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高興再次來到佛教青年協會,跟大家講解佛學與心理學。首先解釋是次講座的題目「真空妙有,以假修真」。佛經時常提及這妙理。而箇中涵義是甚麼?我也就此思考了好一段時間。直到有一次,我讀到由星雲大師所寫的智慧名句「有為法雖假,棄之則佛道難成;無為法雖真,執之則慧光不朗」,才恍然大悟。大師一語道破這妙理。
以「假」設,參「真」義
我們讀佛學的,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判斷哪些是「有為法」或「無為法」,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有為法」,要根據因緣和合而成,是假有的。「無為法」,是出世間法,超越因緣和合的因素。當修行的程度未達到很高的水平,我們所修的,主要都是「世間法」,即「有為法」。有學者認為「世間法」有異於「有為法」,但為求簡單化,在這次的講座裡,我會將兩者歸納為同一類的修法作解說。
在心裡學上,假設了世間萬物,即所有我們視之為真實的事物,是假有的。很多所謂的「事實」都是人自己所假設的。例如,於一千多年前,人們視地球為一平面,而太陽圍繞地球轉。這些一律都是假設。後來科技進步,人們始知是地球繞著太陽轉。先前的假設雖跟事實不符,但並非毫無意義。因為該假設推動人們探索其真確性。人們可從假設的基礎上,探知真理。
「身心語言程式學」〈又稱神經語言程式學,英文為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簡稱NLP〉裡有一套假設(註),今天我會藉此解釋心理學,讓大家學習。這些假設很適合用於心理治療方面。若你喜愛這些假設,不妨將之變成你自己的假設。運用假設去解決人生問題,對離苦得樂有莫大助益。但畢竟這些是世間法,到最後要修的是出世間法,即無為法。這些假設助你節省解決問題的時間,留多點時間修行,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如果缺少了這些假設,很多時會事倍功半,浪費過多時間解決世間問題,而又不成功。雖然我們無需執著世間上的成就,但當世間的問題未解決好,又豈能進一步修出世間法呢?想一步登天是妄想。我們先要處理好世間的問題,才修出世間法,因修行亦得按部就班,不能將世間問題全拋諸腦後。
我在講義上寫了以「假」設,來參「真」義。「以假修真」裡的「修」字,指修行,有較深層的意義。如果從禪學來說,很多東西都是「參」的。當你「參」一件事情〈即運用「假設」,嘗試去了解一件事情〉,然後透過觀察,再判斷「參」〈該假設〉的真確性,和它是否適用於你身上;藉此「參」透真實的意義,這就是以「假」修「真」,今天講座的主題。
是次講座內容分了四部份,所謂身口意三業,我首先解釋意業,身業和口業。在最後部份會解釋如何學習選擇和改變;內容層次分明,讓你逐步理解。
意業:思想情緒
意業包含了思想和情緒。
在情緒上,我們也會用到假設。跟你分享一個中年的士司機的個案。他有一個兒子,平時由妻子管教。他很勤力工作,一星期工作七天,少與兒子溝通。在他的眼裡,兒子是個正常的人,他也沒聽過妻子批評兒子。某一天,他決定減少工作時間,每星期休息兩天,多點留在家裡陪伴家人,照顧兒子。怎料一回到家裡,就驚覺他的兒子反叛頑皮,厭惡學習,愛說謊話,更會踢打父母!
這位的士司機感覺以前生活尚算如意,但當知道兒子真實的一面,就覺得苦不堪言。其實兒子的反叛性格從沒變過,變了的是甚麼?變了的僅僅是認知,所知道的實際情況與他自己一廂情願的想像不同而已。事情根本沒有起變化,只是他以前被蒙在鼓裡。所以有人道:「無知反而更安樂」,但這「無知」是否真正的快樂?這則值得你去深思。
只有由感官經驗塑造出來的世界,沒有絕對的真實世界
首個假設,是指所有的意業,是憑感官經驗塑造出來,沒有絕對真實的世界。這正如佛教唯識學所指的「一切唯心造」。其實這個世界是真實不虛,或是根本沒有真實的世界?答案是後者。
比如說,眼前有一條大蟒蛇咬了你一口,而你感到痛楚,大蟒蛇存在嗎?你會覺得牠是存在的。假設這條大蟒蛇在南美洲的話,你看不見牠,牠亦沒有咬傷你,牠存在嗎?牠的存在看似跟你沒有關係。正如寬濟法師所說,世界是你自己的心念所變出來的。離家時,你家裡的電視機及洗衣機就消失了;回家時,電視機及洗衣機又變回來了。這是較誇張的唯識比喻。
如果你有上司,你覺得能把他由好人變成壞人,或由壞人變成好人嗎?請你們思考一下,這個唯識的問題。很多時我們只留意到上司的缺點和苛刻的一面。但有一個當社工的個案比較特別,他一直覺得他的上司善待員工,其後聽到幾個人說這個上司的不是,而這些都不是無中生有的惡語中傷,令這位社工對上司,及對他自己的錯誤觀點都感到很失望。
我們所認知的世界,是由我們的觀點及感覺產生的。對於「香港」這地方,每個人的想法不盡相同。對的士司機來說,香港是一個單程線,雙程線地圖,他要熟讀地圖才清楚駕駛路線;作為一個佛教徒,你們的地圖裡包涵了舉行法會的寺廟及講經道場;對小朋友來說,他們的地圖可能就有快餐店。雖然實物是一樣,每一個人的心靈地圖卻是獨一無二的。多作這個假設,能助你將心比心,明白別人對事物的看法,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明白別人的看法是很重要的。我們常以為我們所看到的世界,等同於別人所看到的世界;當兩者有差別的話,便會誤解別人。我們要接受每個人的意識裡有不同的世界。
人們對心內的地圖,而不是對現實,有所反應
第二個假設,是我們看不到這世界的實相,我們只是透過腦裡的地圖看這世界。每人都有一個地圖在腦裡,我們所作的行為反應〈說話、思想等〉都一一反映著我們腦裡的地圖。
再返回的士司機的個案:他一直認為兒子是乖孩子,由妻子好好的管教著,自己拼命去討錢,家庭生活沒有問題;直到他留在家,才發覺兒子反叛頑皮。其實,兒子的性格一向反叛。有一次,他帶兒子看心理醫生,醫生診斷出他的兒子患有亞士保加症及行為錯亂症,著他要排期看精神科醫生。的士司機因為兒子的心理問題,變得心力交瘁,開始怪責自己,為何當初不抽出多點時間管教他。
如果他的兒子真的不幸患有亞士保加症,就算每天看管著他,對治療他的症狀亦無濟於事。但他依舊將兒子的問題歸咎於自己。在他的地圖裡,這是他一手造成的問題。我稍後會解釋,問題歸根結底在於那一方。你要明白,所有反應都是對地圖的反應。
為甚麼你今天來聽經?可能因你的朋友,覺得我以前的講座令他獲益匪淺,介紹你來聽經。但這個只是假設。若你感覺我的講座沉悶,你的地圖就隨之改變了。若你覺得有所獲益,地圖就強化了,每逢有機會就必定再來。所以我們只是對我們心中的地圖作出反應。而你旁邊的友人卻可能覺得很沉悶,如此類推。在座的善信,對佛教青年協會的地圖亦不盡相同。有些人覺得古色古香,或是覺得很古舊。所有人對每一件事情,每一個人物和每一個地方,都有一個地圖。
你不妨想想,每一個假設對你處世之道所帶來的正面影響。這些假設有否令你感到更安樂自在?如果有的話,它們就值得你好好善用。
事情的意義有賴於發生的環境
第三個假設,是事情的意義往往視乎環境和情況而定。假如你是素食者,跟葷食者一同用膳時,可能感覺格格不入。若你參加八關齋戒,其他參加者跟你一起持素,用膳時會倍感自在。所以事情的意義在於當時的情況,跟事實真相未必有直接關係。唯識學裡所提及的「唯心」,正是指出我們很容易受到腦裡的地圖所影響。地圖包括了身處的環境。
回到剛才的士司機的個案:他感到慚愧難堪,自責對兒子管教不力,總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實際而言,世界上為人父母而有更悲慘遭遇的,比比皆是。如有嬰兒出生時,身體出現了嚴重的缺陷,需要父母照顧一生。
許多人看不清實相,只看到自己狹隘的地圖,痛苦就從此而生。
心與身不能避免互相影響
第四個假設,是指當身體出現毛病,心理會直接受影響。如有腳痛,就感覺身體虛弱,缺乏做運動的衝勁。若心神不安,胃痛亦可能會隨之而來,甚至百病纏身。你若有親友身體出了問題,你需留意這是否由他負面的情緒所導致。另一方面,如果有負面情緒,亦要留意這是否由身體的問題所導致的。
我所教的假設,若你能應用於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上,將可充份發揮你們的優點,把生命舞台所扮演的每個角色〈包括父母親、夫妻、兒女、朋友等〉做得盡善盡美。
當你有假設,明白每個人的地圖不同,就能接受其他人不同的觀點和見解。
人生存的技巧是建於六識之上
我們的六識包括了眼耳鼻舌身意。佛教的教理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已經很全面,指出我們的感受都是在這六識之上。最近幾年很流行的身心語言程式學,其原理基本上都是依據六識,來探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技巧。
我們透過六識去認識這個世界,而各人的六識都有差異。我們的心靈地圖由六識變出來,因此亦不相同。例如有人多用眼睛觀察,有人則多用耳聽聞。我有一位大學朋友,他雖疏於溫習,但考試成績很理想,因為他多作學術討論,聆聽理解能力亦超乎尋常,他會?確無誤地記著別人說的話。
六識也能用作解說各種修行法門。作為佛教徒,可選擇閱讀(眼)或是到佛堂聽經(耳)這兩種方式去了解佛經,利用檀香(鼻)令身心感覺平靜,吃齋(舌)培育慈悲之心,亦可以拜佛和禮佛(身)培養覺性。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為了方便不同的根器〈即擁有不同心靈地圖〉的眾生。我們可以用以上這五識來敬佛。而涉及認知和思考層面的第六識(意),就比以上的五識更為重要。
我們要明白及尊重對方的心靈地圖
每個人擁有獨特的心靈地圖。我們不能對任何人說,我信的佛教是最好的,你所信的不是真正的佛教。當然,我們能以理性分析其區別,但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我們亦無需對其他人多作批評。
若想了解別人,就需要明白每個人都擁有獨有的地圖、見解和想法,及學會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如果你能夠做到這一點,已經稱得上是明智的人了,因為很多人較主觀,總以為自己的想法比別人的更合情合理,抗拒異己。
身業:行為反應
行為只是每個人的一部份,而不是全部。
這個在心理學上,經常有提及的,例如有人滿口粗言穢語,我們就認定他心腸壞;但我們必須緊記,他的行為只是他的一部份,我們不能僅僅以行為來判斷一個人。
這個假設,是管教小孩子的人要特別注意的。如果小孩子頑皮不懂事,千萬不可用「蠢鈍」、「差勁」等負面字眼責罵他們,因為這是在攻擊他們整個人,你們可以改說:「我知道你是好孩子,但你這一個行為不太恰當,令別人有所傷害。」這種善意的勸導,比較適當,可客觀地糾正不當的行為,而不至於攻擊別人。
我們可讚賞小孩子,但亦需要善巧的方法。如果稱讚他們聰明醒目,可能他們會誤以為自己滿有才智,不需要努力奮鬥也能成功。最好的方法是讚賞孩子的行為。若你想孩子不斷重覆某一個良好的行為,你得讚賞那一個行為。當孩子把垃圾放進垃圾桶,就跟他說:「這個行為好,你很有公德心。」當孩子隨地吐痰,就跟他說:「這個行為不好,會帶來衛生問題。」
中國人的傳統思想,認為「慈母多敗兒」、「嚴師出高徒」,教導孩子時要讚少彈多,才能令他們有所改進,終成大器。其實不然。只要適當地讚賞行為,對孩子的成長是有益無害的。
好的行為不等於是好人,壞的行為亦不等於是壞人。不必稱讚別人是好人,因為別人未必明白你所定義的「好人」是甚麼,稱讚他的行為就更有意義了。
要明白行為不代表整個人,兩者不能相提並論,因為行為只是反映人的一部份。很多時候,問題在於我們片面地認為行為等同於整個人,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就算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也有機會犯錯誤。例如有人到處找不到垃圾桶,只好把廢紙棄置在地上。就隨地拋棄垃圾這個行為而言,這是一個不好的行為;但這不代表拋棄垃圾的人必然是壞人。
在心理學裡,行為不是一個人的全部,但若有人不斷重覆不好的行為,就需要倍加留意。
動機和情緒不會錯,只是行為沒有效果而已
我們經常性相信一個行為不好或是沒有效果,背後的動機與情緒都是錯誤的。其實不然。我舉一個例子。有一位父親望子成龍,很緊張孩子的學業,千叮萬囑跟孩子說:「有優異的成績,才能成為好人。」可是事與願違,孩子懶惰散漫,每次臨近考試才溫習。為甚麼有這個現象呢?原來孩子誤以為,一個人要擁有優異成績,才算是好人;若勤奮讀書仍考得差強人意,這就証明他不是好人。因為有此恐懼心理,他不敢努力學習,寧可怪自己不夠盡力,也不想盡了努力仍要面對失敗的痛苦。其實更有效、更理想的方法,就是跟孩子說:「勤奮讀書,能成為成功的人」,這能真正鼓勵孩子勤奮讀書的行為。
行為和動機是有別的,不能視作同一回事。表面看似壞的行為,背後可能有正面良好的動機和情緒,惟行為的表達方式錯誤,結果適得其反。好像父母關心兒女,無微不至;但兒女未必接受,認為父母多管閑事,甚至說「不要管我!」其實兒女背後的動機,可能只是不想父母擔心,但不懂如何用說話表達清楚「我能應付自如,你們不必操心。」他們的動機是正面的,而非故意令父母傷心。問題出在行為上的表達方式有誤。話題又回到之前所說的「地圖」:父母的地圖與兒女的有差別。兒女對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信心,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不想再勞煩父母幫忙,希望他們無所掛慮。作為兒女的,很多都有這種想法,是出於好意。
片面觀察別人的行為並不足夠,若你能找出行為背後的良好的動機和良好的情緒,對了解別人的處境有莫大幫助。當你明白行為背後通常都有良好動機這一點,你會發現壞人只有少數。世界上真正無可救藥的壞蛋,或許只有1%。
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這一個假設非常重要,因為世界上實在沒有兩個人在行為、思想、情緒和說話上是一樣的,但我們卻常奢望找到共同嗜好和價值觀的人。當你發現其他人與你不同,就感到大失所望。很多精神病患者的痛苦根源都是來自這個原因。
有一位中年人生意失敗破了產,失意沮喪,之後整天呆在家裡,百無聊賴。他的妻子感到他在浪費時間,便責備他,指他應該外出工作。雖然他的妻子的要求不過份,但他卻感到壓力沉重,試過因此割脈自殺。他看似是一個不正常的人,但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並非所有破了產的人,都能輕易恢復原來的衝勁,將以前失敗的經驗拋諸腦後,勇往直前開創新事業。作為他的妻子,應該接受他的選擇,就算要求合情合理,亦不能因為丈夫達不到自己的要求而怪責他。
精神分裂研究顯示,精神分裂是一個遺傳性很重的病態,孿生兄弟的遺傳基因完全一樣,但統計分析指出,只有五成的孿生兄弟,同樣是精神分裂患者。連孿生兄弟亦有不同,更何況不是孿生的?有些人較幸運,有緣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這非理所當然的,要接受沒有兩個人是完全相同這個事實。
我們慣常期望父母,兄弟姐妹和友人跟我們相似,但這是不切實際的,很多時候,問題是在於我們過份執著於「別人要跟我相似」這錯誤觀念,令自己陷在痛苦中,不能自拔。更好的方法,一是改變自己的觀念。例如,當某人對你不好時,你嘗試保持心平氣和,接受他們;另外是改變自己的行為。例如,離開這個對你不好的人。特別是在愛情這方面,很多人誤以為對情人好,他/她就必然要對你好。這實在是不智的。
有一位病人,在演唱會上,有一位歌星臉上帶著微笑,朝著自己座位那一方看,他便以為那歌星愛上了他,因?害羞不敢直接表達愛意,只好藉此微笑含蓄表示!他其實是患了嚴重的愛情妄想症。如果你愛慕某人而他
/ 她不愛你,這是單戀,並非是妄想症;若然在沒有任何依據的情況下,認為某人愛上了自己,這就是愛情妄想症。
如果你強求他人做你所想的事,或你誤以為自己清楚知道他人的想法,這就是妄想。正如《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妄想的定義,是一種不理性、與現實不符的錯誤信念。如有人注視你,你雖不是名人,卻認定他必然是跟蹤你的記者。又如有女孩子對你微笑,你以為她喜歡你。可惜這想法與事實差天共地,真相是你當眾大失儀態而不自知,她有感難為情,又覺得面斥不雅,惟有用笑容以示尷尬!這正是俗語所說的「表錯情,搭錯線」。
當你的心靈地圖離事實越遠,妄想就越嚴重。每個人都難以避免有妄想,這是正常的。但你必須注意妄想是否過於不切實際。例如要求別人在思想、情緒、行為和說話上跟你相似,就是極大的妄想。
若你身為佛教徒,你希望多些人能夠聽經,離苦得樂。這出發點是好的,但當你要求世界上所有人都能夠信佛的話,就是妄想。你假設「如果所有人信佛,世界一定和平。」但這「如果」只是你一廂情願的想法。當你深想一層,其實只要世上所有人信奉同一個宗教,無論是任何一個宗教,世界都會和平,因為那時候不會再有分歧導致紛爭!
要緊記:心裡所想的「如果」是個假設,並非事實真相。
一個人不能控制另外一個人
很多人嘗試控制另一個人。母親為兒子預備了早餐,一定要他把早餐吃完;或天氣寒冷,一定要兒子多穿件外套;或是兒子買了糕點給母親,要她非吃不可。這一類行為都是控制心理在作祟。很多人際關係,無論是父母子女、夫妻、情侶、上司下屬,在本質上是一種權力鬥爭。你或許可以控制他人一、兩次,但長期強求去控制他人是不合理的。
有一個案中,一對夫妻結婚十多年,丈夫卻有易服辟,喜歡間中作女性打扮,穿著女仕服裝到街上走。他的妻子成功說服他棄掉他的女仕服裝,但這不能完全根治他易服癖的病態。
西方管理學強調我們要推動他人,而不是控制他人。就算一隻很忠心的狗,也不是完全受主人控制的,牠有時也會不服從命令,更何況是人呢?這值得大家三思。
(註)「身心語言程式學」裡的假設參考自The User's Manual for
the Brain The Complete Manual for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Practitioner Certification by Bobby G. Bodenhamer, D. Min
& L. Michael Hall, Ph. D.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