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青活動點滴 香港佛青通訊 紐西蘭佛青通訊 活動地點說明
往首頁 佛教青年協會簡介
聯絡我們
雷音庫
法師開示篇
學術篇
福智學苑
佛經故事
金口玉言
史蹟篇
閒情篇
特稿
佛青活動點滴
雷音過去期刊
   

學術篇
試釋佛說「方便品」時五千大眾退席之因緣 李振聲

《法華經》是印度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公元三世紀的大論師龍樹菩薩所著的《大智度論》中,已多處引用《法華》的經句,可見它的出現更在龍樹菩薩之前。
其實,印度佛教自佛陀滅後先出現原始佛教,其後再形成部派佛教,由原先重視實踐修行佛教,漸演變成煩瑣的學問佛教。《法華經》的出現是配合當時漸流行的般若思想而來的。般若思想破斥部派佛教的有執,宣說「緣起性空」的理論,貶部派佛教為小乘,建立大乘佛教,要求將佛教回歸到釋尊的本懷(釋素聞,1994,P25)。
《法華經》就在這種回歸的思潮下,提出了「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思想,融會菩薩、緣覺、聲聞三乘|即大乘、小乘的分別,歸為一佛乘,又以小乘─聲聞、緣覺二乘為方便權說,終究要成佛,調和了大小對立的爭論(釋素聞,1994,P26)。這對後世的影響頗為深遠,當傳至中國後,更借此開創了天台宗,成為該宗的根本典籍。
進一步說,所謂「開權顯實」,即是釋尊在《法華經》上,明確說出聲聞、緣覺二乘的果證只是方便說,菩薩才是「大乘」,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理想,以入究意涅槃為目的。二乘亦要終究成佛,才是徹底的圓滿。當然,這種論調定引起不少爭論。小乘從本身的立場看,並不認同,他們堅持阿羅漢與佛所證的涅槃並沒有分別,因為該修已修,該斷已斷,與佛不相上下。故此,才會引發出《法華經》中《方便品》中一段頗為特別的記載─當佛開始說法前,竟有五千大眾集體從座而起離去退席一事。這種情況在其他佛經中是絕無僅有的,因為每當佛說法時,與會大眾總是歡喜踴躍,細心聆聽。要瞭解退席事件的因由,必須從整次法會的內容脈胳來研究分析。
《方便品》是《法華經》的正宗分的開始,對全書具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很多根本及重要的法理,均在此品中先作預告,其中特別是對佛法權實的分別。因為佛法甚深無量,對一般根器未成熟者只能作方便說,而對根熟者則可作如實說,這是相當重要的,亦是退席事件的根本原因。「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由於是舍利弗的請法,佛始從無量義三昧起,首先告訴舍利弗,諸佛的智慧深奧非常,無法用世間的語言去衡量,說明。雖然智慧門已對眾生開放,任何人均能借此進入佛陀本懷,但愚癡眾生往往不得其門而入,甚至二乘的聖者─聲聞與辟支佛亦一樣。這猶如當頭棒喝一樣,直指出小乘人的並不究竟。佛隨後解說正因為小乘人的未能破除執著,以解脫的境界為我,以法為我,故返不得已「從成佛已來」,唯有以「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目的就是要使一切眾生遠離執著。凡夫的執著就是煩惱,必須破執才能解脫。這種「稀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其他人,即使是大阿羅漢也無法知道佛的智慧。舍利弗於是不斷追問這種不易懂的稀有難解是甚麼,而佛亦不斷止!「舍利弗,不須復說。若說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當驚疑。」而拒絕解說。
其實,舍利弗在釋尊的弟子中已是稱為智慧第一的了,尚且如此。因為在釋尊心目中,這種稀有難解之法,既然不是一般凡夫二乘所能聽懂和接受的,說了反而不好。因為若是妄想以管窺天,以小量大,難免引起偏執而誤解。甚至那些得少為足的增上慢人,聽了即生驚疑,而不信此《法華經》的義理。
當時果然如佛所料「有諸聲聞、漏盡阿羅漢千二百人,及發聲聞辟支佛心」的四眾弟子聽了佛所說後,都產生疑問,為何尚有難解難懂的佛法?他們都自以為所證所斷所修的層次與程度,應該跟佛不相上下,甚至相等。於是在他們當中亦有人作是念:「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而今不知是義所趣?」佛得解脫,他們阿羅漢亦得解脫。只要親到涅槃地,即名解脫,為何連尊者舍利弗都不能獲知佛所得法的義趣呢?
道理在於「佛說一解脫義」指的是遠三界之煩惱、離生死之繫縛。從大乘佛法的立場看,小乘聖者所得的解脫,只是到達實證五蘊非我的層次,故一旦進入無餘涅槃的肉體物化之後,便不欲再來這三界五趣投身了,是並不究竟的。而大乘的解脫則是指雖不離這五蘊四大的身心,但亦不被這五蘊四大的身心所困擾污染,既不依戀,亦不厭惡,更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饒益眾生,成就無上菩提佛果,能自由往來於生死苦海中,才是第一解脫,最大解脫。
舍利弗多次代表會中大眾向釋尊請求,甚至表示,「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所以者何?是會無數百千萬億阿僧衹眾生,曾見諸佛,諸根猛利,智慧明了。聞佛所說則能敬信」。會中自有利根者,堪能聞受大法的。
佛陀最終答應說此甚深難解之法,「汝已慇懃三請,豈得不說!」在佛陀說完這句話後,卻有會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離開了會場,佛陀並未加以制止,只是默言不語,任由他們離去。正如佛陀隨後的解釋「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這些並不是普通的信眾,可能是大有修行的人,只是本身證悟不夠徹底,修行不到家,還未解脫,就認為自己已經大徹大悟了,得到解脫了,才被佛稱為「未得謂得,未證謂證」。他們已有增上慢心,自然不容易接受大乘佛法了。很多人在此批評佛陀不夠慈悲,對這些信眾採取放棄的態度。其實,這是迫不得已,他們既然不願意接受大乘佛法,就算多說也是徒然的,所謂「佛度有緣人」,而他們卻不是有緣人。佛陀很清楚因為這五千人的善根、福德、因緣暫不具足,所以再不強留他們。
佛陀又告訴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因為當這些人退席後,佛陀反而可以痛痛快快地說出稀有難解,純圓獨妙的大乘佛法,再不用考慮有誰還猶疑不信,甚至聞法之後驚惶失措,興起譭謗了。
誠如佛陀所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大事因緣是甚麼呢?其實就是要使各層次的眾生,不論凡夫、二乘、甚至大乘,最終都能趣入「一佛乘」。這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及「入佛知見」,合起來叫作「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眾生本具佛性,只是被無明煩惱所塵封了,需要佛來說法開示,打開智慧之門,顯示出眾生本來各具的佛知佛見,令眾生得以悟入,發現自己本身就跟諸佛的知見相應相合,但更重要的是要眾生倣效佛,以菩薩行,同成佛道。這雖然使用種種權巧方便,說種種不同層次的法門(二乘、三乘法),其實只是一個引導,並非最終目的,所以說:「無有餘乘,若二、若三。」「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亦即佛智,依此才可成佛。
反觀退席的阿羅漢,不單不知「諸佛如來但教迤菩薩事」。更懷疑佛故弄玄虛而退席。佛才慨嘆:「此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因為他們誤認為「已得阿羅漢,是最後身,究竟涅槃,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見求法自滿是最大的障礙。心量不夠廣大,信心不夠堅實,得少為足,自以為得到解脫,才令到五千與會阿羅漢退席,錯失得聞大乘正法的機會。這並非佛陀捨棄此輩眾生,而只不過是希望令說法更為圓滿,才向留下來「無有枝葉,純有真實」的利根先說法,待日後再有機會,才向退席者再說大乘之法。這樣反更見佛陀說法的善巧方便。

參考書目:
釋素聞導讀《妙法蓮華經》1994
香港:密乘佛學會

聖嚴法師《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2002
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