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青活動點滴 香港佛青通訊 紐西蘭佛青通訊 活動地點說明
往首頁 佛教青年協會簡介
聯絡我們
雷音庫
法師開示篇
學術篇
福智學苑
佛經故事
金口玉言
史蹟篇
閒情篇
特稿
佛青活動點滴
雷音過去期刊
   

學術篇
佛學與心理學系列 ─ 身心安樂自在學
「真空妙有,以假修真」
精神科專科醫生 高錫年醫生主講,佛教青年協會筆錄

  續上句:「這值得大家三思。」

口業:溝通

溝通的意義決定於對方的回應

  在溝通上,我們亦可作一些假設。當人與人的溝通出現問題,我們慣常把問題推到別人的身上;很少人會倒過來想,是否自己表達方式不清晰,才令人費解呢?有效的溝通是雙向交流,如果別人不了解你的意思,你要多反思自己的溝通方法,留意是哪一部份出了問題。能夠找出問題所在,溝通才會有意義。有些演講者把問題推到聽眾身上,責怪他們理解力不高,才難以領悟演講內容。這是個錯誤的觀念。真正高明的演講者,善於理解別人的觀點,無論面對任何背景的聽眾,亦能巧妙地利用聽眾易於理解的言語,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
溝通的目的在乎於對方的回應。有回應才是有效及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較弱的人,不理解對方的觀點,以為其他人的觀點大都一樣,只懂用自己慣常的言語表達;這犯了「別人要跟我相似」的錯誤。每當你跟別人溝通出現問題時,先不要責怪別人愚笨,應該找出問題所在,並馬上改變溝通方法,這才是理智的做法。

我們不能不溝通

  小時候,當有人令你生氣,你或許會對那人說:「我以後不會再理睬你!」,但通常不過一陣子,你又會再跟那人溝通,因為人與人之間不能缺乏溝通。溝通是一門值得研究的藝術,你不溝通的話,損害的是你自己。有溝通才有合作,有合作才能成功。學佛也要多溝通,單是念佛是不足夠的。

溝通的方法影響我們接收及理解

  溝通影響我們的理解,我們可嘗試用多種多樣的表達方式,包括眼耳鼻舌身。溝通不局限於說話,你的眼神、接觸、請客送禮、或買花敬佛,都是一種溝通。拜佛亦是一種溝通,不過佛陀不鼓勵別人造像,他知道會有人只拜佛像,而忘了其他修行。後人擔心佛陀的樣子會被忘掉,才開始大量制造佛像。

  我有一位年紀老邁的病人,平時她會跟我閑談。直到一天她離開了人世,我看到她冰冷不動的身體,我猛然醒覺,死人和活人的最大區別,其實不就在於溝通嗎?如果兩個活著的人勢不兩立,不單不好好溝通,甚至用言語互相傷害對方,是不是很愚昧無知?

  當你與別人談話,應該常懷感恩之心;能夠溝通,已經很值得感恩。建議你多溝通,不要以為溝通微不足道,這確實是生死攸關的問題。

任何人控制溝通的模式控制後果

  正如我之前所說,溝通的形式可以很多元化。例如都市人較繁忙,不能經常以電話聯絡。用電郵聯絡親友是一個很好的溝通形式,你可以隨時閱讀或回覆電郵,更可以同時與四、五十個朋友聯絡。普遍來說,女士的口才較好,在面試的時候較有優勢,喜用電話溝通。而男士則多以文字溝通,如電郵。

  懂得控制溝通的形式非常重要,因為每個人的思考模式不同,要達致良好的溝通,我們應按著別人的需求調整溝通方式。當你學會正確運用溝通方式,你就有能力控制後果。最好的溝通是雙程的,當你收到朋友的信件,至少都應該作簡單禮貌的回覆以示感謝。單程的溝通是沒效果的。

  學佛的方式也可以很多元化,你可以登入「佛光山天眼網路佛學院」的網址聆聽法師講解《六祖壇經》、《金剛經》等佛經,甚至可以下載及列印講義。這網路佛學院就是一個良好的溝通模式。除非沒有電腦在家,看來我們現在已經沒有借口不聽佛經呢!

沒有挫敗,只有回應訊息

  如果某人不理睬你,不必愁緒,溝通只是回應,現在他不願意跟你溝通,不代表將來亦如是。例如我們想朋友聽佛經,但他拒絕你,你不用介懷,你可以再接再厲;下一次有佛經講座,不妨再邀請他。永遠不要將溝通聯想到挫敗,更不需要失望,沒有回應也是一種回應,如果你把別人的拒絕都想成是挫折,你會漸漸變得恐怕與人溝通。

  有些人較害羞,少與人交流,這對學習實在沒有好處。因為學習的方法只有兩種,第一是博覽群書,第二是不恥下問。但博覽群書需要很多時間,最好就是多請教博學多才,具智慧的人。

在任何一個系統裡,最靈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影響大局的部分

  所有溝通都一樣,例如之前提及的的士司機,他責怪自己不好好管教兒子,以致情緒低落,甚麼事都提不起興趣,工作以外的時間都躺在睡床上。他認為要恢復精神的唯一方法,就是兒子變得溫順。在這個個案中,我們要分析,是哪一個因素或條件最容易被改變,我們就先改變它。他兒子的性格是最難改變的,所以暫不考慮去改變;而作為父親的,他現在有多點時間留在家,可以先嘗試改變他和兒子溝通的模式,如一起做有樂趣的事,令兒子容易接受他。當你為人著想,想去幫一個人,你得教他最容易做的部份。最容易做的部分是最靈活的部份,亦是最能影響大局的部分。

  每一個人,每個家庭,每個團體,每個社會,都是一個系統,你先改變最容易被改變的系統。例如,應付考試有兩大「絕技」,一是不可孤注一擲:如果有十條題目,每條所佔的分數一樣,就不可用過多時間處理任何一條題目;另外是取易捨難:先處理容易得分的題目,因為需要思考和分析的題目,較難取得高分。所以每次考試,應先按照每條題目所佔的分數,計算每條可用的時間,及先處理你最有把握的題目。難的題目留待最後才處理。很多學生考試成績差,未必是因疏於溫習,而是應付考試不得其法。

不合作只是表示大家沒有同步

  如果跟某人合作不來,就代表我們不能跟那人「同步」,不能互相理解和配合。其實在心理治療,病人跟醫生的合作是關鍵所在,病人要有想康復的意願,而醫生亦要有想醫治好病人的意願。假如醫生覺得病人面目可憎,無心治療,病人不會康復。假如病人覺得醫生態度惡劣,對治療失信心,他亦不會康復。如果醫生與病人關係良好,病人跟從醫生的指示服藥,而醫生能對症下藥,那就是同步。不合作只是表示大家沒有同步,並不等於任何一方出了問題,不代表醫生是庸醫,亦不代表病人患的是不治之症,只是互相配合不來。

  普遍來說,嬰兒分兩類:哭喊不停和乖巧易照顧的。父母亦有兩類:暴躁脾氣和有耐心的。如果哭喊不停的嬰兒配上暴躁脾氣的父母,可能會出現虐待兒童的情況。如果哭喊不停的嬰兒但配上有耐心的父母,嬰兒長大後亦能變成聽教的好孩子。父母和子女的配合默契非常重要,其他關係亦如是。如果現在的配合少了默契,應嘗試找尋更好的配合,或改變自己來配合對方。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問題所在,從而避免重蹈覆轍。

  剛才提及到身口意這三業,身業,是指我們的行為;口業,是指我們的溝通;意業是指我們的情緒思想。佛陀具無漏智慧,二千五百年前已經教導過身口意這三業,現在的心理學所教導的,仍離不開透過身口意這三業改變人。所以佛陀是一個很偉大的心理學家,值得尊敬。

  拜佛的用意,有別於其他宗教信仰的「拜神」,亦非為了祈求造物主賞賜你所追求的事物。其真正的用意,是為了提醒自己,念念不忘佛陀偉大的精神,跟隨佛陀的法門精進修行,開啟自己的智慧。

學習─選擇─改變

每個人都已經具備使自己成功快樂的資源

  每個人其實是自己的心理治療師。

  你的病能夠痊癒,不是基於外在因素,如醫生的治療把你醫治好,或是醫生教導你學習快樂的方法。而是你本來已有快樂的資源,是你的妄念及煩惱暫時覆蓋了你真正的意願。當你把妄念斷掉,你真正的意願就能得到發揮,獲得快樂。就如神秀的偈語中所提及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已經具備快樂的資源。

  我有一位年輕病人,經常跟妻子吵架,後來更對她不瞅不睬。他跟我解釋,他向來是一個心平氣和的人,是妻子的無理取鬧,令他暴跳如雷。我反問他發怒的「因」,是否基於心裡早已埋藏了憤怒的種子?而妻子的惡劣態度,是否只是起了「緣」的作用,碰觸到那顆憤怒的種子,使憤怒的能量生起?正如打火機,不會無緣無故生火,但一擦即出火花。如果心裡根本沒有憤怒的種子,無論妻子如何對待他,他憤怒的感覺亦不會萌生。他詫異我會問這個問題,因為他從來沒有想過他的痛苦原來是咎由自取的。

  快樂和憤怒的種子,其實都早已潛藏在人的心中,外來的事物只是起了觸發性的力量,令快樂和憤怒起現。如果心地善良,遇到同一樣的情況,亦能保持心平氣和。無可否認,憤怒乃是人之常情,為人本性一部份,我們各人都潛藏了憤怒的種子;所以每當你感到憤怒時,不能把問題全歸咎於別人身上。若自認為沒有錯,不肯改變自己,只想改變別人,就犯了「想控制別人」這思想上的錯誤,不能解決問題。

  作為一個催眠治療師,如病人的妻子態度惡劣,也只能透過催眠幫助病人改變對妻子的態度,豈能直接改變病人的妻子,令她變得溫柔?這是異想天開的想法。你只能改變自己,治療師只能誘導你作出改變,而不是你身邊的人。

  埋怨痛苦的人,就像擁有一萬億元在銀行裡,卻訴苦說只剩下一元在口袋裡;其實問題在於他沒有將銀行裡的金錢拿出來使用,若不善用儲存在銀行裡的金錢,就算一萬億元,亦不過是一個無實際意義的數字。同一道理,快樂和憤怒的種子早已潛藏在人的心中;當然,別人亦需要為你的憤怒負上一部份的責任,但歸根究底,最大的責任都是在於自己。

  正如有人伸冤,被騙去二十萬元,指騙子誤導他,若將二十萬元投資到「窩輪」〈認股證〉,可賺取到一百萬元。令他失掉金錢的主因,其實不正是他自己的貪婪嗎?若心中無有貪念,明白便宜莫貪的道理,就算騙子詭計多端,你的心仍能毫不動搖。用理智分析,方能看清事實。如果投資一百萬元便可在兩個月內輕易獲得五倍的回報,即是說用兩年時間,已經能變成億萬富豪。為何那騙子不選擇親自投資賺大錢,讓自己得益,反而顧及你的財富,關心你有否獲益?如果那騙子有說服力,會令你以為他與你「同步」「合拍」。若你因而中了他的詭計,貪婪和愚昧的種子就在你的心內萌芽了!

  當你被騙,就得有如此想法:騙子雖狡猾,但讓你被騙的,是自己的貪念和愚痴。佛經指出每個人有貪嗔痴三毒。簡單來說,貪念源於對欲望的執著,會衍生很多負面情緒;嗔是憤怒的情緒;痴是來自無知及妄想。但你們不必因這些負面念頭的起現而苦惱,因為所有人都有貪嗔痴的種子。

  世界上有許多宗教,惟獨佛教著重分析貪嗔痴對心理造成的影響,強調世人要正確面對及對治貪嗔痴;其他宗教較少對貪嗔痴及其對治方法作詳盡解說。

  我建議在信奉任何宗教之前,先研究「比較性宗教學」,多讀有關書籍,理智分析每個宗教的特點,才作出選擇。否則就變成人云亦云,隨波逐流。一時想跟隨友人信基督教,一時想修淨土法門,一時又想接受密宗灌頂。當你的心念搖擺不定,便容易被人動搖信仰,為他人所操縱。找結婚對象也是同一道理,最好認識多位異性朋友,然後才選擇最適合你的對象。然而,人們對宗教信仰的抉擇比較奇特,很多人只接觸一個宗教,就一意孤行信奉那宗教,斷然拒絕其他宗教。我們應該慎重考慮每個選擇,切忌執迷不悟。

  我認識一位佛教徒,後來轉信基督,為何他會有此轉變呢?原來他的妻子是基督徒,而且平時星期日空閑時間多,便選擇跟隨妻子返教會打發時間,久而久之就信了基督教。他沒有為他的改變作出理性解釋。其實他的決定也可能是因貪嗔痴在作祟。

有效用比有道理更重要

  很多人以為自己最講道理,有道德水準,能以理服人。若你最近有留意香港反高鐵事件,你就明白所有人雖各持己見,但都有自己的道理,沒有絕對的對或錯。有人以為自己最講道理,然而真正的道理何在?很多時所謂的「道理」只是歪理。例如一位爸爸對兒子管教嚴厲,每當兒子晚回家,就不給他留飯,試問這位爸爸是否真的「講道理」?

  另外,我們常忽視行為的效果,沒有效果的事情照樣去做。那位爸爸不近人情的做法,不合理之餘,更沒有效果。我們應覺察每一件事的效果,慎重考慮自己的做法能否顧己及人,避免傷人害己。

  佛教強調自利利人,自度度他,是兩者兼顧。自我犧牲是走極端,悲觀的做法,不是佛教所認同的。佛教是積極先進的宗教,問題是各人的態度不同。若以心理學的角度研究佛經,人會變得越來越積極,皆因所有心理學的疑難,都可在佛經裡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而成功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溝通的技巧。

  如果你能夠融會貫通,你會明白我今天在談論心理學的同時,也是在談論佛學。

重覆舊的做法,只會得到舊的結果

  這是個顯而易見的假設,失敗的人經常重蹈覆轍,失敗後仍舊用同一個方法處理問題。香港人算是靈活性較強,懂得變通應變。我教小朋友數學時,發現有些學生如果計算錯誤,需要重新計算時,他們依舊以同樣的方式作答。不出所料,他依舊得到錯的答案。

  你不能期望用同一個方法做事,可得到新的結果。很多人頑固不化,堅持以舊的方法做事,結果一而再,再而三犯錯。我們應該靈活變通,在適當情況下作出改變,不要選擇以同一方法處理問題。

  除非環境有所改變,否則結果往往也是一樣的。以情侶共餐為例子,在香港的話,通常由男方付錢;而外國人較重視男女平等,通常是各自付帳。如果把外國那做法套用於香港,就不合適了,女方可能大感不滿呢!

  同一個方法用於同一個地方,通常只會產生同一個結果。

所有溝通都應該增加我們的選擇

  你可想像一個心靈地圖裡,有一個目的地,但你的地圖顯示只有一條路通往目的地。當你走到一半,發現此路不通,你會怎麼辦?你會另找出路,是嗎?如果你的地圖精密仔細,你會發現有更多可行的道路。正如遠足地圖,有些較詳細,有些較簡略。若我給你一個全香港地圖,要你從中指出佛教青年協會的位置,你或會感到困難;若那是一個九龍塘區的地圖,由於相對較精密仔細,你會更容易指出其位置。

凡事必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

  我們應該盡量給自己多點選擇,緊記這假設:「凡事必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不要局限於一個選擇。想自殺的人,認為破產、被妻兒拋棄、失去住所,就只剩下死路一條。這些事雖可悲,但絕非窮途末路。其實在香港,很少人會因為破產而餓死。

  我們應盡量擴闊心靈地圖,明白凡事必有許多解決方法,失敗了亦可捲土重來,切不可一成不變,限制自己的選擇。就算是成佛的修行方法,也有八萬四千法門,你可以選擇修習唯識、淨土法門、禪宗、或密宗等,甚至同一時間修多種法門。

  每當你遇到難題,而你的解決方案又沒有成效的話,請不要恐慌;只要你堅信這個假設,你將能想出更佳的對策,不會於人生道路上感到走投無路。

  選擇永遠多過一個,你要保持正面心態,勇於作出選擇和改變,否則連心理治療師亦愛莫能助。

每個人都選擇給自己最佳利益的行為

  這個假設看似自私自利,其實不然。就算一個人有多偉大,熱心公益,他也是為自己的利益著想。如果你明白這一點,要宣揚佛教時,你可以告知他人,佛教對你的好處,如靜坐令你放鬆自在,佛經有助於解決心理問題等。這樣才能說服他人。若然你說,當佛門弟子需要奉獻一半的薪金給佛堂,每天要做四小時義工,深信其他人會被你嚇跑呢!

  當你明白到人人皆為自己最佳利益著想,事情反而變得簡單化。因為世人始終有私心,你不能強求所有人都是烈士,有無私奉獻的精神,肯為人犧牲。

作為一個可選擇的人,我們控制我們的腦袋和後果

  這為最後一個假設,亦正是佛教的中心思想。

  我們有時覺得腦袋好像失去控制,妄念不斷,容易被外間事物影響情緒。當遇上驚嚇的事就慌亂不定,遇上不幸的事就被抑鬱纏著。其實佛教裡有許多方法,如靜坐、靜觀減壓等,教導你心靈訓練〈Mental exercise〉的技巧。

  我們有能力控制腦袋的思想和其後果。如上一次講座「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我所開示,因、緣、業、果之間互相關連。你想要有理想的結果,先得控制你的因、緣、業。只空想著結果而不改變你的因,徒勞無益。「自力」〈即業力〉加上「他力」〈即緣份〉才產生結果。最易控制的,是「自力」。「他力」有機會是好的助緣,但仍需要以你的業力來配合,才能達到理想的結果。

  控制我們內心的思想及情緒,是需要持之以恆的訓練,不是一朝一夕可達到的。當你能成功控制思想及情緒,人生的結果就在於你的手上,請你好好記著這一點。

以「假」設,參「真」義

  以上的假設,簡單扼要,易學易用。不過你要明白,這些全都只是人生的假設,請不要視之為真實不虛。但若然你能把「假」設應用於生活上,你將會更懂得解決人生問題,順利走出你人生的道路,活出生命的「真」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