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期 佛法自由談
|
|||
答 |
|||
|
自性妄想是虛妄的,沒有的,忽然生起的。好像男女談戀愛,未談戀愛前,對方所做的一切你都不會理會,也不會有痛苦煩惱。談戀愛初期互相遷就,相處融洽,依依不捨。相處日子久了,感情加深了,因有種種不同的原因要分手,那時痛苦萬分,苦不堪言,有些人甚至以自殺求解脫。若是時間沖淡你的思憶,經過一年兩載,你根本不會想起這個人。故此,這是妄想心的生滅,當初妄想心從何處生?從何處滅?煩惱痛苦就是從虛妄來的,從虛妄消滅。我特別用這個世俗的例子解釋,是希望你們易明白,佛教有謂「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這種妄想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放下了就什麼都沒有,好像天空的浮雲一樣。親戚朋友也是如此,時時來往,互相照顧,感情深厚。假若親友有病,你會因他而憂傷。如果他死了,你就更加痛苦。假若親友借了你十萬元,他有錢也不還給你,你的瞋恨心隨即生起,你覺得他無情無義。如果他病了,你認為他是活該的,因果報應來了。如果他死亡了,你心裏可能叫好,死早些更好。當初彼此深厚感情從何而來?又從何而去?後來變成冤家對頭,這觀念又從何而來?從何而去?轉眼就變了。很多夫妻結婚初期甜蜜恩愛,婚後不久便發生磨擦,成為仇人。更有些夫妻未到退休已擔憂退休後,兩人怎樣日夕相對。以前依依不捨的心變了仇恨心,這一念心也是無來處的,是假的,是我們的思想作怪。思想可以令你快樂,也可以令你痛苦煩惱。我們說這種思想是賊,劫奪我們的財物而不知。以前中國舊社會的婚姻是盲婚啞嫁,由父母作主,婚後夫妻各守本份,生兒育女,融洽相處,和諧到老也沒有問題。現代人崇尚自由戀愛,殉情自殺和離婚的人非常多,新社會的人究竟是快樂還是痛苦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