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青活動點滴 香港佛青通訊 紐西蘭佛青通訊 活動地點說明
往首頁 佛教青年協會簡介
聯絡我們
2009年報
年報目錄
  序言
  本會組織
  各小組一覽表
  每週活動表
  修學與弘法
  福田與公益
  佛學書籍印贈
  鳴謝
  回年報首頁
    本會導師暢懷法師會員大會開示

導師暢懷法師開示,由定堅師擔任粵語翻釋

  各位董事、各位會員,今天是佛教青年協會舉行會員大會暨迎新日,亦是迎接新會員的好日子。
  我們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經典,共八千多卷,修學佛法離不開四個字:『信、解、行、證。』首先是信仰佛教,信了之後,接著學習佛法,理解釋迦牟尼佛教導的方法,依教實踐行持,當理解與行持的功夫達到標準,就能証道。『信、解、行、證。』是修學佛法非常重要的四個步驟。昔日中國佛教的主流方向,特別強調信和行這兩方面,對於理與證不甚重視。古德說:「說得一丈,不如行一尺;解得一尺,不如行一寸。」可見古德重視修持而不重視理解,這是近數百年的情況。古德經常提到『華嚴經』上的兩句話:『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特別是強調『信』這個字。那時候,一百個佛教徒之中,修持者可能有三十至五十人,能夠理解佛法難有三、五人。就是信仰的人多,實行的人亦不少,理解的人猶如鳳毛麟角,不過,近年佛教正在日益昌盛,台灣、香港以及東南亞等地,理解佛法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台灣,這三十年來佛教的發展,可以說更勝中國佛教過往三百年的發展情況。
  佛教徒有兩種派別:一種是保守派,另一種是開放派。世間法亦然,有些人主張保守,有些人主張開放。台灣佛教富有遠見,早已實行開放,是改革先鋒,傳播佛法,納收信眾之數難以計算。這是一個實証,開放勝過保守。中國佛教於過去三百年,一直行保守路線,佛教一直走下坡,舊方法不適用,就要棄舊取新。弘揚佛法,扶持正法延續,不離改革,必須打破不合時宜的傳統思想,從前是出家人主動佛教,這幾十年轉由居士策動。佛教徒之中,居士佔大多數,理應是動力的核心,不是出家人。由出家人主導,試問怎麼可把佛教發揚光大?因此應該將主導移交居士負責,他們分佈層面廣泛,推動力量更強更大。在家居士要採取主動,多些籌辦及參與佛教活動,多些和社會大眾打交道,讓多些人有機會接近佛教。
  以前中國的出家人大多數與外界互不往還,時常閉關自守。幸好呆板封閉的佛教主流,到我這一輩為止。往後採用開放式,不再取用往時的閉關式。佛教不融入社區與大眾連繫,哪裡有人皈依三寶呢?舊日中國大陸一百人中,沒有幾個皈依三寶,原因是廟宇大門終日關上,怎能普渡眾生?如何利樂有情?很大問題。
  近三十多年,台灣、香港和東南亞均已打開寺院大門,佛教漸漸深入民間,更為大眾提供服務、做了頗多有利社會的工作,所以佛教現已發揚光大。往昔佛教活動全是出家人主導,很少有居士參加,是小圈子活動。如今改由居士策劃籌辦,無論是法會或是其他活動,有二至三位出家人出席聚會,居士就有好幾百人。整個架構變動了,我們佛教青年協會所有籌備設辦事宜,皆是居士們發動推行。台灣、香港和東南亞,佛教正蓬勃發展,是近二千年罕見的現象,因為這幾個地區是開放式的佛教。
  往時佛教活動只有幾個出家人及廖廖可數的居士,現在參與法會的居士相當踴躍。我不主張放焰口,提倡三時繫念。放焰口由七至九位出家人主持,與會的居士多達數百人,焰口本子難念誦,大部分人只是來聽,來看出家人作法事。三時繫念則不同,大家可以一起念誦,功德不是更大嗎?所以我主張佛教青年協會、護生會等佛教團體多辦三時繫念,不主張放焰口。不過,有人說水陸法會不是也有放焰口嗎?其實那是出家人的工作,是出家人佛教,現在已經是在家人佛教。
  為甚麼理解佛法的人少,信仰的人多呢?因為佛法理論精微高深,經書上所講的是聖人的思想、行為、講話,我們凡夫與聖人的差距太懸殊,凡夫思想又怎能理解聖人思想,所以理解的人少。佛教徒的思想、行為、講話,跟非佛教徒應該有距離,思想不同,才能脫塵離垢。我們認同的,他們可能反對。信佛教有甚麼好處呢?好處實在太多,講也講不完。其中一個好處是信佛教使我們長養慈悲心,佛教徒處處為別人著想,不為自己著想。自己省吃儉用,為別人卻慷慨大方。這種善行未必獲得非佛教徒,乃至家庭眷屬認同。即如昨天我乘坐一部的士,司機是非佛教徒,妻子是佛教徒,經常到佛堂念經拜佛,又處處為別人著想。但他不喜歡妻子幫助別人,更說她行為古怪。
  佛教徒受了三皈依,學習菩薩行為,熱心助人,這是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異別之處。大部份佛教徒捨不得吃、捨不得用,把錢省下來救濟貧窮、修葺寺院、供養三寶。非佛教徒不會這樣做。假設你擁有豐厚家財,將錢財給予父母、夫妻、兒女、親戚皆靠不住,他們只會拿來揮霍消費,自己享用。如果你把錢財交予出家人或佛教徒,他們會恰當善用每一分一毫,全數用於慈善事業,以你的名字做功德,絕不據為己有。非佛教徒發財後,傲慢凌人、盡情享樂、吝嗇金錢、貪欲更重。佛教徒發財後,生活依舊簡樸、慷慨布施、供養三寶、行種重善業。
  信仰佛教的人多,修持戒律的人亦不少,理解佛法的人很少,若不在理解方面下功夫,信是盲信,修是盲修,盲信或盲修都得不到佛教的好處;理解佛法所生的信是正信。有古德認為理解不重要,我反對他的思想,理解比信與修持更加重要,希望大家多看佛書、多聽佛學講座、多研究佛法。有些人信佛幾十年,亦有些人修持幾十年,從來沒有學習佛法,當煩惱痛苦來臨,沒有辦法應付。不懂處理困難的佛教徒跟那些非佛教徒有何區別?能理解佛法的人懂得面對煩惱痛苦、能接受它、處理它。我們老法師講過六個字:『看破、放下、自在。』理解佛法可以看破、放下、得到自在。故些理解佛法是甚為重要。經上說:『猶如眼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了。』意思是縱有寶物在眼前,若沒有燈火照明,眼睛看不見;佛法道理是那麼高深,沒有人講解,又怎麼能看得懂呢?
  初學佛法應少看多聽,久學佛法的人可多看少聽,聽比看更容易明白,而且吸收更快。無論是出家人或居士講經說法,只要講的是正知正見,大家都要多聽,聽一次比看十次的效果更好。至於佛教書籍也要揀選合適自己程度才看,那些大經大論是古文,一般人看不懂,就不要看。許多居士認為印大經大論功德無量,可是印了出來沒有人看。我們佛教青年協會不求大功德,印行結緣佛書盡是後人著作,以大部份人看得明白,合符聖教量為準則,流通量又多又快。經營素菜館的生意人,常到中華佛教圖書館拿取佛書,存放店內與顧客結緣。我們修行人不求功德,只求別人能離苦得樂。最後,
  祝各位福慧雙修,身體健康!