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青活動點滴 香港佛青通訊 紐西蘭佛青通訊 活動地點說明
往首頁 佛教青年協會簡介
聯絡我們
雷音庫
法師開示篇
學術篇
福智學苑
佛經故事
金口玉言
史蹟篇
閒情篇
特稿
佛青活動點滴
雷音過去期刊
   

法師開示篇
學佛答問 暢懷法師解答

問: 假使有家人往生了,是否不可以哭?如果哭了又有什麼問題?
答:
在農曆十月初一日那天,北方習俗絕大多數人要到個人墓地痛哭一場,否則別人會指責你是不孝兒女。有謂:「衣食足,禮儀興。」豐衣足食的時候,無論是喜事或喪事,規矩禮儀總是多得很。經濟還境越是充裕,規矩越是繁複,越是講究。倘若衣食不足之時,什麼規矩都沒有,什麼都不講究了。當世間上有戰爭的時侯,老伯性死亡後有殮葬儀式嗎?不知有多少人暴屍街頭無人認領,能夠草草埋葬已算很好了,還會講究什麼儀式嗎?
  喜事喪事的儀式是沒有標準,年代不同或地區風俗習慣各異,葬禮儀式是不一樣,儀式規矩只是老百姓思想變化出來,根本沒有的。依佛教認為這些儀式規矩是迷信,浪費金錢和時間,對亡者又沒有幫助。它會跟隋時代變遷而變化,所以它是假的。
  好像香港人辦喪事有「擔幡買水」這個儀式,在上海、杭州一帶的北方人就不是這樣子辦喪事。北方人往生後,亡者的兒女一個盆內焚燒金銀衣紙,到出殯的時侯,亡者的大兒子跟著靈柩後面走,一面哭一面燒金銀衣紙,走出市外後,他把盆子捽到地上打破它,這個儀式在以前北方風俗被視為相當重要。隋著時代轉變,儀式亦改變了。現在不再是一面走面哭著燒金銀衣紙,而是一面走一面唱大戲。如果觀眾想看攬住不許走,便要多停一會。大家比較一下香港跟北方的喪禮,就明白這個規矩靠不住,是人為的,根本沒有規矩,沒有根據,是自已製造出來。
  北方還有這個風俗,就是當一個人快將斷氣時,要替亡者換上壽衣,其實這樣對亡者甚為不利。因為人在臨命終時,四大分離是很辛苦,在這個時候移動他的身體,他受大痛苦。替亡者換上壽衣有什麼作用呢?一切儀式規矩都是金錢作怪。辦理喪事儀式最好是簡簡單單,棺木也用不著選取名貴木材,不要浪費金錢風光大葬,事情辦完了就算。
一般人對於處理先人骨灰極之重視,如果有親友在外國往生遺體火化後,一定要把骨灰從外國運返香港或大陸安放。人死後等於木頭石塊,有什麼值得重視?在哪裡地方安放骨灰並不重要。我們出家人,那些高僧大德往生後,骨灰都被撒入大海裡,不用供奉在哪個地方。多麼洒脫!有些居士亦效法這樣處理自己的身後事。
  有謂:「閻王要你三更死,不許留人到五更。」這個思想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有沒有這回事?人的生存意志力量是很強大,假使亡者牽掛著他的家庭眷屬或朋友,這沒有看見最後一面,他斷不了氣,一見面心願了結,就即時斷氣。這個力量強大得可以持續三天五天也不走,閻王也沒他辦法!
  十多年前,我校有一位小學校長的姐夫患癌症,我送他到法國醫院,跟他講四大皆空道理,送給他一串佛珠,又教他念阿彌陀佛聖號。三個月後他敵不過癌魔快將往生,醫生通知他的家屬到醫院見他最後一面,醫生預計他的生命只能維持到當日下午五時許,可是到了第二天的下午五時他還不斷氣。他的家眷找我去醫院看他,到了醫院後,我再對他講四大皆空道理,教他放下一切,又為他念佛號。大約十分鐘後,我聽到他的眷屬大哭,只見亡者流下兩行淚水,安詳地走了!以前他為什麼不肯走?因為他才四十多歲,有一間工廠,還有兩個年幼女兒放不下。一個人臨命終時,耳根仍然很利,他聽到我的開示和佛號聲音。他明白了道理,放下便走了。
  地藏經有講:「人往生後七七四十九日之前投生。」這個講法是不一定的。我曾經親自聽到鬼魂附身講的話,他說他要報仇,已經等了幾十年,報不了仇他不願投生。神識力量強大得可以控制幾個月、幾年、甚至一百年也不投生。
  一個人臨終時,因為放不下六親眷屬,心有罣礙不願往生,他的身體在受苦,心在受苦,你還在他身邊哭哭啼啼,更令他留戀不捨,更增加他的痛苦。在亡者面前哭對他只有害而無益,佛教認為最好方法就是對他念阿彌陀佛,對他最為有利,是最大幫助。

問: 我是五戒弟子,請問可不可以同時安放觀音菩薩像及黃大仙、呂祖神像?
答:
按佛教道理皈依三寶後,只供奉佛、菩薩或羅漢等。假使你家裡供奉什麼神什麼仙,就是神佛不分了。你已是佛教徒應該盡量避免供奉什麼神什麼仙。若有家庭成員一定要供奉其他神或仙,你可以把祂放在佛菩薩旁邊,供點香和素菜也不成問題,但是不要對祂叩頭頂禮。

問: 我以前誦金剛經、地藏經及阿彌陀經的,現在年紀大了,精神不夠,可否只念佛號?
答:
現今中國的佛教徒大多數修淨土宗,他們專念阿彌陀佛,不念其他佛菩薩聖號,也不用誦經。修禪宗的人只是打坐參禪,參「念佛是誰?」也不需要誦經,持咒、念佛。大多數佛教徒初入佛門之時,都是誦經持咒求福報。他們剛入佛門,所以不必批評他們。要是學佛已幾十年,可以專修一個法門,叫做一門深入。修行最重要是適合你的根機和精神,專念阿彌陀佛是易行道,比較容易修持,誦經比較勞心費神。唐朝詩人白居易曰:「看經費眼力,修福畏奔波,如何度心眼,一句阿彌陀。」偈中的意思是我年紀大了,看經不夠眼力。修福要勞碌奔波,體力支持不了。如何能淨化身心呢?就是念阿彌陀佛。你現在不誦經,只念佛號是可以的,沒有問題。

問: 我受了五戒,可是有一次我破了酒戒,現在是否只剩下四個戒體?怎麼辦?
答:
俗語有云:「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以前的大文豪、大詩人都喜歡喝酒,就是成了仙也有喝酒,酒的魅力真是難以抗拒。
  近幾十年醫學倡明,從種種的醫學實驗分析,証實酒精對人的身體有極大傷害。在一些健康講座中,醫務人員時常勸喻大家勿喝酒。政府當局也時常在電台、電視台播放廣告提醒駕駛人士,切勿酒後駕駛,否則會被檢控。前兩天有一個的士司機被判坐監,因為他酒後駕駛,到處闖禍。
  現在喝酒的情況越越嚴重,阿拉伯回教國家有見及此,在兩年前開始制訂酒戒,嚴重犯酒戒的人被判處死刑,輕的則要坐監。你看我們釋迦牟尼佛有多麼大的智慧,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已洞悉酒精的傷害而訂立酒戒,飲酒有三十六種過失。當時古印度在文明方面還是很落後呢!現在回教也制訂酒戒,你是五戒弟子,應該有把持自己的能力。你犯了酒戒就要在佛菩薩前求懺悔,懺悔後重受酒戒,答應以後不再重犯便可以了。

問: 為什麼佛教的禮節儀式有那麼多跪拜?出自內心的尊敬不是更好嗎?
答:
懂得提出這個問題,表示你這個人有點思想,有點知識,亦表示你是一個初入佛門學佛教的人。世間上有知識的人都重視理論,不重視事相,這樣的人佛教叫執理廢事。那些知識水平比較低的人重視事相,佛教稱為執事廢理。佛教理論既不可以執理廢事,又不能執事廢理,理是空事是有,空有等量齊觀,要雙管齊下兩樣並用,叫做理事圓融。儒家也說:「誠於中,形於外。」如果不形於外,怎知你有誠心。如人有說:「我有好心就可以了,何必要做好事呢?」如果你不做好事,怎知你有好心啊!
  以我們佛教皈依三寶受五戒做儀式為例,只是一種儀式吧!大學問家、知識分子可能認為是多餘的,做儀式有什麼用?我不皈依三寶一樣可以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何必做儀式。一定要受五戒嗎?我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又不飲酒,受戒與不受戒有什麼關係?做儀式沒有意思。香港有一位很有學問的知識分子發心要皈依三寶,他認為只有台灣那位高僧才夠資格為他做皈依儀式。他曾經兩次到台灣拜訪那位高僧,可是兩次拜訪都撲個空。於是他說沒有人有資格給他做皈依師,只有皈依自性三寶吧!結果出了問題,由於他不守本份,太太跟他離婚。問題在哪裡?就是在儀式上沒有做過皈依三寶受過五戒。假使他正式皈依三寶受過五戒,可能不會發生問題。
  我講幾個真實事例給大家聽,關於做過皈依儀式的好處:有一個寡婦,丈夫剩下大筆遺產給她,後來給人家騙去了。她本來想找黑社會人物把騙財者的腿打斷報仇泄憤。忽然想到自己已皈依三寶是佛教徒,不應該做傷害人的事情,縱然他是一個騙徒,用欺詐手段令自己損失了錢財,可是冤冤相報何時了呢?終於她把報仇念頭打消了。另外有一個年青佛教徒,知道天文台正懸掛三號風球,心內即時生起一個念頭:明天掛八號風球就好了,不用上班多麼好啊!他再想深一層颶風威力強大,會造成人命傷亡,財物損失,自己是佛教徒,怎能這麼自私:願自己得安樂,讓別人受痛苦。這樣不是與菩提道背道而馳嗎?他能醒覺,就是得到戒體的好處。還有一個高級警察犯了戒,哭哭啼啼告訴我,他內心覺得很慚愧。由這些事例大家看見皈依三寶受五戒的好處,不要以為做儀式只是形式上的事
情,要知道做過儀式的人就有戒體,這個戒體有著強大無形力量護持著受戒者。佛教徒如有犯錯,他的良心自動自覺地責備自己。戒體的力量能提醒我們行正途,有止惡防非的作用。非佛教徒沒有皈依三寶受過五戒,做錯事情不易悔改。
  佛教講理事圓融。你說你內心尊敬佛菩薩,你如何表達出來?跪拜就能表達出來。禮佛不是表面動作,而是出於內心的尊敬,跪拜表示你謙卑有禮。因為你
初入佛門,不懂跪拜意義,所以你未能領略這種威受。俗語有云:「禮多人不怪。」何況我們所禮的是佛菩薩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