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青活動點滴 香港佛青通訊 紐西蘭佛青通訊 活動地點說明
往首頁 佛教青年協會簡介
聯絡我們
雷音庫
法師開示篇
學術篇
福智學苑
佛經故事
金口玉言
史蹟篇
閒情篇
特稿
佛青活動點滴
雷音過去期刊
   

學術篇
佛 學 與 心 理 學 系 列 ─ 身 心 安 樂 自 在 學「菩 薩 畏 因,眾 生 畏 果」 高錫年醫生主講,佛教青年協會筆錄

  好高興今年二○一○跟大家談論佛學和心理學。今年因曾醫生較忙碌,下一次講座就邀請了另一位精神科醫生 — 趙玲醫生,她會向大家講解關於佛學與心理學,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們會多舉辦這一類型的講座。每次籌備一個講座都需要幾個月,甚至半年的時間,因為佛經深奧難懂,我想盡量深入淺出。

  我們的題目「身心安樂自在學」有兩個意思,第一,因為身體和心靈息息相關,我們的腦袋與身體緊密聯繫著,所以身體可以影響心靈,心靈亦可以影響身體,不能忽略自己的身體。今次講座就主要針對身體,關於食物和癌症這兩方面。要談及這些,是因為有些症狀,如心情鬱悶,疲勞,提不起勁,或者是專注力差,這有可能是源於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營養缺乏,不要誤認為沒精打采就僅僅是精神問題。第二,「自在學」的意思就是學得好自在。這講座以輕鬆的形式進行,你們可以隨便發問,不用感到拘緊。

  首先,在心理學上,每一個人可以將自己的生命,想像成一條線,在這空間裡有個代表,我們就稱之為生命線(Timeline)。我們可利用這條生命線去觀想過去、現在、未來。稍後我會講解觀想的用處。觀想是很有用處的,如果想要減肥,可在「未來」觀想自己會變得更瘦,更健康和精神煥發等。籍著觀想,給自己一個推動力,去繼續堅持。再來談生命線,有些人坐下來,就叫現在,過去就在自己的背後,將來就在前面,這是第一類人。第二類人就是橫向發展的,過去處於自己的左邊,現在就在這裡,未來則處於右邊。你可以觀想自己的生命線,如何在這個空間裡表現。第三類人有V字型生命線,過去就在左邊的前方,現在就在這裡,未來就在右邊的前方,有些人則左右手相反。

  大家可不可以想像到自己的生命線在哪裡?可以很簡單的想像,五年前,四年前,三年前,兩年前所發生的事。你可以閉目,或是睜開眼睛,思考究竟生命線在哪兒,然後想像一年後,兩年後,三年後,四年後,五年後的事,用自己的想像,觀想自己的生命在哪裡。

  大家可以想到嗎?在坐有沒有人想像到生命線是前後的?有嗎?那很好,因為擁有這種生命線的人大都可以將「過去」放在自己的後面,不會過分擔心過去的事,專注往前看,這就是這種生命線的特點。

  在坐有沒有人想像到生命線是橫向發展?有嗎,請舉手。有更多人是屬於這一種,這類人就比較多顧慮,擔心過去,現在,將來的事。我有一個病人有抑鬱症,他告訴我九成的時間是在過去,未來,只有一成的時間在現在,以致他經常憂心忡忡,他的生命線是橫向發展的。

  有沒有人想到自己是V字型生命線?有嗎?有一個,擁有這種生命線的人,把過去,未來的事放遠一點。

  請大家記著你們的生命線,因為「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這就跟現在、未來、過去有密切關係。如果你想改變你的現在,未來的話,你可以想像一條你想要的生命線,將觀想放在那一個位置。

  (聽眾提問:有些人的生命線是上下伸展的嗎?)

  有的,就如佛經所說,有十方世界,但很少人將過去放在下方,將來放在上面。西方人比較少有這種生命線,因為十方世界是印度的觀念,在印度或許會找到有這種生命線的人,這一種有點類似前後生命線的,不會擔心過去,對未來樂觀。這可能是淨土的生命線,我們可以學習。這個問題我也想過,因為有十方世界,如果沒有上下的話,就只有八方,他的提問是一個很好的提醒,觀想的時候,就觀想淨土在上面,這是很好的方法。

  你可以嘗試想像生命有一條線,未來就在某一方。試想想你五年前的事,你第一時間就將「五年前」放在某一個位置。這個是一個心理治療的方法。另外你亦可以動身站起來,想像這裡是現在,然後走到你五年前的位置,重拾五年前的感覺。這就跟唯識裡,第八識裡所隱藏的有關係。其實你可以將過去的記憶保存在第八識裡,我所說的生命線,就是在第八識裡把記憶找回來。不管是彎曲或筆直的生命線,都會有某些位置讓你回憶起某些事。

  你可以在睡前觀想五年前,十年前所發生的事。你對時間的觀想就是你的生命線,像一把尺去代表自己的生命。當然越遠的就越看不清,最遠的通常都是去到三歲,三歲前的記憶就忘掉,當然有些催眠療法可以喚回前生的記憶,不過這就不在我今天談論的範圍內。因為需要多點時間去討論。

  在討論我們的題目之前,我想跟大家介紹一位醫生 — 史賓賽.強森(Spencer Johnson)所著的暢銷書,銷量接近一千萬本,有二十國語言的翻譯。這位醫生畢業後沒有從醫,卻成為傳理系的作家。這個故事可能大家都聽過了,但當我說了這個故事之後,可能你們會發覺它好像一個佛經的故事呢。佛經故事雖然都是二千五百年前的故事,但佛經的道理卻是很現代的。

  這本書名為《誰搬走了我的乳酪?》(Who moved my cheese?)。故事發生在一個迷宮裡,裡面住著兩隻老鼠,和兩個小矮人。小矮人一個叫牢,一個叫騷,加起來就叫牢騷。他們都是吃芝士。有一天,他們在某地找到一塊很龐大的芝士。他們以為芝士一直吃也不會吃完,每天都跑到那裡吃芝士。直到一天,兩隻老鼠發現芝士不見了。他門就互相討論芝士的去向,其中一隻提議去尋找另外一塊芝士後,他們倆就馬上跑到其他地方尋覓。但是兩個小矮人有另一個想法:「芝士不見了,究竟是誰偷了?是誰移動了我的芝士?」兩個人就開始發牢騷。阿牢心想:「這是屬於我們的芝士,是誰不問自取拿走了?」他幾天也沒有芝士吃,開始感到肚餓,卻繼續在發牢騷。而阿騷覺得只在發牢騷是沒有用的,芝士不會因為發牢騷而變回來。他就跟阿牢提議找芝士。阿牢卻拒絕,因為他覺得一塊大芝士,不可能這麼快被吃掉,深信芝士一定藏在某一處,只是被人搬走了而已,如果找到那個人,就一定要他物歸原主,根本不需要自己動身四處尋覓芝士。而阿騷明白等待不是辦法,便主動走遍迷宮尋找。最後他終於如願以償,找到他想要的芝士。阿騷在迷宮的牆壁上面寫下他的感受:「我們一直所吃的芝士,是不是真的存在?」、「我們是否沒有察覺芝士開始變小?」、「是否沒察覺芝士快被吃掉?」、「芝士是否已經變壞了,而被丟掉了?」、「我們應該繼續怨天尤人或等芝士回來呢?」、「還是我們應該找出搬走芝士的人呢?」

  故事雖簡單,但充滿著佛教的哲理。如教人要放下執著,了解世事無常。在西方人眼中未必明白這是一個佛教的故事,而是一個有關改變的故事,教人在逆境的時候,要懂得轉變。因為所有佛經都含有這個道理,但我們是否真正了解這個道理?我們要首先認識佛教的基本原則 — 因果原則。因果是什麼?我會把因、緣、業、果分開來解釋,這樣有助於理解。

  首先解釋「業」,就是身口意三業,身口意三業的果報並不會即時顯現。舉一個簡單例子:若吸了一口煙,便立刻患上肺癌,那還會有人吸煙嗎?正因為有些人吸了二十包煙,二百包煙都未曾患上癌症,才繼續吸煙。有統計顯示,若有十個人在十年裡,每天吸煙一包,當中其實只有兩個會患上肺癌。雖然統計結果不驚人,但當不幸患上肺癌,那康復的機會就近乎零。有些人用生命來作賭博,希望自己可成為那五份四的幸運兒。若果一支煙就足以患上肺癌,就不會有人購買煙草,除非是想自殺的人。但肺癌亦很痛苦,相信也不會有人選擇以吸煙這方法自殺。

  佛教所提及的「異熟果」,牽涉到來世,今世所作的業,果報要等到下一世才顯現。但亦有「現世因果」,像是吸煙,果報會今世顯現,不用等到來世。雖然不是一口煙會導致肺癌,但若是二十年持續吸煙,那會大大增加患肺癌的機會。正是因為業所衍生的果報並非即時顯現,人們就心存僥倖,以為果報不會發生在自己上。但這些業其實從來沒有消失,業會累積在未來的「因」裡。以前種種業所累積下來的就是現在的「因」。這個「因」,包括是基因遺傳,童年經歷,以前所作的事,都種了各種因,就是佛教唯識宗所說的第八識。

  而「緣」,就比如說配偶吸煙,或在酒樓食肆吸入二手煙。因、緣、業、果的關係可以用一個例子解釋:若家人基因遺傳裡有癌病基因,配偶吸煙,工作環境裡吸入二手煙,再加上你本人吸煙的話,患上肺癌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

  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人們因為不覺察到自己身體的毛病,要直到患肺癌的果報顯現,才心慌意亂,苦尋解決方法。在未發現肺癌時,其實有沒有想過可以改變一些生活習慣來預防癌症呢。身心有很密切的關係。思想樂觀當然是好事,如果經常擔驚受怕,生怕患上種種疾病,精神就會處於很緊張的狀態。當然行動亦需要謹慎。你要相信自己不會患上肺癌的同時,亦不吸煙。我們所作的每一種業都會慢慢累積下來,有數可計,從不會因時間而流失。「畏因」是指清楚明白所作的業會帶來什麼因,導致什麼果,繼而謹慎行事。而不是等到災難來臨,才開始恐懼,因「畏果」根本無濟於事。患癌要切除腫瘤,或是接受電療、化療等,電療化療後亦可能產生更多的問題,如食道、肺、腸道問題。人們因為沒有覺知,或是知而不行,這就是因果的問題。我們需要留意的,是因、緣、業,而不是僅僅去擔心「果」。當你已經懂得擔心你的因、緣、業,你就不需要擔心你的「果」。如果你戒了煙,仍不幸患上肺癌,都不需要怨天尤人,因為你已盡了自己的責任。要明白過去、現在、未來的關係。試想想這一生裡有沒有什麼事情是令你痛苦困惑的,這是你以前的因、緣、業所引起的果。如果想未來的果更好,這是一個樂觀的想法,你現在就得好好照顧你的因、緣、業,那將來的果就會更好,並不需要擔心惡果的發生。

  關於癌症的成因,有研究指出無煙無酒可減低三成患癌機會,吸煙可致肺癌和其他癌症,而酒就有傷腸胃,因為酒穿過腸道和肝,可致腸癌和肝癌。

  第二就是飲食,好的飲食習慣亦可以降低三成患癌機會,但飲食這問題比較複雜。吃素是否必然令身體健康?不錯,吃素是比較好的,但吃素的人需要留意,如果吃素的方法不正確,就會導致營養不良,甚至是其他毛病出現。現在已有很多研究顯示吃紅肉類跟癌症有關係,因為肉類含有化學附加劑。燒烤過的食物都跟癌症有關。

  日本提倡一套延壽飲食法(Macrobiotic Diet),此飲食法是九成以吃素為主的,有一成是吃海產類。這套飲食法是二百多年前日本人所發明的,在坊間流傳了很久,具有防癌和治癌的作用。而中醫就截然不同,中醫不是一個有完整系統的食療,通常是用某一種食物對治一個特定的疾病。而日本的延壽飲食法就如同吃素一樣,是全套的飲食法,無論有病與否,都是吃同樣的食物,這就是分別所在。如果有正確的飲食習慣就已經避開三成患癌的機會。

  人死主要有兩大原因 — 一是一個大器官失調,另外是癌症。大器官失調主要包括腦失調,如痴呆症;心臟器官失調,如心臟病;肺器官失調,如肺氣腫;或是肝器官失調,需要換肝;或是腎器官失調,有排水的問題。如果不是這幾種大器官的失調,病死的最大原因就是癌症,如子宮頸癌、卵巢癌、腸癌等。如果希望死亡的時候舒服一點,就需要現在開始好好照顧身體,將來就不會被病魔纏身。人死是必然的,雖然沒有方法把生命延長至二百歲,但至少可以減少死亡時的痛苦。無論是在身體或是心靈上,都得好好照顧你的業,即是你的行為。

  如果有做運動的習慣,患癌的機會會少5%。而因遺傳基因而致癌,只影響5%,不需要過分擔憂。雖然有某些癌症,如乳癌,主要是遺傳基因引致,但就大多數癌而言,遺傳的「因」,都要有「緣」,和「業」,才會產生癌症。如大腸癌通常是因為飲食習慣差,少吃菜,大便不暢通,經常便秘而導致的。這些都是日積月累而產生的。遺傳當然有影響,例如大腸裡有息肉,當有病變的時候,息肉會演變成大腸癌。但除了遺傳的因素外,我們需要檢討自己。

  另外亦有很多致癌的因素。如當年原子彈爆發,所產生的輻射會致癌。古時掃煙囪的人,因經常吸入煙塵而患癌。醫學越先進,就越能改變錯誤觀點。癌症終究都是個人的責任。要想一想如何預防癌症,然後切實行動。

  吃素有分很多種類,有全素、蛋素(素食和蛋類)、奶素(素食和奶類),和蛋奶素(素食,蛋類和奶類)。有很多人不吃肉類,有些人只食素和海產類,就如延壽飲食法(Macrobiotic Diet),都是九成吃素的,可以說是半素食(Semi Vegan)。為了瞭解吃素是否一定更長命,我曾閱讀過很多有關的書籍,如雷久南博士,「楊枝金露」,發現各個學說有區別,令人混淆。有些研究顯示吃素會延壽約兩年,另外有說是一年,三年,可是有研究亦發現,長壽的主因未必是吃素,或許是吃素的人大多不煙不酒。更有研究指出吃素反而令人血管阻塞。吃素和健康狀況的關係有正反兩方面的證據,然而多數的證據都指出吃素是對健康有利的。

  在香港要吃真正的素很困難,因為在餐館裡的素通常加了很多油,所以必需注意吃素是否真的吃得健康。另外也要看吃素後會否有疲累的感覺,如果有的話,就要小心一點。我有病人吃素,但血色素下降到8(普通女性一般是11,而男性是12點多。)有一位吃素卻患癌的病人血色素更下降到1,有出血的情況,接近瀕死邊緣。但因為她執著於吃素,不肯接受吃葷的人所捐的血。通過用佛理勸導,最終她同意接受輸血。佛理說的都不是歪理,而是強調福慧雙修,不能缺一。如果有福缺慧,福也不能持久,就如同父親很富有,兒子卻因為愚昧無知被人騙掉父親所有財產,有福都不能享受。我們需要用智慧來解決問題。科學就是找尋智慧,比如用科學找出癌症的証據。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