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青活動點滴 香港佛青通訊 紐西蘭佛青通訊 活動地點說明
往首頁 佛教青年協會簡介
聯絡我們
雷音庫
法師開示篇
學術篇
福智學苑
佛經故事
金口玉言
史蹟篇
閒情篇
特稿
佛青活動點滴
雷音過去期刊
   

法師開示篇
佛說八大人覺經 愍生法師講述

  續上句:「『知足』為守道之根本」」

  第四覺知,懈怠墮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八大人覺經之八法是要大家覺悟,這第四覺知所要覺知的,是精進為降魔之根本,教導我們學佛之人,不要懶惰懈怠,應該要勤力,要精進,能夠精進勤力,就可以降伏一切魔境了,所以精進為降魔之根本。第四覺知提醒所有弟子要醒覺,要知道,由心中明了後,要明白,要覺知道「懈怠,就會墮落,因為根據上面所說的多欲為苦,我們人生應該要滿足,不要無厭足,這恐怕就會有人誤解了,以為要知足,多欲就為苦,於是就會變了什麼都不希望,就很容易滿足,就變成懶惰懈怠。

  現在第四覺知提醒我們,雖然要少欲知足,但不是叫你懈怠,什麼是「懈」呢?覺得整個身體提不起勁來,什麼都不願意去做,這樣自身之疲倦,就謂之「懈」了。「怠」就是心理之放縱,叫你做什麼事情提不起精神,這就叫做「」懈怠,「懈怠」是人生的一種病態,不要以為少欲知足,就不求進取,變成放縱自己,現在提醒我們叫你少欲知足,不是叫你懶惰,應該要更加精進。我們通常都會說,在於家庭之中都要勤力,懈怠就會墮落,所謂勤儉可以興家,又如果一個國家中,每個人都很勤力,這一國家才會強盛的。
我們試看三十七道品,佛教講修道有三十七道品,分有七科,在這七科之中,每一科多數教我們要勤力,所謂有四正勤,有四種是正確的勤力,勤力是來對治懶惰,究竟我們要勤力些什麼呢?

  一、 就是在改惡這方面,要勤勤去改。

  二、 行善這方面,亦要勤勤去做,即是改惡向善,都要很正確地勤力去做,所以四正勤說,已做的惡,要勤勤去改,對於以前所做很多的惡業,如殺盜淫妄等,因為現在要向善,要勤力去改惡,所以已做的惡要勤勤去改。

  三、 而未做的惡業,要勤勤謹慎提防,不要令它再生起了。已做的惡;要勤勤不要令它再生。

  四、 至於在修善方面,已做的善業,要勤加增進。即以前我能救人,行施捨等,做了很多社會福利的事,是否這樣就算呢?更加要努力勤勤地去做這些善業,而未做的善業,就要更加努力勤勤地去做,以上這四種就叫做四種正當的勤力。

  五根五力都是有「勤」字的,勤就是精進,所謂信、進、念、定、慧為之五根,五根之中。第一要「信」,信之中而且要精進,精進即是叫我們要勤力,不要懶惰。

  五力就是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信、進、念、定、慧這五種,亦都是教我們要精進。又四如意足亦有四種,教我們要欲、勤、心、觀。

  「欲」即我們心中要有正當的希望,但正當的希望,都要自己勤勤力力去做,才可以達到你的希望,所以「欲」是要勤,要一心有一種智慧,所以叫做四如意足。

  七覺知亦有精進在內,所謂擇法菩提分、精進菩提分、喜菩提分等等。《註》七覺知為:一、擇法菩提分,二、精進菩提分,三、喜菩提分,四、輕安菩提分,五、念善菩提分,六、定菩提分,七、捨菩提分。

  八正道內亦有精進,亦教我們由精進來降伏懈怠。因此學佛的人,不是叫你少欲知足,就是消極懶惰,因此這一覺知說明,如果你消極懶惰,就會墮落的了。

  我們試看過去有很多聖賢,由於他們努力精進去修道,才可以成功。例如唐朝的玄奘法師為了求法,不惜經過很多艱苦,去印度留學,結果經歷很多艱難困苦,才學業成功,帶了很多經典回到中國來翻譯,我們才可以認識那樣多佛法。又如唐朝的六祖惠能大師,當時他為了求法,被五祖弘忍大師分派到槽房處舂米,他能夠吃得起苦頭,不要以為去學佛就是可以享受的,而六祖大師能夠在磨房處舂米,亦吃得這些苦頭,結果弘忍大師傳法給他,這是否懶惰可以得來的,不是懶惰就可以修道成功的。

  又如佛在世時,有一位阿律陀尊者,被稱為天眼第一,他的天眼是怎樣得回來呢?以我們凡夫的眼,只可稱為肉眼,只是可以看近的東西,遠的是我們看不到的,衹能見粗的,而不能看見細微的,稍為有些遮障,就看不到的了。但阿律陀尊者因為修行精進,証得天眼通,他本來是王子出身而出家,他在家的時候,本來是習慣享福的,所以當他出家時,在聽法時,就會時常打瞌睡。

  有一次,當佛說法時,他聽了不久,就照樣地打瞌睡,給佛看到了,佛不喜歡人家聽法時的昏沉,打瞌睡又怎可以專心聽經呢?於是佛就在大家面前訶斥他,佛說:

  「咄咄何為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但是阿那律陀尊者仍然在睡覺,聽不到佛對他的訶斥,佛講完經之後,他的同學就告訴他,在佛講經時,他正在打瞌睡,佛於是訶斥他,說他整天在睡覺,阿那律陀尊者於是問佛是怎樣訶斥他呢?於是他的同學就告訴他,佛說你不應該整天只顧睡,就像螺螄蚌蛤那樣昏沉,時常將眼睛合起來,睡到連佛叫什麼名字也不知了。

  阿那律陀尊者聽後就非常悲傷,佛訓斥自己像螺螄蚌蛤,覺得如果自己繼續再這樣懶惰昏沉,將來又怎可以成道呢?於是就發奮起來,立誓以後都不睡覺,從此,他就整天很精進地努力修道,完全不休息和睡覺,但人的精神肉體是有限,有時都需要休息,但阿那律陀尊者七日七夜都不睡覺,經過一段時間,阿那律陀尊者的眼睛生了病,慢慢失明了。

  佛陀對他很慈悲,指出他用功過度是不可以的,其實用功時不應該太急促,亦不可以太緩慢,就正如彈琴一樣,琴上的弦線不可以拉得太緊,否則很容易斷,但如果過鬆,而發不出聲音來。我們用功修道亦是同樣道理,要採取中道,但如像阿那律陀尊者,發奮起來,不眠不休,得到眼病,結果弄到失明了。於是佛就勸導阿那律陀尊者,叫他不用怕,因為失明只是肉眼看不到,還有心眼可以看到,佛陀後來就教他一種法門,叫做「樂見照明金剛三味」。阿那律陀尊者於是依佛所教,所謂反見見自性,雖然肉眼看不見,但心眼可以看得到,結果他就斷煩惱,証得阿羅漢果,而得到天眼通了。由此可見,懶惰是不可以修道成功,阿那律陀尊者聽佛所教,努力精進,因而修到天眼通。

  現在佛提醒我們,要知道懈怠是會墮落的,在一個家庭當中,家庭主婦如果是懈怠,亦都一事無成,讀書的也不可以懈怠,否則考試一定不合格,在於一個國家社會來說,如果人人懈怠,這個國家一定是落後的,所以我們佛教徒,更要知道懈怠是會墮落,墮落到哪裹呢?因為懈怠而導致一事無成,現在已經百事俱癈,怎可以能夠做到為一個人呢?我們墮落,又應該用什麼方法去對治懈怠呢?有時候很多人說,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但你應該試想,人生是很難得的,上面提到世間一切無常,我們應該想想,要提起精神,不應該懶惰,所謂人生在世幾十年,光陰似箭,轉瞬間幾十年,如果你懶惰,到頭來一事無成,你都對自己都交待不過。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