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青活動點滴 香港佛青通訊 紐西蘭佛青通訊 活動地點說明
往首頁 佛教青年協會簡介
聯絡我們
雷音庫
法師開示篇
學術篇
福智學苑
佛經故事
金口玉言
史蹟篇
閒情篇
特稿
佛青活動點滴
雷音過去期刊
   

法師開示篇
阿含摘記 宏覺法師主講於紐西蘭,佛教青年協會筆錄

  續上句:「惡業即消失。」

  我們一切行為都在業報因果當中,在《阿含經》中稱為俗數法,有因、有緣、有果;所作的善業必得善果,所作的惡業必得惡果,這是俗數法,是假名安立的法,是假法。佛又講第一義空經,這兩點,大家有時候會很難轉過來的,一般都說有因、有緣、有果,有善業必得善果,有惡業必得惡果,這是肯定的世間相。但是這些法都是無常法,是假法,是假名安立的,它的性質是第一義空經,生無生處,去無去處,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的,這稱為實法,或實際理諦。我們現在看到的一切相,都是無常法,但是它的當體都是空義。所以佛法講「有」和「空」,空不是在有以外去找一個空。空什麼?空掉它的假名安立的實在感。這是假有和自性空的道理。這個自性和佛性不同,這裡的自性是說此法的本性,它是真實的?還是永恆的?這自性是自我的固定性,有沒有一個固定性?有沒有一個恆性?例如我們前面說的苦,這苦是永恆的嗎?有沒有一個苦從過去到現在永遠沒有變?沒有的。但是我們受苦時確實是苦,很不舒服,很逼迫,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因為我們眾生產生了一個實在的我感,所以你就受苦了。這一切都是我們內心的分別所產生的效果,所以一切法都是唯心而造,所以心生則法生,心滅則法滅。心裡若生起實在的我感,即固定性,覺得有惡業便一定有惡果;有善業便一定有善果,變成有一個固定性,那麼這個業就不能轉了。虛妄的分別產生虛妄的痛苦,如實觀而產生智慧的分別,當下就得解脫,因為這些都是假法。但是我們把這些假的東西認為是真的,為什麼我們內心會有一種苦的感覺?就是因為覺得這些東西都是真實的,是不變的,我們才會有一種受苦的感覺;若內心知道這是會變的,馬上就會過去的,雖然沒有證得,當下受苦的那種感覺就減輕很多,因為你知道前途有光明,這個苦是會過去的。如果沒有這樣的智慧分別會非常的痛苦,有些人為什麼會自殺?會想不開?就是覺得是實在的,沒有辦法了,被它壓得喘不過氣來,所以就沒有希望了。我們眾生是誤認假法以為是真法;認為真法是假法,所以是顛倒眾生。佛形容我們是顛倒的,苦的以為是樂的,樂的以為是苦的。有一篇文章說:「很多人是以痛苦為快感,且甘之如飴。」其實是痛苦的,但是我們不了解而以為是好的,這是我們的心理產生了問題。如果我們了解一切法都是從心生的,當下就會得到解脫。唐朝時,朝鮮的元曉大師在學佛時遇到了許多困難,解決不了,想到中國大唐來求法,來求善知識依止修行。他帶著他的徒弟從韓國行腳到我們中國大唐來,未達中國邊境的途中,一日夜宿山中,又渴又餓,伸手不見五指的暗夜中,模索到身旁有一個碗,碗中有水,飲之如甘露清涼,感覺非常舒服。第二日天明時,發覺昨晚的碗是屍體的頭蓋骨,因此噁心嘔吐不止,思維昨晚喝得那麼高興,今晨為何吐得那麼厲害?這一切都是心裡分別而有染淨之分,本來是沒有事的,當下開悟,不到中國而回到朝鮮,知道一切法都由心生,一切分別都從心生,一切麻煩都是自找,煩惱當下即息滅了。中國禪宗有句話說:「狂心歇處,歇即菩提。」狂心就是我們的虛妄分別心,虛妄的東西不是實在的,「這個人好,那個人不好。」我們一直在這樣的分別。一切都是從心裡分別出來的,如果我們反求諸己,念念觀心,我們就有辦法可以得到解脫。所以解脫從哪裡得?不是往外求,心外無法,如果你覺得心外有一個法,有一個東西要去求的話,你這輩子,乃至無量世都不能得到解脫,因為關鍵就在那一念心上,這一點希望大家非常重視,一切法都是從心生的,解脫從哪裡找?從自心、內心去找,反觀自性。

  我們接著互相學習《阿含經》中的一段經文,關於如何守護自己的三業。為什麼要講如何守護自己的三業?一切都是心造的,一切都是心生的,那直接找心就好了,可是有時候我們找心,心是無形無相,又遍一切處,每一處都是心。所以你說心在哪裡?遍一切處,當我們眼睛看花時,心在花處;花就是心,當下就是。我們把迷在境上的心收回來,不要被「染法」所染,佛教我們要守護我們的身、口、意三業,不要被五欲的境染污了我們清淨的心,而在這染污當中生起了種種的假法,讓自己由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老死,令一切的痛苦都生下來。所以我們要防護我們的三業,不要被無明染污,再不要與無明相應,這樣子當下就解決了,可是非常不容易。

  我們從佛說法的時間來看,從《大藏經》的大小乘經典來看,佛一下子給你全部的家當,我們接受不了,就像《法華經》中的窮子喻,一位很富有的長者,與他的兒子走散了,從此兒子就沒有音訊,在外流浪,受種種的痛苦。父親派了很多人去尋找,自己也四處去尋找,一日在鬧市中看到兒子的身影,上前說:「你是我兒子。」但兒子因不認得父親而跑掉了。父親有萬貫的家財,卻看到兒子承受著生活的痛苦,無法將家業交給他。於是派一個家人去找他,說家中需要一個除糞的工人,問他願不願意前來工作。那兒子接受了工作,每天做一些非常髒的事情,領一些薪俸,非常的高興。一段時日後,給他的工作多一些,薪俸也加一點。再過一段時間後,家裡內外的事務都熟悉後,問他要不要當管家,他願意當管家,薪俸多了,也不需再做除糞的事。一段時間後,父親知道自己快死了,召集親戚及國人前來聚會,會中宣佈:「此窮子就是我的兒子,我所有的家當都是他的。」此時,這個兒子非但不跑,而且欣然接受父親的囑咐,就變成一個非常富有的人。因為他從除糞做到管家,自己的能力、心智、心量慢慢都廣大了,心智也成熟了,此時接受家產就沒有恐懼感,一下就接受了。佛當時一成佛時,覺得我法甚深,甚難通達,每一個眾生的想法、知見都不同,明知是苦,還寧願在苦中,這是眾生性,執著捨不得放下,每個人都把痛苦當成快感。講此《法華經》窮子喻的公案,意思是佛當時講《華嚴經》時,沒有一個人懂,所以佛改變方法,從講《阿含經》開始,也就是從窮子的除糞開始,從打掃衛生開始。怎麼打掃衛生?守護,守護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不要被外界的灰塵五欲「沾染」了,這就是除糞的工作,非常有用。大家不要以為這種工作我怎麼要做?你就是要從這裡做起,《華嚴經》中說得很清楚:「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德性,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我曾經說跟大家講一句最高的佛法,什麼是最高的佛法?佛也一樣說:「你們都是佛。」相信嗎?當下能夠承當,事情就解決了,可是我們就是不能相信。例如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說你是阿彌陀佛,你就會立即回答:「我不是阿彌陀佛,我是凡夫,阿彌陀佛在西方。」我們經常不能承當自己是佛,你再去思量思量,離開這個身心,還有什麼佛在那裡呢?找不到的。長者善巧方便叫窮孩子去除糞,去打掃衛生。做了一段時日,心量放大,習慣了,工資加多也可以接受了,這時就讓他當管家,管什麼?四諦、十二因緣將它管好。這都是你的家財,但現在先不跟你講,說是佛跟你講的,其實你本身具足。四諦、十二因緣法學熟了,因緣法熟透了,清楚原來生死都是自招的,當下你就是佛。最後長者善巧方便的說:「我的家財就是你的。」窮子接受了。佛說了阿含,說了方等,說了般若,最後說法華涅槃。《涅槃經》說:「一切眾生,乃至闡提,皆有佛性。」這個說法與《華嚴經》的說法就結合起來了。《華嚴經》剛開始說的時候,說每一個眾生都有佛性,就因為妄想無明不能證得,但是大家不信,因此《華嚴經》形容那些聲聞弟子如聾若啞,聽不到也看不到,所以佛改變方法,慢慢開始鍛鍊我們的心志,除掉我們的垢染,增廣我們的心量。長者快臨終時,召集大家說:「我這份家產就是你的。」同樣,佛臨涅槃時說:「每一個人的佛性是具足的。」所以我們的佛性跟佛的佛性沒有兩樣。我們修行不是修這個佛性,佛剛開始講《華嚴經》,跟最後講《涅槃經》,佛性是一樣的,沒有多或少,所以修行是修佛性嗎?佛性需要修嗎?《心經》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在凡夫時不減,在佛時不增;在凡夫時不染,在佛時也沒有淨不淨的問題,它是如如不動,一如恆常。所以佛性不需要我們去修,它是無修無證的,這若搞不清楚,我們修行下手就錯了。宋明時代有許多人,放任自己,認為佛性皆有還修什麼?不用修了,無修無證,隨緣而住,變成聖人滿街跑,滿街的聖人都是狗。我們一定要非常清楚,佛性是不用修的,是圓滿的,永遠在那裡;就像窮子一樣,不管他承不承認,那一份家財都是他的,都是一樣的道理。為什麼他不承認?因為他的心量不夠,因為他迷失太久,不敢接受一夜之間暴富起來。佛性不要修,要修的是我們的習氣,什麼叫習氣?積習日久的習慣。什麼習慣?貪、嗔、癡、慢、疑、邪見、邊見、戒禁取等這些東西,先要去除掉它。明確地講,修行是修正自己的習慣,不是修正別人的習慣,這一點非常重要。要觀察自己,要迴光返照,本來我是沒有煩惱的,這些煩惱是從哪裡來?有時煩惱沒有來,但身體突然不舒服了,什麼原因?我們人有一個習慣,粗心大意,從來不會靜下心來思維,為什麼我身心的變化會那麼大?它的原因在什麼地方?我們從來不去考慮這些東西,只考慮別人今天對我好,別人今天講了我好話,今天別人罵我,今天別人給我臉色看;都看這些,不會看自己,為什麼我要拿臉色給別人看?那個臉色是什麼在作怪?沒有去考慮這些,所以我們一般都是往外求,不是往內求。佛經說往外求的,心外取法的是外道;心內取法,心內求法的人稱之為內道,所以外道不是罵人的。在佛的位置上說,聲聞、緣覺、菩薩都是外道,因為他們仍然有一份無明,只有佛是真正的內道,因為他已經得到完美的那一份家財了。我們現在要做什麼呢?佛給我們安排了窮子的功課,窮子第一份工作,就是要打掃衛生,我們從自己這方面開始打掃衛生,不是從對面打掃衛生,要先搞清楚,是去除自己的垢染,當內心清淨時,《維摩經》說:「是故心淨則國土淨,心染則國土染。」所以一切都在於你心淨與不淨的方面。當我們的身心對外境的時候,這時就是要你守護的時候。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