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青活動點滴 香港佛青通訊 紐西蘭佛青通訊 活動地點說明
往首頁 佛教青年協會簡介
聯絡我們
雷音庫
法師開示篇
學術篇
福智學苑
佛經故事
金口玉言
史蹟篇
閒情篇
特稿
佛青活動點滴
雷音過去期刊
   

閒情篇
福建福州九天朝聖團記趣 定容

二○一四年五月十三日(續上期)

  眾比丘尼在大雄寶殿內帶領團員做晚課後,八時在飯堂內進食,齋菜精緻美味,款式多,團員們都感受到比丘尼們的熱誠款待。庵內共有二十八位比丘尼,袁會長以二千八百元供僧、常住二千二百元和一萬元作辦教育之用。團員與比丘尼們在大雄寶殿前及內拍大合照後,晚上九時三十分,帶著感謝法師們熱情款待的感恩心乘坐旅遊車離開。九時四十分,到好樂迪假日酒店住宿。

二○一四年五月十四日

  上午六時半吃過早餐後,觀宗庵住持智慧法師和多位比丘尼特帶來餅食歡送團員,十分感恩法師們。七時乘坐旅遊車往廈門去,袁會長帶領團員在車上做早課,車程約五個多小時。

  下午十二時二十六分下車到金寶酒樓吃過午飯後,下午一時十五分乘坐旅遊車到達閩南香火最旺盛、規模最大的千年古剎的南普陀寺。南普陀寺位居鷺島名山五老峰南麓,背靠群峰聳秀,林木蓊鬱,洞壑幽深,岩泉清冽,奇石嶙峋,翠映禪苑;前望碧波環擁,海空寥廊,水天一色,開闊胸懷。左享廈門大學,右擁理工學院。俯瞰梵宇琳宮現於雲霧縹緲之間,恍若置身薘來仙閣之上,正所謂:鷺島名山藏古寺,梵宮勝景納遊人。有詩云:「普陀名勝共登臨,排立豐碑翡翠深。巨石觸雲通海氣,幽蘭入座悅禪心。滄桑閱盡山俱古,風月清涼雨又今。此地朋簪容易蓋,嶙峋最上且題襟」。

  清康熙年間,靖海侯施琅將軍收復臺灣後駐軍廈門,一晚夢見「慧日普照」四字,後得知島上有座普照寺,便往寺中住持朝拜,得知住持法號「慧日」甚感驚異,相與交談佛法,言對甚歡。將軍見寺宇年久失修,遂發心重修,增建大悲殿,主供觀音大士,又依據《華嚴經》「於此南方有山,各補怛洛伽,彼有菩薩,各觀自在」的經文,將普照寺改為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是子孫世襲傳承制道場。一九二四年,志存高遠的轉達和尚,將寺院更改為十方選賢的叢林制,推選雲門派會泉法師為首任方丈。會泉方丈翌年于寺內創辦閩南佛學院,並兼任院長。此後,高僧大德頻臨駐錫弘法,如一代高僧太虛大師兩任方丈並主持佛學院;弘一法師弘開經莛,開辦佛教養正院。十方佛子競來學經求法,如印順導師、竺摩大師、宏船大師、圓瑛大師、瑞今大師等;遠近善信,亦雲集參禮。寺院道風日新,盛極一時,享譽中外。

  一九九七年依十方選賢制度,推舉聖輝大和尚出任方丈。聖輝大和尚領眾熏修,率領全寺兩序大眾,精勤道業,使南普陀寺逐漸發展成為新世紀中國佛教與世界佛教交流的視窗。二零零五年,經兩序大眾推選,則悟大和尚榮任南普陀寺第十二任方丈。則悟大和尚任方丈以來,致力發揚丸虛大師「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的人間佛教思想,以「厚德載物,海納百川」的胸懷,安僧興寺,利濟群生。則悟大和尚著力維護本寺的百年基業。增修人文景觀美化寺院。全面規劃和重修梵宇殿堂,嚴控周邊高樓建築,成立了面向社會招募的南普陀去義工團隊,並推行全國首創文明敬香,為國內佛教寺院樹立了典範,新編了《南普陀寺志》。

  如今的南普陀寺,在歷任方丈的悉心護持下,經多次修葺、擴建,寺院風貌煥然一新。成功舉辦了諸多人文弘化及佛法研討活動,開創出東南亞地區佛教十方叢林的新風範,為現代佛教的弘揚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團員沿著放生池登上臺階,來到寺院的第一重殿 ─ 天王殿。天王殿正面供奉彌勒菩薩像,東西兩旁供奉四大天王像。彌勒菩薩像背後供奉手執寶杵將軍身的韋馱天像。此殿于二零零零年重新修繕,殿堂結構為木架結構。

  團員來到大雄寶殿前,平日是不對外開放,但法師慈悲讓香港團員進內參觀。大雄寶殿是佛教寺院中的供奉佛的正殿,「大雄」為佛的德號,因佛具有大智力,能降伏魔障,故稱「大雄」。大雄寶殿是寺院中主體中心,崇高雄偉,殿前平舒寬展,兩側白石塔高聳,更顯廣庭崇殿的壯嚴肅穆,大殿兩側羅漢堂朝拱主殿。二零零七年大殿重新修繕。殿內新增藻井等傳統寺建工藝。

  大雄寶殿的外面左右兩側是十八羅漢的造像。阿羅漢是內在修養極高,不會像凡夫一樣在三界六道中流轉,而是安住寂靜境界中的聖人。

  來到大悲殿前,團員在此拍大合照後入內參觀,大悲殿是本寺的另一座主殿,供奉四面觀音。此殿為清初收復臺灣的大將施琅始建,稱大悲閣。大悲殿呈八角亭式建築,頂部三重飛簷,由下向上逐漸向內收縮,每層簷頂都是八角形,角上雕有龍尾,中心藻井由斗拱層層迭架而成,造型巧妙,結構嚴密。在殿內供奉四尊觀世音菩薩,分別立在四個方位,正中一尊為雙臂觀音,端坐在蓮花之上,雙目垂簾,神態安詳,其餘三尊為四十八臂觀音,掌中各雕一隻手眼,手持多種神器,姿態不一,各臻其妙,表現出菩薩有多門渡生悲願。閩南信眾崇奉觀音菩薩,香火鼎盛。印智法師、常慈法師及袁會長帶領團員在大悲殿前誦《心經》、《大悲咒》、回向及繞佛。

  南普陀寺的法堂和藏經閣是一樣的建築,建造於一九三六年,為二層的樓閣式建築,一樓法堂,為講經說法之堂。法堂上面是藏經閣,閣內珍藏著大量佛像佛經。這些是寺院中極為珍貴的象徵無上佛泓的法寶,其所代表的神聖意義之信仰價值遠遠超過文物價值。二零一零年對法堂進行改建,採用木構架結構,保留二層樓閣式建築形式。

  從藏經閣後面登階,迎面巨石刻著特大的「佛」字,高四米多,寬三米多,筆劃豐滿遒勁,粗獷豪放,似乎大筆一揮而就,這就是清光緒年間(一八七九年)振慧和尚所書。它吸引了許多善男信女來此燒香禮拜。

  下午三時二十五分離開南普陀寺乘坐旅遊車到碼頭,再乘渡船到鼓浪嶼去。廈門鼓浪嶼在唐宋時期尚未發跡,四周遍佈沙灘且草木茂盛,因此被稱為「圓沙洲」、「圓州仔」,元末時期逐漸形成半漁半耕的村落,到了明代當地居民發現島的西南端擁有一個受海水侵蝕的岩洞,每當海浪衝擊便發出如擊鼓的聲響,因此稱之為「鼓浪石」,該島嶼也在明代因而得名為「鼓浪嶼」。鼓浪嶼位於廈門市思明區、與廈門市區隔海相望,是廈門西南方的一座小島嶼,當地居民擁有鋼琴及小提琴的數量為全中國之首,是集歷史人文、建築景觀及音樂藝術的著名島嶼,因此擁有「海上花園」、「鋼琴之島」、「音樂島」及「萬國建築博覽會」等美稱,也在二零零五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的城區」;廈門鼓浪嶼內除了環島電頻車外,其餘車輛不能上島,只能步行,因此又稱為「步行島」,漫步在島上感受島嶼內幽靜的氣氛令人身心愉悅。

  導遊小錢先生介紹鼓浪嶼有三個特點:老房子(私家民塾)、音樂學校特別多(有五百多間)、名人比例多(全島人口有一點六萬)。全島面積約一點八四平方公里,擁有「日光岩」、「皓月園」、「鋼琴博物館」、「菽莊花園」及「鼓浪石」等許多景色宜人的著名景點;「日光岩」原名為晃岩是鼓浪嶼的主要景點,擁有許多歷史石刻及勝景,登臨頂峰您可將鼓浪嶼、廈門及周圍許多小島盡收眼底,日光岩頂端淩空聳立的巨石現今成為廈門的象徵,是遊客來廈門鼓浪嶼旅遊的必去景點之一;「皓月園」位於鼓浪嶼東部,建於一九八五年,佔地約三萬平方公尺,是由海濱沙灘、綠樹、岩石及亭閣所結合而成的庭園,園內擁有鄭成功及其他部將的巨型銅像,寬廣盛大且栩栩如生。 「菽莊花園」位於廈門鼓浪嶼東南海濱,建於一九一三年,原為臺灣富商林爾嘉的私人花園,面臨大海、背靠日光岩,分為藏海園及補山園兩大部份,園內擁有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招涼亭、頑石山房、十二洞天、亦愛吾廬、聽潮樓及小蘭亭等十大景,是廈門的著名景點;「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位於菽莊花園的聽濤軒,占地面積約四百五十平方公尺、高兩層,建成於二零零零年,館內陳列許多四十多架古鋼琴,包括名貴的鎦金鋼琴、一百年前的腳踏自動演奏鋼琴、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及最大的立式鋼琴等,介紹世界鋼琴的發展歷史,展現廈門鼓浪嶼音樂、鋼琴之島的形象。

  導遊小錢先生還介紹鼓浪嶼有三多:人多(下午三時後是最多人到此島,使渡船擠得滿滿)、小路特別多(因為曾被十三個國家佔領)、小吃店特別多。鼓浪嶼島上聚集不少美食小吃,是不可錯過的體驗,像是廈門的傳統美食「鼓浪嶼餡餅」,純手工的面皮加上豐滿甜而不膩的綠豆沙內餡,香甜的滋味讓人難以忘懷,團員都有品嘗過這些美食小吃。

  下午六時二十五分離開鼓浪嶼,團員乘坐旅遊車到南普陀寺共進晚餐,全團餐費為二千二百五十元。晚上八時十五分抵達潤庭連鎖酒店住宿。

二○一四年五月十五日

  上午七時吃過早餐後,七時四十四分便驅車往南靖縣土樓去。八時零八分,印智法師在車上帶領團員做早課及迥向。十時零四分,另一位導遊小姐上車介紹南靖縣土樓的特色,凡樓房少於三層的便稱不上是土樓,南靖縣是個土樓王國,擁有各類大小土樓一萬五千座。二零零八年七月七日,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懷遠樓、和昌樓共二十座土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二零一零年十月,福建南靖土樓森林公園列入國家森林公園,二零一一年八月,福建南靖土樓旅遊景區被正式評定為5A級旅遊景區。

  上午十時五十分下車到鑫楊大酒店進過午餐後,十一時零五分便驅車到南靖縣土樓參觀去。南靖縣有成千上萬的土樓,堪稱是土樓王國,這些土樓大小不一,形狀各異除常見的圓形和方形外,還有橢圓形、五風形、鬥月形、扇形、交椅形、曲尺形、八卦形、圍裙形、塔形、合字形、前方後圓形、套筒形、雨傘形、方圓結合形、馬蹄形等,並且擁有最大、最高、最古老、最奇特的土樓和蔚為壯觀、美不勝收的土樓群。

  十二時零五分到達參觀點後,團員乘坐小車先參觀南靖縣土樓附近一帶後,便參觀往有「四菜一湯」之稱的田螺坑土樓群去。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田螺坑土樓群曾被美國中央情報局誤評為大型核基地,這個誤會讓田螺坑土樓群名揚天下。它位於南靖縣書洋鎮上阪村,田螺坑土樓群由步雲樓、振昌樓、瑞雲樓、和昌樓、文昌樓組成,是福建土樓標誌性建築。其依照《考工記圖》中我的「明堂五室」進行規劃佈局,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的一方四圓土樓,是獨具特色的建築形體的經典之作。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顧問史蒂文斯.安德然稱:「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村建築模式。」日本建築學家 木計中郎譽稱:「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上長來的蘑菇。」二零零一年五月,被選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零零三年十一月被公佈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二零零八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二零一一年被評為國家5A級景區。

  團員沿途步行參觀其他土樓,土樓內有居民居住,主要是住在一樓或以上,樓下都是用作售賣具本土特色的農產品和民間日用品,甚具特色。土樓的牆壁都是一至兩尺厚,有些呈方形土樓的天井是一級一級遞而上,有平步青雲之意;有些土樓是華僑的故居,其中一座土樓貼上「愛國華僑張慶重故居」標題,許多土樓都具有不同特色。

  下午一時三十五分乘坐小車至裕昌樓參觀,裕昌樓建於一三零八年,是福建土樓現存最古老的土樓。裕昌樓是早期股份制的產物,由劉、羅、張、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出資建造,共有五層十八點二米,房屋二百六十九間。全樓有五部樓梯,分為五卦,底部廚房內設有水井共二十二口,是福建土樓中水井最多的土樓。樓內天井中心建有單層的圓形祖堂,堂前用鵝卵石鋪成的一個陰陽八卦,分五格,代表金、木、水、火、土。裕昌樓最大的特點是柱子東倒西歪,最大的傾斜為十五度,看起來搖搖欲墜,但經受七百年風雨侵蝕和無數次地震的考驗,至今依然如故,有驚無險,成為古民居建築的活標本。

  二時零五分部分團員乘坐小車到塔下村,其他團員則步行沿途參觀到塔下村。塔下村,歷史悠久,風景秀麗,文化底蘊豐厚,是首批「中國景觀村落」、「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素有「靈秀水鄉,夢幻家園」的美名,古村落地形為「一水依兩岸」的狹長地帶,一條長約一公里的蜿蜒山溪從峽谷中穿過,水色清明澄碧,溪流上有十一座風格各異的石拱橋,沿溪兩岸有四十二座土樓,一座座土樓在青山水秀水環抱下,遠遠望去,儼然一幅幅超凡脫俗的明清山水戶畫,因此,塔下也獲得了「閩南周莊」的美譽。塔下村張氏家廟德遠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目前中國可見到的、最完整的古代姓氏祠堂建築之一、堂前立著二十四支石龍旗杆。

  團員在塔下村休息一會兒後,步行約二十分鐘,下午三時乘坐旅遊車到泉州去。四時三十分,印智法師帶領團員在旅遊車上做晚課。晚上八時到達泉州白雲招待所共進晚飯後,便驅車往嘉禾酒店住宿。

(讀者來稿 ─ 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