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青活動點滴 香港佛青通訊 紐西蘭佛青通訊 活動地點說明
往首頁 佛教青年協會簡介
聯絡我們
雷音庫
法師開示篇
學術篇
福智學苑
佛經故事
金口玉言
史蹟篇
閒情篇
特稿
佛青活動點滴
雷音過去期刊
   

史蹟篇
永明延壽思想之研究 施仲謀

第四章 永明延壽之思想內容

第一節 祖佛同詮、禪教一致

三•祖佛同詮之義

  延壽關於禪教統一的思想來自宗密,因而他就從「頓悟」「圓修」上立論。頓為南宗所特別提倡,圓則指華嚴教而言,以南宗的頓悟和華嚴的圓修結合起來,就成了延壽全部議論的基礎。(註(28))

  呂澂此論,允為精當。圭峰宗密,尊為華嚴五祖,又為荷澤傳人。宗密初傳承荷澤宗禪法,精研圓覺經,後又從澄觀學華嚴,從而融會教禪盛倡教禪一致之論。

  宗密之主要思想,乃繼承智儼以後之性起說。其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一中,根據大乘起信論一心二門之說,認為一真法界有性起,緣起二門。性起乃謂一真法界之體性,全體起為迷悟、染淨、情非情一切諸法。一真法界之體性,湛然靈明,全體即用;故法常為萬法,法常自寂然。寂然乃全萬法之寂然,此與虛空、斷空不同。萬法乃全寂然之萬法,亦不同於遍計倒見定相之物體。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全是性起,法性之外遂更無別法。故諸佛與眾生交徹,淨土與穢土融通。法法皆彼此互收,塵塵悉包含世界。相即相入,重重無盡。至於緣起,有染緣起,淨緣起。染緣起又有無始根本,展轉枝末。無始根本謂獨頭無明,有迷真及執妄。展轉枝末亦有惑、業、苦分別。淨緣起有分淨、圓淨。分淨又有聲聞、緣覺、權教六度菩薩。圓淨也有頓悟及漸修。頓悟謂圓機聽聞圓教,了知一切眾生皆如來藏,煩惱生死即是菩提涅槃。漸修謂已經頓悟,更為斷盡多劫顛倒妄執之習氣而修行。此又有離過成德,顯發性上塵沙功德妙用,即與展轉枝末之三障相對。總之,淨緣起門對治染緣起門以與性起門相合。

  宗密思想立另一特點,即為教禪一致論。彼集各家所述詮表禪門根源道理之文字偈句,成禪源諸詮集。今全書已佚,都序尚存,於此可見其禪教一致之理論。彼謂佛說頓教,漸教,禪開頓門、漸門,二教、二門各相符契。又謂一部大藏,包含三教,禪門言教,惟只三宗,而此三教三宗,亦相符合。禪之三宗:一為息妄修心宗。謂眾生雖本具佛性,但為無始無明覆蔽,不知不見,必依師言教,背境觀心,息滅妄念,念盡即覺悟,無所不知。如南侁(智侁)北秀(神秀)保唐(益州保唐寺無住)、宣什(南山念佛禪門)等之門下屬此。二為泯滅無寄宗。謂一切凡聖等法,如同夢幻,都無所有,本來空寂,非今始無,無法可執,無佛可作,凡有所作,皆是虛妄。如此了達本來無事,心無所寄,免於顛倒,稱為解脫。從石頭希遷,牛頭法融至徑山道欽,莫不提示此理。三為直顯心性宗。謂一切諸法,惟是真性,無相無為,其體非凡聖,因果、善惡等法,而即體之用,能造作凡聖,色相等法。此指洪州荷澤等宗是。

  次述教之三種。一為密意依性說相教。謂佛見三界六道眾生,迷其真性,無別自體;惟鈍根者難卒然開悟,隨其境相,說法漸度。此又分三:一曰人天因果教,說善惡業報,令知因果不差。其二曰說斷惑滅苦教,說三界皆苦,令斷集、修道、證滅。其三曰將識破境教,說前所說之境相,惟眾生無始以來法爾具有之藏識等八種所變觀。此教了知外境皆空,故只息我法之妄,修唯識之心,與禪三宗之息妄修心宗相合。二為密意破相顯性教,謂所變之境,能變之識,皆是虛妄。與禪三宗中泯絕無寄宗相合。三為顯示真心即性教。謂一切眾生皆有空寂真心,無始本來性自清淨,靈知不昧,與禪三宗中直顯心性宗相合。宗密以三教配對三宗,並結論曰:
  三教三宗是一味法,故須先約三種佛教證三種禪心,然後禪教雙志,心佛俱寂。俱寂即念念皆佛,無一念而非佛心。雙志即句句皆禪,無一句而非禪教。(註(29))

  宗密云:「一切眾生,皆有空寂真心,無始本來,性自清淨,明明不昧。了了常知,盡未來際,常住不滅,名為佛性,亦名如來藏,亦名心地,達摩所傳,是此心也。」(註(30))推靈知之心,以為本源,受荷澤禪法(主知為眾妙之門)影響之深,可不待言。永明延壽云:「釋迦出世,為一大事因緣,開眾生心中 佛之知見。達摩西來,唯以心傳心。今但悟心,自覺覺他,已諧本願。」(註(31))

  其論祖佛同詮,受宗密影響,固無疑也。

  以上討論宗密禪教一致論之主張及影響,作為本部分之前提。以下為本論部分。

  佛入滅後,迦葉傳佛心印衣缽,為禪宗初祖,嗣後輾轉相傳,至達摩來華,傳付禪法,因鑑於中國學佛者,多在文字上尋活計,致迷指失月,故不立文字,直指心源。其不立文字者,並非排斥文字,不過不執著文字耳。觀初祖迦葉,於佛滅度後,惟以結集三藏,為當務之急,嗣復傳法於多聞第一之阿難,迨後達摩東來,傳心印於精通內典之慧可,並以楞伽四卷為證。六祖雖示現不識文字,符禪宗真旨,然猶以金剛經為主,印契無住生心。讚歎摩訶般若,至若馬鳴龍樹,以祖師兼論主。永明禪師,著宗鏡錄一百卷等,皆欲以有字說無字,啟悟後人,於爾可見禪宗之於文字矣。平心而論,禪為佛心,教為佛口,心口一源,相資為用,豈容勝負於其間?彼入主出奴者,徒見其法相未融,橫生分別耳。

  五代之末,禪分五家,或則「不看古教」,只憑臆測,或則「亂有引證」,不符教義。清涼文益對教素有研究,以為今人看經,心中煩惱,但要免除煩惱,惟取認真閱經之一途。(註(32))宗門十規論中第八論,文益針對「不通教典,亂有引證」之現象,認為「凡欲舉揚宗乘,援引教法」,惟「須是先明佛意,次契祖心,然後可舉而行,校量疏密。」(註(33)此為視教之正確態度。文益此一精神,經其門下天臺德韶再傳永明延壽,得到更大發揚。

  當時一般禪師通行風氣,乃把「玄學」(禪)正格視為「一切無著,放曠任緣」,認為以此態度,由「無作無修」而達到「自然會通」。延壽不以為然,認為流於空疏。若對教漠不關心,只憑己見,不出「守愚」、「暗證」範圍,未免「貽誤後學」(註(34))延壽當時乃召集慈恩、賢首、天臺三家,「分居博覽,互相質疑」,最終「以心宗之衡准平之」,不但融合諸家對教之不同說法,亦統一禪與教。

  禪家排斥經教,延壽設問答以疏通之:

  若欲明宗,只合純提祖意,何用兼引諸佛菩薩言教以為指南?……答:從上非是一向不許看教,恐慮不詳佛語,隨文生解,失於佛意,……直了佛心,又有何過?只如藥山和尚一生看大涅槃經,手不釋卷,……且如西天上代二十八祖,此土六祖,乃至洪州馬大師及南陽忠國師、鵝湖大義禪師,思空山本淨禪師,並博通經論,圓悟自心,所有示徒皆引誠證,終不出自胸臆,妄有指陳。(註(35))

  延壽深信華嚴圓教,其於禪之理解,與清涼圭峰等復有不同,壽之宗旨,可稱為華嚴禪。其排斥暗證禪師語云:

  近代或有濫參禪門,不得旨者,相承不信即心即佛之言,判為是教乘所說,未得幽玄,我自有宗門向上事在,唯重非心非佛之說,並是指鹿作馬,期悟遭迷,指影是真,以病為法,只要門風緊竣,問答尖新,發狂慧而守痴禪,迷方便違宗旨,立格量而據道理,猶入假之金,存規矩而定邊隅,如添水之乳。(註(36))

  延壽強調「經是佛語,禪是佛意,諸佛心口,必不相違。」「所以,凡稱知識,法爾須明佛語印可自心;若不與了義一乘圓教相應,設證聖果,亦非究竟。」延壽因而得出結論:「祖標禪理,傳默契之正宗;佛演教門,立詮下之大旨,則前學所稟,後學有歸。」(註(37))明確提出禪教兼重之主張。延壽高倡祖佛同詮一心法,宗鏡錄云:

  此一心法,理事圓備,是大悲父、般若母、法寶藏、萬行原,……是以若了自心,頓成佛慧,可謂,會百川為一濕,搏眾塵為一凡,融鐶釧為一金,變酥酪為一味,如華嚴經頌云:不能了自心,焉能知佛慧。(註(38))

  延壽所主之禪教統一,當時所說之禪,除禪宗之禪而外,兼有各派所講止觀,惟延壽以達摩禪為準。又當時所說之教,乃指以天臺、華嚴、唯識三家為主,惟延壽以華嚴為首。法眼門風,禪尊達摩,教尊賢首,此亦延壽禪教統一所由也。宗密即定教於華嚴,定禪於禪宗,其禪源諸詮集都序述本書編纂之法,采集各家異說,總計亦達百卷,可見內容與規模俱類似宗鏡錄,延壽此集,殆欲繼承宗密之作乎?

  宗鏡錄云:「凡稱知識,法爾須明佛語,印可自心。若不與了義一乘相應,設證聖果,亦非究竟。」其引證佛語,即用以印證已說之是否正確,此亦其崇拜華嚴之原因。因就教言,華嚴乃了義、一乘,最究竟。其引證歷代祖師語錄,即用以證明一己看法。其引用南陽慧忠語「禪宗法者,應依佛語一乘了義,契取本原心地,轉相授受,與佛道通。」即以教發明心地,自然與佛道相通。「縱依師匠,領受宗旨,若與了義教相應,即可依行,若不了義教,互不相許。」(註(39))謂師徒授受亦以教為準。若與教不符,師徒可互不承認。由此證明,延壽所主祖佛同詮、禪教一致之主張;而教更被置於首要地位。

第二節 融會性相、立心為宗

  本節討論分三:一曰華嚴哲學精義,二曰萬善同歸集旨要,三曰會相歸性、旨歸一心之義。

一、華嚴哲學精義

  救度眾生,佛之本懷。眾生煩惱,千差萬別,佛應病與藥,法門無量無邊。於眾多法門中,釋迦初演妙法,為法界緣起門,此開示佛大悟境界之直接法門。此初轉法輪乃現傳大方廣佛華嚴經。根據此經所立宗派,是名華嚴宗。

  歷代祖師,研究整個佛教,從廣繁經典之中,理出完整體系,統一佛教內容,名為判教論。

  賢首大師之判教,可列表解如左:

華嚴宗之判教
■ 隨他意門之判教
 • 權實之判釋
 • 四宗之判釋
■ 隨自意門之判教
 • 絕對之判教 — 同別二教判
 • 相待之判教 — 五教十宗判
 • 待絕合論之判教 — 本末二教判

  上表之中,隨他意門之判教,只舉出別宗判教而已,華嚴本身判教三者之中,今特述五教十宗判。

  賢首大師五教十宗判,五教乃就能詮之法義所分,十宗乃約所詮之理趣所分,前者依斷障得果等差別而立,後者依所宗之理趣而設。五教十宗判,可列表解如下:

五教
愚法小乘教 我法俱有宗
法有我無宗
法無去來宗
現通假實宗
俗妄真實宗
諸法但名宗
十宗
大乘始教 — 一切皆空宗
大乘終教 — 真德不空宗
大乘頓教 — 相想俱絕宗
一乘圓教 — 圓明具德宗

  華嚴十玄六相之世界觀,圓融無礙之菩薩行,以及一切一乘三乘等教法,俱從海印三昧甚深原理而來。禪宗乃從拈花微笑流傳到祖師禪之以心傳心法門,惟不管其為祖師禪、止觀禪、瑜伽禪、乃至如來禪等,究竟不出佛海印定中之境界。不立文字乃謂佛法超越文字,圓融無礙,不著教相。惟華嚴卻以文字經教,表現最難把捉之道理,以理傳法,教內正傳,確立有經有論有禪有信有解有證之佛教根本宗。華嚴乃最高之禪,比禪宗更為根本。密宗之「秘密莊嚴之世界」、「六大體大說」、「三密莊嚴說」俱為華嚴思想之部分而已。淨土信仰原理,亦從華嚴原理而來。法華之無量義處三昧,然「一念三千」與「十玄六相」比較而言,前者以「主觀之修性論」見長,後者以「客觀之法界圓融」為其特色。論者有云:華嚴宗屬哲學性之宗派,天臺宗屬宗教性之宗派。殆亦不無道理!

  以下討論華嚴之宇宙觀。

  華嚴宗對宇宙萬象之看法,乃采「法界無盡緣起論」,其根本原理為「圓融無礙論」,此由佛海印定中所示「事事無礙論」而來。此種「現象絕對論」,既非一元,亦非二元、多元,乃一種無心之心,名之曰「一真法界論」。乃如實知見之一心宇宙論。一真法界之義相,可分四種法界:事法界(現象界)理法界(本體界)、理事無礙法界(現象本體相即界)、事事無礙法界(現象圓融界)。四種世界,大意如左:

一、 事法界:森羅萬象,華嚴一乘圓教析之為十對,以統一一切事法,此十玄緣起所依之體事。十對乃指教義、理事、境智、行位、因果、依正、體用、人法、逆順、應感等。十對各隨五教,義門眾多。於一一事物之上,可論到事事無礙之義,故每一事中,各有十對,同時相應,無礙圓融。

二、 理法界: 諸法因緣而生,緣散則萬象歸空,故現象之諸法屬假;真之「實在」乃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之恆存理體。理體之體性乃空寂,離差別相,故曰:「一切皆空」、「八不中道」,此為般若之空始教。由本體界而言,迷悟染淨本無別,生佛本來同一體,一念不生即是佛,一超直入如來地。此為頓教所說之世界。

三、 理事無礙法界:一切現象,皆由理法界流露。離開本體,萬法不能獨存;惟捨現象,亦無理可談。理事正是水波關係,故現象即本體,本體即現象。真如理體,有「不變」及「隨緣」二義,現象假有,實體不變。差
別事相與平等理體乃屬一物之兩面,故曰:「緣生即無性」。

四、 事事無礙法界:現象即本體,本體即現象,一一諸法,皆為實在界現象,舉一塵而盡宇宙,舉一毫而盡法界,全法界可盡攝於一一現象之中。故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諸法相即相入,緣起萬法,此事事無礙之一乘圓教所說之世界。

  要明現象圓融無礙,畢竟不出相即相入二語。此宗以所謂十玄門,申明此理。十玄門有新古之別,至相所立,謂之古十玄。賢首所立,謂之新十玄。古十玄者,華嚴作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一多相容不同門,三、諸法相即自在門,四、因陀羅網境界門,五、微細相容安立門,六、秘密隱顯俱成門,七、諸藏純雜具德門,八、十世隔法異成門,九、唯心迴轉善成門,十、託事顯法生解門。賢首於至相所說十玄,改諸藏純雜具德門為廣狹自在無礙門,又改唯心迴轉善成門為主伴圓明具德門。十玄門內容,諸章疏具在,茲不贅。又諸法得有如是混融無礙,略有十因:一、唯心所現,二、法無定性,三、緣起相由,四、法性融通,五、如幻夢事,六、如影像現,七、因無限量,八、佛果證窮,九、深定大用,十、神通解脫。(註(40))

  十玄緣起事事無礙之法門,由六相圓融之教門成立。無盡緣起之最有力經證為華嚴經十地品中之「六相說」,至相豁然證悟一乘玄旨,賢首於華巖五教章中,更詳述其理。所謂六相者,一、總相。二、別相,三、同相,四、異相,五、成相,六、壞相。關於六相圓融義,有屋舍之譬喻:一屋舍之全體曰總相,組成屋舍之柱樑瓦石曰別相。柱樑瓦石相互協力,共成屋舍而不相違背,謂之同相。樑、柱各有本位,不失其固有差別相,謂之異相。柱樑瓦石,共成屋舍,謂之成相。柱樑瓦石,各守本分,各住自法而不壞,謂之壞相。總即一舍,別即諸緣,同即互不相違,異即諸緣各別,成即諸緣辨果,壞即各住自法。總別、同異、成壞乃由體、相、用立場所分,三位一體,圓融自在,成為法界之大緣起,顯為十玄無礙之相。故六相說為無盡緣起之理由,亦事事無礙之總結論。一切萬法皆具六相義。此微妙境界即由於佛海印定中所顯現出來之世界。

  以下討論海印三昧及一心哲學。

  華嚴宗之佛教觀為一乘圓教論,其宇宙觀為現象圓融論,其人生觀為菩薩圓修論。此圓融無礙之真理,乃從海印三昧而來。原佛陀說法,必先入定,然後說法,如入無量義處三昧而說法華,入等持三昧而說般若,入不動三昧而說涅槃。華嚴經乃海印定中一時炳現之法門。華嚴經賢首品,有如左之文證:

  或現男女種種形,天人龍神阿修羅,隨諸眾生若干身無量行業諸音聲,一切示現無有餘,海印二昧勢力故。

  至海印三昧,賢首大師探玄記卷四云:

  海印者從喻名名,如修羅四兵,列在空中,於大海內,印現其像。菩薩定心。猶如大海,應機現異,如彼兵像。還源觀曰:言海印者,真如本覺也。妄盡心澄萬象齊現,猶如大海因風起浪,若風止息,海水澄清,無象不現。起信論云:無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所以名為海印三昧也。經云: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言一法者,所謂一心也。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唯一真如,故言海印三昧也。

  起信論云:「始覺究竟,唯一本覺,是即大覺。」大覺謂之「一心」。法界緣起之心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妙心。世間事象,分二範疇,一曰主觀之心,一曰客觀之物。一物一法非屬於心,即歸於物,此唯心唯物之論所由據也。佛談緣起,心物皆因緣和合、無有自性、本非實體。心(意識)為生命界中一作用現象而己,心由現行薰習,不斷變動,無有自性,當體即空。一切萬象,生住壞滅,萬法亦無自性體性空寂。

  如此,「心」「物」之體性本「空」,超越言說之「如如」狀態。易言之,「心」「物」之「體」是「空」,其「相」是「如如」,其「用」之究竟曰「靜」,而此等究竟境界皆不可說。再者,心物之體性雖是「空」,惟此空包含一切萬有之空,其內容即為絕對「有」之空。心物之「用」,於靜中有絕對動之內容。物質之究竟為陰陽原子電子之絕對轉動現象,心物之極微內容,乃絕對動之事物。心物之「相」是「如是如是之因緣和合相」。萬有之究竟是「空」,「空」之究竟為絕對之「有」,「空」「有」性質雖不同,但能相即相入,謂之「空有一如」。「動」「靜」性質雖有異,最後能相即相入,謂之「動靜一如」。萬法雖云千差萬別,其究竟處為「如如之相」,是「如是如是之現象。萬法無自性,無實體、無我相,而是幻相。惟心物雖為假之幻相,此「空有一如」、「動靜一如」、「如是如是」之真理為宇宙之本來面目。此「本來面目」顯於宇宙萬物,即成事事無礙(現象圓融)之世界,顯於人生,即成菩薩之圓修,顯於佛教教義,即成一乘之圓教。此「空有一如」、「動靜一如」之本來面目為「圓」融無礙論」之原理,此原理即謂之「一心」。

  延壽融會性相,而重在會相歸性;法眼一系,教禪並重,教尊華嚴,禪尊達摩,立華嚴禪。故於華嚴精義、一心哲學,宜略知其梗概,此本部分之用意也。

(待續)

註釋:
(28)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頁二五三)
(29)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四八、頁三九九)
(30)同上註
(31)宋延壽:宗鏡錄卷二十四(冊二、頁三七三)
(32)唐文益:「今人看古教,不免心中鬧,欲免心中鬧,但知看古教。」問注(26)
(33)同註(16)
(34)宋延壽:宗鏡錄卷二十八(冊二、頁四六六)
(35)宋延壽:宗鏡錄卷一(冊一、頁七至八)
(36)同註(21)
(37)同註(31)
(38)同註(35)
(39)同註(31)
(40)唐法藏:探玄記(大正三五、 頁二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