活問題,由往生至成佛,中間三大阿僧祇劫之托身處所,此是歸宿問題。行者若尚有一分習氣未盡,則尚有生處,既有生處設因地上,不與任何佛有緣,得其護攝,則決不生佛國。不生佛國,便落六道,所以習禪不修淨是極其危險之舉。(註(82))
須知念佛至妄情盡遣,惟餘一佛時,便達一心不亂境界。再續念至能所渾忘,依正消失時,一真法界便宛爾現前,此時之心念,即為無欠無餘之無上深妙禪,故淨土通禪,並行不悖,且相得益彰,惟智者能解耳。
又修淨云何當習禪者,念佛為定學,禪那為慧學。既然淨土通禪,不至無慧。但總是定多慧少,何況淨土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者。鈍根劣人智之流,並不真解佛法,縱得接引往生,只因未悟實相故,生品不高,尚須於極樂國費時漸修慧業。今若定慧均等,雙輪齊運,不多費功,可證大果。以是理由,故修淨亦當習禪也。
末論禪淨合修法門。
禪淨雙修,立說有二:一曰念佛念至無念而念,念而無念,可見自性彌陀,成就唯心淨土。二曰既或不然,必可乘願力以往生,花開見佛,立證菩提。今專言調和之修法,先當明乎《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節云: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詮(83))此云念佛入門之法、念佛成果及說念佛成果及說念佛最高方法、淨念與淨土之關係,明乎此,而後禪淨雙修之事與理、於以完備。
第一、方法:分念與憶之二途,皆為定止之學。念又分為持名與默念二門。修習淨土行者,此心執持阿彌陀佛名號,口誦心惟,耳聞眼觀,念念無間,專此一念。用功既久,默然在心,雖不著意起念,而自然在念。此時念佛之念,為獨頭意識發起作用,第六意識,仍在波動。必須收攝六根,歸此一念,意識不行,專一真純,此念佛法門之要髓也。至憶者,與念有別,念猶是粗,憶則為細,念是第六意識在用,憶則此之種子,已種於八識田中,根深蒂固,如母憶子。依法深入,忽爾開發,脫焉如忘.則花開見佛耳。
第二、念佛成果:以淨土為極則,淨土又分二門:一曰唯心淨土門、二曰實有淨土門,皆為觀慧之學。心開念寂,無物無心,離諸二邊,了了分明,此時唯心淨土,不待他求,穢土立淨,無不自在。此心淨土現前,與十方如來接法性流矣。且復知有實在國土之存在,欲願往生。
第三、最高淨土方法:修習行人,必須不稍放逸,莫自得少為足。於一切時、一切處,收攝六根,不使外馳,保前淨念,心心無間,長住淨土之境,入三摩地。
此義既明,則知參禪與念佛能調和矣。南懷瑾先生析之曰:
若念佛人,持現前一念,往生淨土,則念佛參禪,於此分途。若念佛與參禪,無論提一句話頭,或持一句佛號,但於一念過去,後念未起,此之中問,一覷覷定,即二者同途,了無差別;所謂前念已滅,滅不追住,後念未生,未生不引,當前一念,既前不著邊,後不落際,當下即空;此之境界,在淨土為唯心淨念之開端,在參禪為三際斷空,明見此心之初曙。到此無論參禪或念佛,即心即佛之事理,於是可明,然尚未盡其妙;以佛具如來藏全體之大用,若止於此境,猶為小果所詮;參禪者,若以於此境,猶為小果所詮;參禪者若以此為至,更無餘事,無怪其不知如來藏中,妙有願力之全體功能也;念佛者,止守此淨心一念,不知如來藏中之大機大用,無怪其不識法界無邊,頭頭是道。(註(84))
其理至為明晰。又金聖嘆有《念佛三昧》一文,雖為慧業文人之知見,而皆不隨一般口頭禪語。茲節鈔以收束本節討論:
夫念佛之法,不應先見佛,次作念,正應先念成,次見佛。所以者何?若先見佛,佛是何事?如是名為大妄語人。又既使感應道交,佛或示現,然佛來尋念,佛去久矣。又況能念,正是妄心,妄心何可唐突於佛所謂先念成,次見佛者,念是實,佛是假。菩薩以本際為念,而以妄心為佛。(註(85))
以上明禪淨同異、二者相資;末示禪淨合修法門,正為延壽禪淨雙修學說之張本。
(待續)
註釋:
(76)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續法阿彌陀經略註(頁三三)
(77)續法:《阿彌陀經略註》(頁一二至七)
(78)續法:《阿彌陀經略註》(頁一○)
(79)續法:《阿彌陀經略註》(頁二一)
(81)續法:《阿彌陀經略註》目(頁二一)
(82)唐慧能說法海錄:《六祖法寶壇經疑問品》第三(頁三二)
(83)方倫:《禪話與淨話》(頁一七)
(84)房融:《大佛頂首楞嚴經易讀》卷五(頁三○)
(85)南懷瑾:《禪海徵引》(頁一六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