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雪雄居士於二○一○年二月七日往生,享年八十一歲。
我與甘雪雄居士相識於三十多年前,當時本人初接觸佛學,只認識葉文意老師。於一次佛學班開幕時,葉老師突然介紹甘居士為我們訓話。我當時心想,此是何許人也,何故竟能於葉老師之先為我們訓話。只見甘居士走進來時,氣定神閒,充滿自信,精簡地訓勉了同學們約二至三分鐘,便交回講室給葉老師。當時雖然只是短短的二三分鐘,我便深覺得甘居士有獨特過人之處,她的剛中帶柔,言簡意精,巾幗不讓鬚眉的氣度,令我對她留下深刻的印象。當時甘居士有一句說話,是我這三十多年來都時刻記著的,當時甘居士勉勵我們學佛必需以「一以貫之」的態度學習,這「一以貫之」句子,便成為我這三十多年來的座右銘。
羅時憲教授於一九八○年代移居加拿大國家時,我曾建議甘居士勸阻羅老師,以便香港的信眾能繼續受惠於羅老師,但甘居士當時持相反意見,她說應讓羅老師前往加國,原因是一則可讓老師多作休息,二則可讓他多些時間著書立說。甘居士當時的一句說話,令我印象深刻,她說「傳今世當以口,傳後世當以書」,甘居士的出口成文及別具見解,實令我深心佩服。
葉文意老師是佛教界「說法第一」中的表表者,眾所認識,但於其背後無怨無悔地支持著她的甘雪雄居士,也許不是很多人認識。葉老師與甘居士是心靈相通的好友,相信二人都是乘願再來的菩薩,二人目標一致,都是一心及一生以弘揚佛法為己任。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一個是精於講經說法,一個是擅長外交策劃,二人合作,文韜武略,於佛教界大放異彩,令佛法廣傳於香港及海外,其影響之深遠,可說是一時無兩。
甘居士性格爽朗,處事不畏艱辛,弘揚佛法「一以貫之」。她人脈廣闊,魄力過人,組織及凝聚能力極強,一生所作善業無數。她曾協作承辦無數的佛學班,創辦佛教覺光書院。於一九七六年創建佛學班同學會,於一九八一年開辦了香港電台「空中結緣」的節目,於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都參與及贊助公益金百萬行,又於一九九一年於加拿大溫哥華UBC大學亞洲研究所舉辦佛教藝術展覽。
她所創建的佛學班同學會,是由甘居士及葉文意老師及多位大德所合力創辦,造就了不少現時佛教界的翹楚;「空中結緣」創辦了三十年,化育了無數有情,除了在香港廣播外,由多位有心人士協助,「空中結緣」在紐西蘭、澳洲、美洲、新加坡及台灣等地亦曾作出廣播,而在香港及紐西蘭現更仍是在廣播中;公益金百萬行善舉現仍繼續每年舉辦;而她所辦的加國展覽會,參觀人數眾多,不少外國人亦因此機會與佛教結緣。甘居士可說是真正做到了「佛法播於香江,法音廣傳海外」,廣度了無量有情,很多人亦因而受惠,得沾法雨甘露。「創基立業,垂蔭結緣」,甘雪雄居士可說是恰以當之。
一個真正成功人士,除了是能創基立業外,更要確定其所創的基業能繼續延展下去。甘居士亦可說是獨具慧眼,選中了黃燕雯會長為其接班人,致使佛學班同學會會務得以更加發揚光大。
所謂眾擎易舉,眾志成城,弘揚佛法不但是只靠法師或講師,還需要很多其他人士出力協助成就,甘居士從來都只是於幕後默默耕耘,竭力協助弘揚佛法,不求名,不居功,其偉大無我的菩薩行精神,實是我等後輩所應尊敬及多多學習。
今天,甘居士離我們而去,我們當然深感悲痛,但是悲痛之餘,亦不禁為甘居士高興,因為她可說是今生無悔,她所作善業無數,正是娑婆滿願,菩提道上,更上一層。
以甘雪雄三字寫的一首愒,可以簡述甘居士的貢獻。
一呼千百諾,人脈遍十方,末世法弱中,創建同學會,
如旱降甘露,亦如雪中炭,一燈傳萬燈,雄心高萬丈,
空中結勝緣,辦學倡知識,公益百萬行,加國展覽會,
佛學播香江,法音傳海外,眾皆沾雨露,感恩暨惋惜。
甘居士,遺愛人間,藉此機會,我謹代表大家以痛失良師益友,深切懷念及誠心祝願的心情,深深的多謝甘居士獻給我們的一切一切。
最後,讓我們以甘雪雄三字寫的一對輓聯,送給甘居士,以表達我們對甘居士永遠永遠的懷念。
輓聯 曰
甘居幕後 雪中送暖炭 雄心高萬丈
善在人先 末法倡佛學 宏願蓋十方
廖垣添醫生,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歷任廣華醫院及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院長,現執業掛牌醫生。於一九七六年接觸佛學,亦於其時因參加由甘雪雄居士策劃開辦的佛學班認識甘居士。廖醫生學佛經年,與甘居士常有接觸,常讚譽甘居士雖為女子,卻具大丈夫的氣魄,辦事能力,巾幗更勝鬚眉。廖醫生堅信,若非甘居士與葉文意老師的弘願及裁培,他及很多很多的其他的佛學學子,亦不能接觸及受用到世間的至寶
─ 佛法,佛法於香港及海外亦不會像現時般的興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